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协同育人

2021-01-11张鸽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立德树人课程思政

摘要:立足高校外语思政教学现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论述了外语教师提高思政育人能力的可行途径。理论上,外语教师要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理念,深入理解“课程思政”内涵,增强课程思政意识;深入学习,提升自身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和中国文化素养等,以逐步提升思政育人理论素养。实践上,外语教师可以通过重构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模式、转变教学方式、灵活设计教学活动、在教学评价中增加思政维度等措施提高思政育人教学实践能力。同时,与思政教师组建教研共同体,开展合作教学,与专业思政教师实现优势互补,提高思政育人能力,开创“协同育人”新局面,形成“三全育人”大格局。

关键词:高校外语教师;立德树人;课程思政;思政育人能力

一、引言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要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各类优秀的专业人才。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为高校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随之,教育部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进行了规范和引导,发布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要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纲要》提出的要求与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一脉相承,培育能为国家建设、社会发展全心全意服务的德才兼备人才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中国政治、经济、文艺、科技等领域的快速发展需要大批外语人才将中国特色道路、理论、文化等成果转换为国际社会能够听得懂、易于接受的中国故事、中国声音,向世界“翻译中国”,让世界见证中国发展,接受中国和平崛起的现实,为民族复兴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1]。只有德才兼备的外语人才才能担此重任,所以,在外语教学领域开展思政教育势在必行。课程思政建设中,教师是“主力军”,承载着传播知识和真理、塑造灵魂的时代重任,是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关键所在。

外语“课程思政”生成与生效的关键在于教师的育人意识与育人能力[2]。潘海英等对某大学外语教师课程思政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知与《纲要》所指还有一定偏差,对思政内容的认知不够完整,甚至有教师表示不确定课程思政的内涵,对思政元素的把握不够准确,实际教学中,教师对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尚不清晰,融入思政内容时具有主观随意性,讲解思政内容的教学设计还较为单一[3]。上述问题是比较普遍和典型的。怎样走出困境,将“立德树人”课程思政目标落到实处,开展有效思政教学,为祖国建设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正确价值观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外语人才还得从外语教师身上寻找突破口。我们认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提高外语教师思政育人能力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着手。理论上,外语教师要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理念,从多方面提升思政育人理论素养。实践上,外语教师可以从多方面提高思政育人教学实践能力。

二、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理念,提高外语教师思政育人理论素养

(一)深入理解“课程思政”内涵,增强教师课程思政意识

课程思政,即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各门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4]。《纲要》指出,要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由此可见,“课程思政”本质上是一种教育,为了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实现协同育人,目的是为了实现“立德树人”。教师要站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高度,自觉担负起教师的职责和使命,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课程思政”的重要途径和基本价值取向;进一步转变观念,强化“课程思政”意识,不断加强自身建设[5]。国家的宏观政策为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外语教师的政策意识是外语教师能力的应有之义[6]。因此,外语教师要积极学习国家的外语教育政策,深入把握“课程思政”内涵,增强外语课程思政意识。

(二)深入学习,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理论素养

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强调指出,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思政课要解决学生理想信念问题,思政课教师只有自己信仰坚定,对所讲内容高度认同,才能讲得有底气,讲深讲透,才能有效引导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7]。同样道理,欲将思政内容有效融入外语课堂,外语教师自身要对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如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价值理念等内容有深入理解,才能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只有具备“四个自信”,才能引领学生自觉站在中国的政治和文化立场上,自信地与外国友人开展平等的交流和对话,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和中国文化,自觉构建良好的中国形象。

外语教师由于学科特点,长期接触外国语言文化,部分教师受外国文化观念和思维方式影响较大。对此,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立足中国国情和民情,善于从政治上看問题,自觉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青年学生在资讯发达的今天也接触了较多的外国文化,外语教师要善于利用自身的学科背景优势,利用国内外的事实和案例,在比较中为学生答疑解惑,既不封闭保守,也不崇洋媚外,引导学生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在批判鉴别中明辨是非[8]。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外语教师自身思想政治立场坚定,思想政治素质过硬,才能牢牢守住中国外语教育的阵地,引导学生辨明是非黑白,利用外语知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三)不断提升外语教师的中国文化素养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上)》明确界定了外语专业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属性,这一学科属性决定了外语教育本质上是人文教育[9]。语言、文学、文化知识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人文素养是高校教师进行素质教育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教师的人文素养在教学中可外化为教师的教学风格和特色,吸引学生学习新知识,接受先进理念,促进学生健康完善人格的形成[10]。可见,教师人文素养的提升与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是高度一致的。

外语教师因工作需求,需要经常接触外国语言文化,对国外文化知识的储备甚至超过了中国历史文化知识。特别是部分留学归国青年外语教师长期浸淫在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当中,分析中国国情时不免受到西方思维的干扰[11]。另外,外语课程自身特点也对开展思政教育构成了一定挑战。陈法春指出,外语教学以外国人用母语撰写的文章为教学材料,不可避免将学生置于外国文化语境,使其直接面对外国的思想文化、话语体系,乃至不同的意识形态,因而对学生看问题的中国立场,树立中国文化自信形成潜在挑战[12]。外语教师作为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施者和主导者,只有自身具备深厚的中国文化素养、具有坚定的文化立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辨别真伪、辨明是非,进行正确的思想价值引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因此,外语教师要客观审视自己的知识结构,正视自身中国文化积淀较少的现实,必要时重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断提高中国文化素养。陈法春认为,外语教师整体上需要优化知识结构,认真研读国学经典著作,弥补欠缺的中国历史文化知识,提高历史文化素养,进而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开展文化比较,在比照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客观看待中国和外部世界的关系,奠定他们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贡献中国智慧的基础[13]。因此,只有外语教师具备坚实的中国历史文化积淀,引导学生与国外文化进行对比时才能做出精准的深刻剖析,既吸取国外文化的优点,又能坚定中国文化立场,有效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

三、协同育人,提升外语教师思政育人教学实践能力

依据教育部《纲要》指导精神,要做好课程思政,就要发挥教师“主力军”作用,通过课堂教学的“主渠道”落实教师的育人责任。在“三全育人”大格局下,外语课程要与思政课程同向而行,深挖思政元素,通过有效途径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发挥好思政教育的作用,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将正确的价值观念传导给学生,形成协同育人效应,潜移默化助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达成育人目标。外语教学实践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教师的思政育人能力。

(一)思政教学与外语教学的有机融合

1、重构教学内容。课程思政开展的基础是课程,课程思政的关键要素,一个是教师,一个是教材[14]。教材是开展思政教学的抓手,课程思政育人背景下,有必要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讲解教材内容时,可以通过对主题内容的深入把握和剖析设置思政育人目标,再通过教学活动,潜移默化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下面,笔者以《新视界大学英语综合教程4》(以下简称《新视界》)中A Working Life(《职场人生》)这一单元的课文Finding Our Calling讲解为例,讨论将思政元素有效融入课堂教学的策略。文章作者根据人们对待工作的态度,将工作分为三种:工作(job)、职业(career)和使命(calling)。通过课文讲解,学生明白了三者的區别。但是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对日后职业生涯的憧憬,引导学生主动寻找未来的使命呢?学习本篇课文时,正值国内新冠疫情肆虐之际。于是,在课堂上详细讲解了钟南山院士的抗疫故事。学生通过了解钟南山院士在两次疫情(2003年“非典”疫情和2020年“新冠”疫情)中作出的突出贡献,自觉变成了钟南山爷爷的铁粉,深入体会了“calling”究竟意味着什么。钟南山院士为国为民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的“医者仁心”引发了学生对未来职业选择的思考,也加深了他们对职业责任和职业道德的认识。通过深入挖掘和巧妙融入现实生活中鲜活的思政元素,我们抓住了教学契机,不仅圆满完成了课内教学任务,而且还达成了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教材中的教学材料不可避免带有“过去式”特征,教学中有必要适时增添与教学主题契合的新鲜语料。这样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能将外语课程中的思政教学做好、做实。China Daily、学习强国上时政要闻的英语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节目、央视国际频道的中国文化类节目等都可为外语课程供给思政教学养料。例如,2021年河南卫视推出的《唐宫夜宴》《清明奇妙游》《洛神赋》《中秋奇妙游》等热门文化类节目,植根于厚重的中国传统文化,传达了中国独特的习俗、审美情趣和文化传统。将之引入外语课堂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中国古代文化的相关英语表述,加深他们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体验,而且还为学生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文化素材。外语课程思政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中国传统文化就这样巧妙嵌入课堂教学。

2、革新教学方式。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外语课堂早已不是粉笔加黑板了。《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推动“课堂教学革命”。因此,外语教师应与时俱进,跟上新技术发展,积极推动将多媒体技术、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全面融入教学与学习过程,构建线上线下互融贯通、虚实结合的全景式教学生态环境[14]。为有效开展外语思政教学,外语教师也很有必要顺应时代潮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推进外语思政教学工作。

混合式教学是应21世纪人才能力培养而产生的新的教学理念与路径,其核心思想是团队精神、和谐意识、包容理解、友善尊重、共享共进等。这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高度契合,与课程思政的内涵具有内在吻合性[16]。因此,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推进外语思政教学的有效模式之一。教学中,可以在课前通过网络学习平台让学生提前学习、观看、收听与所学内容相关的文字、音频和视频资料,在课堂上设置问题,引发学生对相关议题的思考和讨论,课后让学生用多种方式(录音频、拍视频等)提交对相关问题的看法,班里同学还可以相互评论彼此的观点。整个学习流程让学生的线上和线下学习联动起来,既加强了知识学习,又增加了文化体验,还锻炼了学生外语表达能力和文化表现能力。此外,还能形成良好的师生和生生互动,增进彼此的感情,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教师“一言堂”的传统讲授法已与新时代的外语教学情境格格不入。由此,开展外语思政教学时,有必要转变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探究的方式直接感知中国文化的宽厚与深邃,无形中帮助学生增强中国文化意识、树立文化自信。讲解《新视界3》中课文The Meaning of Architecture时,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自主选材,介绍有特色的中外建筑典范。课堂展示环节,某班6个小组中,4个小组主动以中国建筑为题进行了展示。一组选了故宫建筑群,一组选了徽派民居,一组选了“港珠澳大桥”,还有一组以“大兴国际机场”为主题。一个小组就是一个学习共同体,提交的小组活动记录显示,准备过程中,在确定主题、查找资料、制作PPT、撰写演讲稿等环节,小组同学召开了多次线上和线下会议。经过讨论,他们确立了选题;经过协商,他们发挥各自专长,领取了不同任务。还有同学专门负责全程协调、把控各项工作的进展。小组学习开展过程中,教师改变了学习主导者的角色,只提供策略指导。通过此次教学活动,学生加深了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理解,了解了中国的最新发展成就(港珠澳大桥、大兴国际机场等),还锻炼了用英语展示中国发展成就和中国风采的能力。小组合作学習活动既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实现了共同进步,得到了锻炼和成长。可见,教学活动本身也可以成为思政教学实施的通道和载体,实现了全程、全方位育人。徐锦芬等提出,教师要创新发展线上线下融合外语教学的新内容、新形式和新方法,构建育人无不尽责、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三全育人”新格局[17]。综上所述,要达成外语思政教学目标,外语教师要主动革新教学方式,灵活设计教学活动,这样,外语思政教学效果才能事半功倍。

3、教学评价环节增加思政维度。课程思政教学既然要融入教学的全过程,那就绕不开教学评价环节。外语测试中使用的语言材料反映了作者的立场、观点和态度,蕴含着一定的价值导向。命题人要对这些材料进行深入分析,精准捕捉其中的育人元素,巧妙设计考题,让学生对材料中的价值导向进行解读,以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提高其政治意识和道德意识[18]。测试命题时还可以适度增加用英语表述中国国情和中国文化的考试内容,比如,可以设置与中国文化、文学、艺术、社会发展等相关的翻译题目,也可以设置一些讨论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测试题目等,引起学生对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发展的关注,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文化输出能力。其次,应改进评价方式,实施多元化评价。教师引导学生实行同伴互评,培养学生客观、公正的评价意识。通过同伴互评,引导学生客观看待他人取得的优秀成绩,帮助学生形成见贤思齐的境界,而不是妒贤嫉能、搞不正当竞争。同时,实行学生自评,让学生既看到自己的进步,也学会正视自己的不足,提高学生自我反思能力。外语教学评价环节中增加思政维度,使思政教学覆盖外语教学的全过程,有利于全方位培育外语人才。

(二)组建思政教师和外语教师教研共同体,开展合作教学

每个学科都有各自的特点,外语教师对国外的社会概况、文化、文学、历史等有较深入的了解,这既是开展课程思政的优势,也对开展课程思政带来了挑战。一方面,较深厚的西方人文素养有利于外语教师进行文化对比;另一方面,相对薄弱的中国政治、文化、文学、历史素养则对外语思政教学构成了挑战。相对薄弱的中国历史文化素养易使外语教师在进行中外社会文化现象比较和分析时停留在问题表面,无法深入探讨问题实质,更不能直击问题要害。看不到问题的本质,对问题就讲不深、讲不透,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的效果势必也会打折扣。基于此,在制度层面上,学校教务部门可以组织协调专职思政教师和外语教师形成教研共同体,为推进全程、全方位、全员思政育人共同发力。陆道坤认为,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扮演支持者的角色,参与专业课程思政的规划、设计以及教材的二次开发,密切关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状态,对其中的偏离及时作出调整,帮助专业课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并为其提供理论支持以及实践层面的答疑解惑[19]。思政教师和专业教师的密切合作,势必会开创显性思政教育和隐性思政教育相配合、相统一的新局面,从而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外语教师与思政教师的密切合作,将直接服务于外语思政教学实践,帮助外语教师解决思政育人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让外语教师更好地发挥协同育人作用。从长远来看,还将有效推动外语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建设,服务国家思政育人这项大工程。

参考文献:

[1][8][9]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4-16.

[2][12][13][14]陈法春.外语类本科专业课程思政内容体系构建[J].外语电化教学,2020(06):12-16.

[3]张敬源,王娜.外语“课程思政”建设——内涵、原则与路径探析[J].中国外语,2020,17(05):15-20+29.

[4]潘海英,袁月.大学外语课程思政实践探索中的问题分析与改进对策[J].山东外语教学,2021,42(03):53-62.

[5]王学俭,石岩.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特点、难点及应对策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02):50-58.

[6]刘清生.新时代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理性审视[J].江苏高教,2018(12):91-93.

[7]徐锦芬,李高新,刘文波.线上线下融合情境下大学外语教师能力框架构建[J].外语界,2021(04):11-18.

[10]张鸽.高校教师人文素养的培育[J].文学教育(上),2015(03):120-121.

[11]张鸽.新时期教育思想指导下的高校青年外语教师专业发展[J].戏剧之家,2018(06):141-143.

[15]刘正光,岳曼曼.转变理念、重构内容,落实外语课程思政[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20,43(05):21-29.

[16]胡杰辉,胡加圣.大学外语教育信息化70年的理论与范式演进[J].外语电化教学,2020(01):17-23+3.

[17]岳曼曼,刘正光.混合式教学契合外语课程思政:理念与路径[J].外语教学,2020,41(06):15-19.

[18]文秋芳.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的内涵和实施框架[J].中国外语,2021,18(02):47-52.

[19]陆道坤.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2018(03):64-69.

作者简介:张鸽(1982-),女,河南鲁山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外语教学、翻译理论与实践。

(责任编辑刘常兴)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