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备课需要心中有“书”,课堂需要目中有“人”

2021-01-09葛蓉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1年21期
关键词:教师成长历史课堂课改

葛蓉

摘 要:在新课改时代,中学历史老师如何备课,如何打造适合学生发展的课堂,成为非常重要的问题。在短暂的异地研修学习之后,本人对此有了一点新的心得与感想:教师需要多读书,读书是新时代教师最好的备课,读书的开始即是备课的开始,历史教学工作的开始即是教师学习与成长的开始。中学历史教学的课堂是师生思想的激荡场,是师生互助成长的园地。

关键词:备课;课改;读书;历史课堂;教师成长

一、心中有“书”——腹有诗书气自华

当前的中学教育教学,“新课改”这样的热词对于我们一线教师而言或许非常熟悉。不管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历史教学大纲》,还是本世纪初正在修订中的《历史课程标准》;不论是以往的“三维目标”教学,还是近些年强调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探讨与实践。围绕其永恒的话题或许是:历史课堂究竟怎么样才能与时俱进?历史教师究竟打造什么样的历史课堂才能达到历史教育的效果?什么样的历史老师才是学生喜欢的、家长满意的和社会认可的?著名历史教育专家赵亚夫曾经说过:“历史教育改革的目的在于造就有自信心和自信力的历史教师,并通过他们培养有自信心和自信力的国民”[1]。由此可见,历史课堂课改的关键在于历史教师,在于历史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历史教师的个人水准或许就很大程度地决定了历史课堂的实际教学现状。

有自信心和自信力这短短的几个字,看似简单,试问我们一线教师:有多少人自认为自己对于历史课堂的教学和对学生的历史教育很有自信心的?工作近十年的我自愧难以回答,真的觉得无言以对,无颜以对。但在近期参与的赛课中,我发现不少老师并不是本校老师,而是现场借班上课,现场展示自己的常态课。这一点让我在有所触动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迷惑:究竟什么样的法宝可让陌生的老师在陌生的教学环境下能如此游刃有余、一气呵成地打造有个性的高效课堂?老师在课堂上展现出丰富的史学素养和扎实的史学功底难道是突然产生的吗?比如其中一位老师教学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课教学设计中的“资料附录”这个环节或许可以给出答案:附录的六本学术专著非常明显地告诉我们备好一节课需要心中有“书”,只有读书才能备好一节课,才能有自信力去上课。

今后在备课时候一定有“资料附录”,多问自己几遍看过哪些书?有哪些知识储备作为课堂教学的资本?因为教师要掌握“应该教的知识和如何教授这些知识” [2]只有这样的备课,才能占有大量的史料和素材,才能讲好历史故事,才能还原历史细节,才能让学生明白历史不是绝对的割裂与突然的巨变,才能给学生真实的历史教育。

因此,备课需要老师心中有“书”。在我们这个信息时代,在学生都能熟练地使用手机等信息工具查阅资料的时代,我们历史老师只有博览群书,做一位“博学家”,才能讲出精彩的历史课,才能激活學生的历史思维,才能启迪学生的历史智慧,才能做一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历史老师。

二、目中有“人”——教师学生共成长

新课改这些年来,许多新的说法我们一线老师已经耳熟能详,比如:“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生为本,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才是课堂学习的主人”等。但在现实教学中,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把课堂给了学生,我们老师的位置在哪里?新课改的课堂难道不需要老师的讲台吗?没有历史老师的课堂难道能叫历史课吗?课堂难道仅仅只是教师服务学生的场所吗?

在听完另一位老师的《甲午战争》一课后,对于上述问题或许又有了一些新的想法和认识。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以习近平的“剜心之痛”名言为引线串起教材里面的众多内容,以扎实的史学基本功重构教材,有细节有情感地给学生上了一节富有生命力的课堂。老师并没有设计和组织什么学生课堂的活动,而是以爱国主义的情感教育为本课的教学立意,用生动的富有激情感染的教学语言引领学生走进课堂学习,在润物细无声中带领学生进行了一次思想的情感之旅。学生或许在课堂中几乎没有什么显性的参与活动,但学生的听课思路却紧跟着老师的每个教学细节,学生的表情以及思维活动在教师抑扬顿挫的丰富语言感染下慢慢地自觉走向升华。这难道不是一种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吗?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有些地方的历史课堂教学是目中无人的:历史课堂只是教师简单灌输给学生课本上历史知识的场所;历史课的教学只是为了学生考出好的成绩,只是为了历史教师拥有所谓的“教学成绩”。历史老师成了单调重复的说书机器,丰富有趣的历史课变成了枯燥的历史知识和历史考题的简单堆积。由此不难想象:若干年后,当学生几乎忘却了曾经为考试所学的历史课内容的时候,我们再追问历史教学的教育意义在哪里?或许这是没有答案的一个问题。“教学相长”在这种模式下或许永远只是一句教育理想口号。

“价值观教育应该是历史教育的核心” [3]。这一点或许在新课改的大潮中已经成为每个历史老师的共识。在历史教学中,“人”永远都是第一位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在课堂中究竟通过怎样的纽带才能做到目中有“人”。在日常教学中,尝试一下倾注自己的情感,教学或许富有激情和活力,学生或许才能听得满意,老师或许才会教的幸福。

人生岁月有限,求学生涯无限。沉下心来做事,做好自己教学的每一天,历史课堂才会每天进步一点点,历史教学才会明天更美好。

参考文献:

[1] 赵亚夫:《历史教育要给国民自信力》,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序论。

[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42-143页

[3] 黄牧航:《高中历史科学业评价体系研究》,长春出版社2011.年版

猜你喜欢

教师成长历史课堂课改
初中历史情感教学探析
引多维思考创灵动历史课堂
基于“茶文化”背景对中职旅游专业课改的思考
课堂的点滴,用心呵护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重点的思考与再认识
浅谈微课在PHOTOSHOP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幼儿园教坛新手园本培训的实践研究
拓宽师徒结对思路促进体育教师成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