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模•善假•聚焦

2021-01-13袁英

考试周刊 2021年99期
关键词:聚焦群文阅读建模

摘 要:统编初中语文教材重新建构“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重视教材文本与课外阅读文本有效衔接,为课外阅读课内化指明了方向。这便使教师要突破传统的单篇阅读教学模式,更要注重在教学时渗透阅读方法和策略,让阅读由原有的读懂“一篇”走向读通“一类”。群文阅读教学无论是行走在教材单元文本有序串联的轨道,还是漫步于课内外类文有机融通的区域,都在响应着当前阅读教学对增量提质、开阔视野、提升素养的呼吁。

关键词:核心素养;群文阅读;建模;善假;聚焦

如果说单篇阅读教学是让学生感受“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的智慧,那么群文阅读教学则是引领学生体悟“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意境。近年来群文阅读教学受到推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与国际上某些阅读素养测试项目对多文本考查的重视有契合性,亦与中高考群体性文本考查相呼应。

梁启超先生说:“语文应该一束一束地教,而不是一篇一篇地教。”“群文群书并读,相互参稽、相得益彰的读书方式,也是自古有之。”因此,重视群文教学既是对阅读传统的回归与致敬,也是培养学生关联、比较、迁移、创新等能力素养的契机,是实现“教育立人”的需要。

一、 群文阅读教学之困境

虽然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已经应用于实际教学,但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应用得还不够广泛。一些教师习惯了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尝试改变需要大量的研究、探索和实践。

群文阅读作为一个庞大的阅读概念,包含了很多模式。部分教师在运用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时由于对群文阅读研究不够深透,在教学时学生的阅读书籍没有重点也很散乱,导致学生只能泛泛地读而难以在群文阅读中找到自己的阅读方向和阅读意义。

最现实的一点是,当下初中生没有充足的阅读时间。初中科目繁多,学业负担较重,课外时间极其有限,只能寄希望于课堂时间。依据福建厦门的实情,初中阶段鲜有语文连堂课,这便使学生少了相对完整的大时空阅读的机会,不利于学生获得深刻的阅读体验和系统认知。

二、 群文阅读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之功效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和构建起来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

由此可见,核心素养强调的是语言实践,重视将语言运用到真实的情境当中。单篇教学可以精细品味文本的语言、结构、主旨、情感等,但其文本语境较为狭隘,这就产生了群文阅读教学的必要性。

群文阅读教学是一种阅读场域更开阔的新型教学模式。主要是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采用关联手段引导学生进行同类文章的阅读、学习和比较,让学生在进行同类文章阅读时不断开阔阅读视野、扩充阅读容量、精进阅读知识以提高阅读水平、提升阅读素养。

从表面层次来说,群文阅读是教师与学生在阅读领域的一场合作。在群文阅读教学时,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运用恰切的方法带领学生展开群文阅读活动,帮助学生通过课内外文章的有效有机关联加深对教材文本的理解,产生阅读思考得以促进自身素养的提升。从深层次看,在群文阅读教学模式中师生能进行良好的互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进行阅读教学,可谓是将新课改的核心精神完全应用于阅读教学之中。学生能在群文阅读中建构起自己的阅读认知体系、阅读知识框架,形成自己的阅读方式和读写模式,进而提升其文化基础中的人文底蕴。

三、 实施群文教学,落实核心素养

群文阅读教学的前提是要帮学生扫除基础阅读障碍,然后以贯通的线索或者议题导入多文本,来达到对单篇阅读教学补充或延伸的目的。具体而言,可以有以下实施策略。

(一)建模

群文阅读教学推行之初,尝试建立相对固定的模式更有利于实际操作。群文阅读教学最需要的就是突破课堂时间的限制,而恰当地建模便是课堂高效的一个有力的保证。

以潘庆玉教授执教《唐代边塞诗群文阅读》一课为例,他建立了“用蒙太奇手法串讲边塞诗”的模式,给教师边塞诗群诗文教学提供了参考。这节课潘教授将杨炯的《从军行》、陈陶的《陇西行》、金昌绪的《春怨》和张籍的《凉州词》整合一处,做群文阅读指导。课堂之初,潘教授给学生介绍“蒙太奇手法”是一种电影画面拼贴剪辑方法;然后让学生自行分析这四首诗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是如何移步换景的;接着立足边塞诗的共同特点,引领学生化身为电影导演,将四首静态诗歌诠释成一个个动态形象的电影片段,加深学生对群诗文的理解。

当然,鉴赏诗歌光有对表现手法的理解是不够的,还需要对情感意境有进一步的把握。但是这堂课至少给我们提供了赏析边塞群诗表现手法的一种范式,至于要深入品析群诗文的情感意境,则可以去探索另外的模式。

再以統编教材八年级上第一单元新闻单元群文阅读教学实践为例。本单元囊括了毛泽东的《消息二则》,路透社消息《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夏浩然、樊云芳的《“飞天”凌空》,蔡年迟、蒲海洋的《一着惊海天》等五篇新闻,外加一篇新闻评论。

执教之初先帮助学生扫清所有篇目的阅读障碍,然后引导学生感受这几篇在形式、结构上的不同,此时引入新闻体裁的概念介绍,让学生学会自主归类。带领学生初尝了群文阅读宏观驾驭的成就感之后,教师接着导入新闻六要素,即“5W+1H”,以表格填空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带着任务驱动进一步微观解读群文文本。在此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对消息、特写、通讯等新闻体裁概念越来越清晰。再适时带入课外新闻阅读文本《法警背起生病被告》《峰会的尴尬》,来强化学生对消息“倒金字塔”结构的认识。

至此,便完成了新闻群文阅读教学的一次建模,实际操作性比较强。

(二)善假

荀子《劝学》有言:“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意思是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群文阅读教学亦是如此,极其考验教师的阅读面和善假力。

潘庆玉教授执教《愚公移山》群文阅读课时,就将中国寓言故事《愚公移山》和圣经故事《巴别塔》以及古希腊神话故事《西西弗斯神话》融为一处,突破了传统单纯为考而教的教学模式,开阔了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强了他们的阅读兴趣。从东方的《愚公移山》到西方的《巴别塔》与《西西弗斯神话》,潘教授多重思维角度的交织与建构,引发学生对人类与自然、人类与命运的抗争和思考,也引发了学生对人性这个永恒命题的探索和理解。潘教授利用自身“善假”的优势,为学生呈现一种跨文化的群文比较阅读方式,让群文阅读不再死板和累赘。

余映潮老师执教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群文阅读课时,首先将教材文本和重庆方言诗歌《假如生活“豁”了你》进行比较阅读,让学生感受跨文化的两首诗语言上的不同和情感上的相通;其次将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与上述两首诗进行多维比较阅读,让学生进一步感悟跨文化、跨时空的三首诗在思维上的贯通之处;最后赏析现代小诗《假如你欺骗了生活》,引导学生逆向思维,重构认知。一节课融通了古今中外的诗文群体,运用群文阅读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了开阔、立体的情境和思维场域,余老师的“善假力”可见一斑。

(三)聚焦

原本群文是彼此独立的单篇文本,到底是什么能使它们有机融合呢?我想最好的一种方法就是聚焦,也就是串联主题。上面所举潘庆玉教授《愚公移山》群文课例,实际就是聚焦了“人类征服自然、与命运抗争”的主题,余映潮老师《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课例,便是聚焦了“笑看风云、乐观豁达”的主题。

例如在执教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藤野先生》时,便可将统编版自读课本上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节选《少年苏东坡》纳入小群文阅读教学体系。

阅读教学之初,教师可以用由浅入深的追问方式一步一步将学生引入群文阅读的大门。以下的追问设计,能较好地体现群文阅读由表及里、由分散到聚焦的教授路径。

1. 《藤野先生》和《少年苏东坡》最大的相似点在哪里?(预设:篇幅长,文字量大。)

2. 篇幅长的文章是靠什么支撑起来的呢?(预设:一个接一个的故事。)

3. 所写故事仅仅是为了凑足篇幅、增强可读性吗?(预设:故事还可以折射出人物性格和品质。)

4. 《藤野先生》和《少年苏东坡》分别写了哪些故事,折射出人物怎样的性格和品质?(预设:前者通过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了解女人的裹脚、匿名信事件等典型情节,折射出藤野先生认真负责、治学严谨、热情诚恳、乐于钻研、正直公平等美好品格;后者则通过母亲家教、东坡学文、父亲熏染等细节,为苏东坡端正浩然的人格、纯正洒脱的雅趣、质朴典雅的文风等魅力铺上底色。)

5. 如果说《少年苏东坡》是林语堂先生借梳理苏东坡的成长轨迹来传递热爱生活的精神回响,那么《藤野先生》则是鲁迅先生借回忆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离别的点滴来表达什么呢?(预设:既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毫无民族偏见伟大人格的怀念与致敬,更借怀念先生表达了自己“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爱国救民抱负。)

至此,通过层层追问的方式便完成了群文阅读教学的主题聚焦尝试。

四、 群文、单篇与整本书三态阅读教学之思辨

推崇群文阅读教学并不意味着抛开单篇教学,核心素养视域之下,更呼吁教师要根据学习阶段、学生实情系统地建构单篇、群文、整本书有机融合的“三态格局”。此“三态”建议按“四四二”比例把控:明确好精读的单篇篇目,聚焦好适合以群文整合方式展开教学活动的文本内容,确定好能将阅读与教学活动无缝对接的整本书。

群文阅读教学宜“群而有度”“群而有法”“群而求实”,以学生现有的阅读接受能力为根本,设置恰当的“阅读场”和“教学场”,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层次呈梯度渐进、螺旋上升的趋势。

五、 结语

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选择性地推行群文阅读教学模式不仅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实践机会,引领他们进入更丰富也更有针对性的“阅读场域”,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运用兴趣。重要的是群文阅读能高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落实初中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当然,群文阅读作为语文阅读教学的新方向,既需要实践上的创新和探索,更需要理论上的开拓和深入研究。恰如潘庆玉教授所说:“要感知(群文阅读教学之)水的存在和力量,必须打破概念之网,沉入其中,与之浸润细游,体悟上善不枯之道。”

参考文獻:

[1]方东流,王雁玲,黄利梅.基于语文教材群文阅读的“1+X”教学建模:浅谈“1”的定位和“X”的功能[J].教学科学论坛,2018(5上):22.

[2]漆永祥.古人群文阅读之方与写作之道[J].中学语文教学,2018(1):39.

[3]王琰,朱俊璇.核心素养视野下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1(15):37-38.

[4]王俊杰.核心素养视野下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9):66.

[5]颜亚庭.落实群文阅读 提升核心素养——刍议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方法[J].考试周刊,2021(35):45-46.

[6]陈建源.语用型1+1+X:统编教材阅读教学愿景[J].初中语文教与学,2021(7):35.

作者简介:

袁英,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双十中学海沧附属学校。

猜你喜欢

聚焦群文阅读建模
联想等效,拓展建模——以“带电小球在等效场中做圆周运动”为例
基于PSS/E的风电场建模与动态分析
不对称半桥变换器的建模与仿真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三元组辐射场的建模与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