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战“疫”斗争实践融入到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思考

2020-12-29冯松

新一代 2020年17期
关键词:思政课实践教学

冯松

摘 要: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战“疫”斗争实践成为思政课教学的优质素材,广大高校思政课教师要秉承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的教学理念,广泛挖掘战“疫”斗争实践的理论知识点、生动案例,将战“疫”斗争实践融入到思政课教学中,将思政课讲的“有意义”、“有意思”。

关键词:战“疫”实践;思政课;教学

思政课要增强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要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把“有意义”讲得“有意思”。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所强调的,成为高校思政课教师讲好思政课的努力方向。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战“疫”斗争实践成为思政课教学的优质素材,广大高校思政课教师要秉承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的教学理念,广泛挖掘战“疫”斗争实践的理论知识点、生动案例,将战“疫”斗争实践融入到思政课教学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引导学生增强家国情怀,增强“四个自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政课的不同课程要根据自身课程特点和教学内容,去寻找与战“疫”实践紧密相关的切入点和结合点。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主要切入点思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要将战“疫”斗争实践的具体案例融入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讲述中,以事实说话,理论联系实际。

(一)从对疫情的认识中,深化对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认识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要保护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当人类爱护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时候,大自然对人类的回报是慷慨的。当人类破坏自然、损坏自然、违背自然的时候,自然对人类的惩罚是无情的,这是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以铁的事实再次提醒人类,尊重自然,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利用自然的辩证关系。

(二)从战“疫”斗争实践的国际合作实践中,认识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和方法论

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坚持联系的观点,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新冠肺炎疫情是近百年來对世界各国威胁最大的一次流行性病毒疫情,也是对国际合作和全球治理的一次重大考验。自二战结束以来,还没有一个事件像这次疫情一样,使得世界各国如此深切地感受到彼此休戚相关、命运与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这次国际抗击疫情中得到更为广泛认同和响应。

二、《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主要切入点思考

总体上要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中,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是赢得防疫抗疫阻击战胜利的强大保障。讲清楚在这场 “战疫”中彰显出的制度优势、展示出的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帮助大学生增强“四个自信”。

(一)疫情防控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具体表现在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建者,党的领导是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根本保障,党的自身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主要来源。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及时、果断地发出指示,强调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党中央审时度势、综合研判,集中全社会的力量,迅速制定疫情防控策略。各行各业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依法防控、科学防控。目前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中国的疫情防控工作也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赞誉和支持。这场应对疫情的大考,极大地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二)大战大考中践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是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中国梦就是要让每个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无疑是幸福的重要基础。“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疫情发生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一再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永远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保障人民群众最大最紧迫的生命权、安全权、健康权,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的最好诠释。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对全球经济带来的巨大冲击背景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中央提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确保疫情不反弹稳住经济基本盘,兜住民生底线。这是对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初心使命的最好践行。

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主要切入点思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当前的疫情,重点从总结历史经验,增强必胜信心进行融合。

(一)正确认识历史进程中的磨难,正确看待疫情

这次疫情对我们国家、对我们民族、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种磨难。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经历了太多的磨难,也付出了太多的牺牲,有八国联军侵华、日本侵华等外敌入侵;有地震、洪水、旱灾等自然灾害;有霍乱、天花、鼠疫等传染病瘟疫,这些都是磨难。通过历史教学,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风险和挑战,其中包括自然界的风险,这次疫情就是自然界带给我们的一个重大挑战,使同学们科学认识人类与疫情之间的斗争,消除心理上的恐惧感。

(二)总结经验,培养青年学生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多难兴邦。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越挫越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回望历史,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久经风霜、历经磨难而又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因为自古以来中华儿女就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无穷的斗争力量。当前,我们要战胜疫情同样需要全国人民同心协力,共同凝聚阻击疫情的强大力量。我们在教学中通过讲授近代以来中国人不甘落后,无数仁人志士以爱国相砥砺,以救亡为己任,拯救民族危难的历史事件,结合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涌现出的优秀团队和先进人物典型事例,讲述一个个有情感、有温度的弘扬爱国主义、倡导家国情怀的故事,使广大学生深刻理解爱国主义的深刻内涵,感受中国精神的伟大力量;让广大学生切实感受到身为中华儿女的责任和历史使命,并将这种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渗透到日常学习生活之中,不断提升自我,为报效国家、服务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主要切入点思考

《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最突出的是可以将战“疫”斗争实践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人物典型案例融入到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教育中,将疫情防控工作方面呈现出来的制度要求、网络规范、个人行为要求等融入到法律知识讲授过程中,培养学生法律意识。

(一)结合人生观、理想信念专题,講好中国抗击疫情故事

结合当下抗击新冠肺炎中的重大举措、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感人事迹和最美逆行者,引导学生树立积极乐观、拼搏进取的人生态度,理解理想信念的重要作用,让学生思考这次疫情支撑白衣天使逆行作战,舍生忘死的力量到底是什么?在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时,重点讲敬业,以医务人员在抗疫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崇高的职业道感染学生,使学生尤其是医学院校的学生,深刻理解职业道德对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将抗疫中的数据资料,尤其是应急人在抗疫中的先进人物和事例,作为最鲜活的教学资源融入到理性信念教育,融入到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个体与他人、社会、与民族、国家的关系等知识点的讲解之中。

(二)细微之处入手,讲好依法治国大理念

疫情防控期间,要求大学生要做到不信谣、不造谣、不传谣,避免给疫情下的社会造成不必要的信息干扰和人心恐慌,在教学中明确这是大学生应尽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从细微之处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此次抗疫中的国家应急响应、政策顶层设计、人员物资的统一调配等等充分展示了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目前我国抗疫斗争取得的成果也充分展示了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进步。这些都是讲述政治理论的优秀素材。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按照党中央的要求,积极投入这场抗击疫情的斗争中去,和全国人民一道坚决打赢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总体站、阻击战。同时,也要紧扣时代脉搏,积极把全国人民抗击疫情的精神意志、感人事迹融入思政课堂,传播抗疫人民战争中的正能量,弘扬抗疫精神,实时教育、引导学生,讲好抗疫好故事,讲好“有意义”的思政课。

参考文献:

[1]利用抗疫典型事例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育人成效---党建网 http://www.dangjian.com/djw2016sy/djw2016xxll/ 202004/t20200421_5538297.shtml。

[2]王炳林:汲取历史智慧取得抗疫斗争最后胜利--理论--人民网  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20/0310/c40531- 31625221.html。

猜你喜欢

思政课实践教学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