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

2021-01-10郭嘉莹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6期
关键词:教学流程教育教学物理教学

郭嘉莹

摘要:思维导图是当今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目前我国教育教学中虽有所引入但仍处于摸索阶段,因此探究高中物理中思维导图理念的融合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梳理了思维导图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流程,而后结合物理教学实例,从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巩固三个阶段分别对学生个人思维导图构建、课堂上小组思维导图构建与完善、课后学生个人思维导图优化三个环节阐述了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融合应用方法,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思维导图正确运用方法,实现物理思维的构建与提升。

关键词:思维导图;物理教学;教学流程;教育教学

以笔记法为基础诞生的思维导图,基于文字及图形的搭配梳理知识框架,通过关键词添加、重点整合构建层次清晰的知识结构,在形象的图形及艳丽的色彩辅助下实现思维的可视化转变。思维导图是教育教学领域中思维图像化展现的手段,可明确课堂教学主题,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物理思维,增强其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效果。

1.思维导图理念下高中物理教学流程分析

物理学习过程中,思維导图的设计教学便是物理知识思考过程的体现,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有所助益,也可强化物理教学质量。高中物理教学中思维导图理念要融合于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及课后巩固各个阶段之中,具体的教学流程如下:

1.1基于思维导图预习课程、学生自主构建初步思维导图

课前预习阶段,学生可自主绘制个人思维导图,通过思维导图梳理与学习课程相关联的知识内容,自主探究课程重点及难点问题的解决方法。学生可在知识点收集之后,结合自身所产生的观点,找出知识内容的重点及难点,进而通过深入的理解而激发创新思维,以课程内容重难点为核心,按顺序梳理知识点,从而确保在课堂学习时能够跟上教师的节奏,可对以往边听课边记录的学习模式进行转变,增强课堂教学中注意力的集中度,教师可基于思维导图讲解与学生展开互动,从而构建更加融洽与和谐的师生关系。

1.2创建物理情境、帮助学生掌握思维导图构建方法

1.2.1利用思维导图构建物理情境

新课程引入时,教师可融入生活经验或融合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更加自然地过渡主题,同时利用图形、关键字词构建知识框架,通过思维导图的引入,引导学生基于兴趣的驱动自主探究物理概念及原理,并明确物理学习关键点,在物理情境构建的基础上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内驱力。

1.2.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建立小组思维导图

课堂教学中,教师在主题引入、基本概念讲解完成之后,可引入分组教学方法。各组学生通过思维的碰撞产生灵感,根据探讨中梳理的思路于思维导图框架之中逐一添加知识点,填入知识性质、加入延展的知识内容,同时基于学生课前预习时所绘制的个人思维导图,小组成员之间可相互借鉴与融合,从而制作出内容更全面、思路更清晰的小组思维导图。

1.2.3师生共同配合逐步完善小组思维导图

分组讨论完成后,教师可在多媒体设备支持下于课堂上投屏播放各组思维导图,并展开小组互评,通过互动引发学生参与积极性,从而指出各个小组思维导图的优势与不足。小组评价后,由教师做总结性评价,对各组思维导图的亮点进行明确,为其他小组提供借鉴与参照。之后,教师可展示教师制作的更加完善的思维导图,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明确小组思维导图的不足之处并进行相应的优化,在思维导图完善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会得到激发,对知识内容的印象也会更加深刻,有助于知识的深入理解与内化吸收。

1.3加强课后巩固练习、增强学生个人思维导图完善性

课后巩固阶段的思维导图的完善过程实际上学生课堂思考及探究过程的复原,可实现课堂知识内容的系统性梳理。通过知识巩固可明确本节课所学知识与其他知识内容之间的关联与差异,从而通过举一反三、深入思考而完成章节思维导图的构建,实现各章节知识的合理串联,增强学生对知识缺漏查找、知识框架梳理的能力。

2.基于思维导图理念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分析

高中物理学习中,作为牛顿运动定律核心内容的牛顿第二定律占据着重要地位,需要把握其含义并应用其解决具体问题。下面以牛顿第二定律知识点的教学为例,对思维导图与高中物理教学的融合展开探讨。

2.1自主收集资料、绘制牛顿第二定律思维导图

牛顿第二定律教学内容讲解之前,教师可让学生于课前通过查阅图书或在网上查询资料自行收集与之有关的知识内容,学生可基于预习中所获得的信息,在知识梳理之后绘制个人思维导图。

2.2引入生活现象、创设物理情境、引入牛顿第二定律学习主题

2.2.1引入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课堂上,教师首先可引入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物理现象,如运动中的汽车其他条件恒定不变时,汽车牵引力增加的同时其加速度会同步发生改变;玩具推拉力增大时,会使之产生加速度等。之后通过图片及关键字词的展示,使学生对物理知识产生熟悉感与亲切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物理现象的梳理,既能构建清晰的知识脉络,也可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

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引入后,教师可根据这些现象总结物理规律,即力与加速度之间呈正比关系,如此便可引出牛顿第二定律这一学习主题,在依托思维导图应用所创建的物理情境辅助下可增强物理知识主题引入的顺畅性。

2.2.2推导公式、总结性质、绘制小组思维导图

利用思维导图引出第二定律内容之后便可让学生自行推导F=ma这一常用计算公式。之后可采用分组学习的方式探讨牛顿第二定律的性质,各组学生将课前预习阶段收集的与牛顿第二定律相关的资料展示出来,共同探讨与交流,在小组成员沟通后总结出牛顿第二定律所具备的六个独特性质,一是因果性,二是矢量性,三是瞬时性,三是相对性,五是独立性,六是同体性,并结合所收集的资料对这些性质进行分别的延展与总结。这一过程中,所有学生均参与其中,可增强课堂教学互动性,也能使课堂教学过程由沉闷压抑转为愉快有趣。

2.2.3依托学生互评与教师总结、优化与完善小组思维导图

在各个小组在公式推导、性质总结完成且思维导图绘制之后,教师可对各组的思维导图进行集中,利用多媒体播放各组的思维导图,各小组派出代表对其他小组制作的牛顿第二定律思维导图的优劣之处进行评价,并通过举手投票的方式选出内容全现、结构清晰、形式规范的思维导图。此时,教师可对获胜小组给予一定的赞扬与鼓励,从而使小组成员的付出得到肯定,增强其物理学习的自信心,也可借此激发出其他小组的进取赶超意愿。而后,各组学生可通过相互借鉴与学习结合学生指出的缺陷与不足对各自小组的思维导图进行完善,在此过程中,可更加深入的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知识内容,可建构结构清晰、层次明确的物理知识脉络。

2.3回顾知识点、梳理整个章节知识内容、构建章节思维导图

通过课堂上学生及教师的评价与总结,学生掌握了思维导图的正确绘制方法,其便可于课后巩固阶段,通过牛顿第二定律知识点的回顾与整合对课前预习时自主绘制的个人思维导图进行完善,从而使思维导图内容更加系统、结构层次感更强。在牛顿运动定律整个章节教学全部完成后,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对本章涉及的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以及第三定律的所有知识点进行梳理,明确这三个定律之间的内在关联及差异所在,从而制定出关于牛顿运动定律的思维导图。在后期复习阶段,只需回顾思维导图便可了解本章节的重点内容,可快捷完成知识巩固过程,从而增强物理学习思路的清晰性、建立起明确的物理学习目标。

结语:课堂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引入是为了强化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技能。应用思维导图时,教师切莫采取直接灌输法,而应以学生认知心理为基础,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在融洽的师生关系构建基础上创设多维思考空间,帮助学生掌握思维导图的正确运用方法,增强学生的物理学习意愿。高中物理教学中融合思维导图,要拓展学生物理思维,开阔其物理视野,促进学生深入理解与吸收内晦涩难懂的物理知识,从而构建高效性与互动性结合的物理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李志勇.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探究[J].未来英才, 2017(15): 64-65.

[2]马先伦.浅谈思维导图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J].才智,2020(18):24.

猜你喜欢

教学流程教育教学物理教学
语文倡导“低碳课堂”策略浅析
评课寻其理返璞为求真
低年级聋生数学课堂流程探究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论将中医学纳入大学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医学院校临床药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关于开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