APP下载

论教师如何在小学语文诗词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劳动之美

2021-01-17刘文燕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21年11期
关键词:诗词教学劳动教育小学语文

刘文燕

摘 要: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为此,全国各级各类学校针对劳动教育展开研究与建设。语文作为主要学科,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诗词则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小学语文教师应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引导学生发现劳动之美。

关键词:劳动教育;诗词教学;小学语文

部编版语文教材增加了古诗词的数量,古诗词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古代教育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诗言志,诗传情。因而,学习古诗词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还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与审美情趣。那么,教师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引导学生发现劳动之美呢?下面笔者以部编版小學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为依托,谈谈教师如何在诗词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劳动之美。

一、把握教材内容,构建系统劳动知识

《意见》指出,要将劳动教育纳入中小学国家课程方案中,“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其他课程结合应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笔者翻阅了部编版小学语文1-6年级12册的教材,发现与劳动相关的诗词有16首,具体如下:

一年级上册:2首,分别是《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悯农》(其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一年级下册:1首,《池上》“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二年级上册:1首,《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二年级下册:1首,《悯农》(其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三年级上册:2首,《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四年级下册:2首,《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蜂》“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五年级上册:2首,《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五年级下册:4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村晚》“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六年级下册:1首,《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从数量上看,五年级下册、三年级上册、四年级下册教材中出现的跟劳动相关的古诗较多,三年级下册、四年级上册和六年级上册教材中出现的跟劳动相关的古诗最少。从内容上看,与劳动相关的诗词内容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整一首诗所要表达的主题与劳动密切相关:如《悯农》《江上渔者》,多表达了辛苦之劳作,生存之不易;第二,整首诗跟劳动的关系不大,但在诗句中出现了相关的劳动项目,如采莲,耕种,钓鱼,牧童放牛,织鸡笼,剥莲蓬,养蚕;第三,没有明确说明劳动,但出现了劳动人民,如牧童、浣女、渔夫等;第四,从诗词表达出来的情感上,有悠闲,快乐、怡然自得等。通过对教材中关于劳动古诗词的梳理,教师就能够较完整地把握教材,从意识、技能和情感上等方面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劳动知识,有的放矢,对学生进行劳动之美的教育。

二、瞄准教学契机,树立劳动正确观念

谈及劳动教育,不能片面地理解为让青少年去农田或工厂里干体力活。劳动教育应当包括劳动意识的启蒙、劳动习惯的养成、劳动技能的掌握和劳动态度的培育。小学劳动教育的目标之一是要注重围绕劳动意识的启蒙,让学生学习日常生活自理,感知劳动乐趣,知道人人都要劳动。

在教材与劳动相关的古诗词中,大部分是赞美劳动、歌颂劳动人民的,如李绅《悯农》中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它警示我们,一粒米,一口粥,都是通过艰辛的劳动得来的,千万不要浪费粮食。宋代范成大在《四时田园杂兴》描述的“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诗人用清新的笔调描写了夏日农村的劳动场景:男耕女织,日夜操劳,虽然辛苦,却也其乐融融。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描绘了清新惬意的农家生活,而这种生活恰恰源于农家子弟勤奋的劳作。常提到的劳动人民,如牧童、浣女、渔夫等,也大都表现出天真烂漫(“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悠闲自得(“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因而,教师可以通过古诗词,通过诗词中出现的与劳动相关的内容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从古人的生活中感受到劳动光荣、劳动有趣、劳动快乐的情感,树立坚定的劳动意识,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

三、立足本土资源,开展多样劳动活动

《意见》提到,除了设置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整体优化学校课程设置外,还应该因地制宜。根据各地区和学校实际,结合当地在自然、经济、文化等方面条件,充分挖掘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等可利用资源,宜工则工、宜农则农,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劳动教育,避免“一刀切”。因而,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所处的地区和学校特色,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活动。

就如筆者所在的海鸥学校是广州市番禺区一所九年制的学校,学生人数多,面积广,有专门的文化长廊和“小农田”劳动实验基地。基于以上情况,教师可以根据古诗词中出现的相关劳动,如种稻谷(《悯农》)、锄豆(《清平乐·村居》)、种瓜(《四时田园杂兴》)带领学生到菜园内给学生讲解一些农作物的来历、给瓜果蔬菜施肥、浇水等,让学生切身实际地感受劳动;可以把课堂延伸到家庭和社会,在课外进行一些古诗词中出现的活动,如垂钓(《江雪》)、洗衣服(《山居秋暝》)等,家校联动,做到知行统一;还可以举办相关的诗词歌会,学生手捧古诗走进田园吟诵,见到美景,吟诗一首,俨然一位“小诗人”,学生既感受到了诗歌的韵律美,也领略到了劳动美,还能体会到创作美,激发学生的劳动情趣。所以,每个学校都可以立足于本土资源,组织和开发校本课程,相信学生会对劳动有更加深刻的体会。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既然思想存在于劳动之中,人就要靠劳动而生存。”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与劳动相关的古诗词为依托,将劳动教育与语文的学科特点相结合,能够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到劳动之美,实现古诗育人、劳动育人的美好价值。

参考文献

[1]万佳.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A].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第十六期“成陶开讲”暨首届“立德树人 铸魂育人”中青年教师报告会论文集[C].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2020(05).

[2]吴又存.从诗词大会看道德与法治贯彻劳动教育的“四个点”[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0(1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共中央 国务院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EB/OL].(2020-03-20)[2021-10-09].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2003/t20200326_435127.html.

[4]檀传宝.劳动教育的概念理解——如何认识劳动教育概念的基本内涵与基本特征[J].中国教育学刊,2019(02).

[5]鲍忠良.青少年学生劳动教育现状的实证研究[J].教育探索,2013(08).

[6]沈晓昕.诗教连接立德之路[N].语言文字报,2020-11-06(002).

[7]陈英超,朱增峰.借助古诗词依托本土资源开展劳动实践教育的探索——以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尚德小学为例[J].现代教育,2019(10).

[8]张蓓.以劳动塑造未来的主人翁[N].新疆日报(汉),2020-05-03(002).

猜你喜欢

诗词教学劳动教育小学语文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中职语文诗词教学之我见
诗词教学:共构言语与精神的春天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以趣入境走进诗意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