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美术教学中经典作品赏析与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2020-12-21金华

教育界·A 2020年13期
关键词:有效教学核心素养

【摘要】经典作品赏析作为美术教育的重要形式和有效载体,能让学生在美术欣赏活动中形成自己的经验、感受和认知等。在初中阶段的美术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与经典作品的有效赏析存在着重要的关联性。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视“欣赏·评述”领域的教学及其他领域教学中出现的经典作品赏析。本文主要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探讨了教学策略优化、提升教学素养、培育欣赏文化感知等途径,以全面达成教学目标为起点,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综合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有效教学;经典作品赏析

一、美术核心素养提升与美术经典作品赏析的联系

核心素养需要立足核心竞争力,核心素养是一个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人价值的基本条件。美术学科的五个核心素养包括: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态度、创新能力、文化理解。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教学策略除要帮助学生积累更多学科知识外,更应该围绕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来优化教学,需要将知识转化为素养,并内化为实际的美术学科能力。美术经典作品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美术经典作品可以使人们发现不同的美,并感受作品中蕴含的美及深刻的内涵。美术经典作品作为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高度重视。教师应打通二者的关联,使学生的美术学习更加自主、更有深度、更加多元、更加有效。

二、初中美术教学中经典作品赏析与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与策略

教师应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充分利用“美术核心素养”来引领、指导与评价美术课程教学,帮助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对核心素养形成有效的感知,使学生理解美术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并将美术核心素养的外化表现在学习成果中。美术经典作品中包含了美术核心素养中的诸多要素,因此教师需要针对课程开展有效的经典作品赏析,以此实现学生的多元发展与进步。同时教师应将核心素养的培养纳入基础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实现主动学习

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青春期,较为叛逆,如果让他们毫无兴趣地参加课程学习,取得的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因此,美术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在美术课程学习中尽可能多地“放飞自我”,让他们以更加积极、乐观、平和的心态参加美术学习与探究。教师要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应以引导者的身份平等地与学生进行探讨与交流,使学生以自主生成的状态感悟美术课程中的独特美感,从而提升他们对美术学习的参与度,并为培养其美术核心素养奠定一定的基础。在课堂上,美术教师应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价值观,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认识和看法,并积极开展学生之间的互评,保证学生参与的广度,追求参与的深度,强化参与的效度。只有这样的教学,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持学生参与美术课程的兴趣,确保课程的实施全面有效。

2.注重赏析能力培养,潜心优化设计

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不仅需要以外化的形式创作自己的作品,还需要在外化美术作品之前选择经典美术作品进行描述、分析、 解释、批评。上述四个环节的欣赏感悟能够帮助学生全面感悟美术在各领域、各维度的学习要求,并能使其进一步了解经典美术作品,形成相应的美术学习体系。学生在赏析美术作品的过程中,不仅要认识作品的表面形式和美感因素,还要了解作品的含义和实际重要性。在美术核心素养视角下,学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形成需要经过长期发展,需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经过学习实践进行固化。课堂教学的设计可以引导师生向设定的目标努力,教师必须具有足够的优化设计意识,并经过不断努力,使学生轻松地理解美术欣赏知识,提高自身的欣赏技能。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前学习中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查找需要预先学习的知识点,然后让学生展开合作探究,在经过充分的交流后,引导学生总结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表达。

3.丰富实践内容,提升学生的认知

要想在美术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美术作品赏析学习活动中得到良好的反馈,教师必须在赏析活动过程中丰富实践内容。面对各种各样的美术作品,无论是个体叙述作品内容,还是小组分析作品艺术形式,教师都应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够理解作品的含义。教师可以开展师生探讨活动,让学生感受艺术家通过作品表达的观念。这需要教师具备广泛的知识储备,了解生活、历史、社会、自然等方面的知识。学生要想完成美术经典作品的赏析,需要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较高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通过对作品的赏析及实践,学生能够显著提升美术赏析和实践能力。许多学生单一地赏析美术作品,这样的学习是片面的,很容易走入误区。因此,学生在进行美术经典作品赏析时,如果能够动笔实践,进行相应的美术赏析,就能对美术作品形成更深的认识,从而形成更多维度的了解,能够提升相应的知识技能及核心素养。同时,教师可以深入地利用美术课程的特质来组织比赛或手工制作等活动,通过竞赛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并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赏析能力。

4.强化作品深度分析,提升文化意识

初中阶段美术经典作品赏析的背后是文化浸润教育。在经典作品赏析中,许多教师仍在分析主题并简要描述作者的故事。但初中生知识储备不足,往往难以透彻地理解教师的教学内容。因此,教师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经典艺术作品的了解,以深化他们对艺术品的理解。美术欣赏不仅需要经过审美分析,还要通过美术作品表现出的“真、善、美”来对学生进行文化浸润教育,使学生在美术赏析中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不断提高美术素养,拓展知识领域,美化心灵,进而达到审美层次由感性到理性的提升。经典美术作品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丧失其美学价值,学生需要理解不同地区和(或)国家的艺术品特征,以加强对不同艺术风格的理解。因此,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更应让学生接触美术经典作品,使学生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对美术经典作品进行更多文化层面的有效赏析,以提升其文化意识。

5.轉变课堂教学观念,倡导有效赏析

初中生会逐渐对事物形成自己的看法,逻辑思维和创新意识开始萌芽,这要求教师要加强对其美术素养的培养和渗透。但许多初中阶段的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美术学习时,只是单纯地让学生掌握相关技能,而缺乏对学生美术审美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培育,这导致学生的学习不全面。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时间和机会。笔者在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课前学,提高学生的预习效果;课堂上,关注导学引导;个体思,强化学生自学;小组研,追求互助共学深度;当堂练,确保课堂延学拓展。这样,笔者通过五个维度强化经典作品赏析的有效性,帮助学生深刻了解美术作品的含义,使其更好地掌握不同地域、流派美术的差异,并探索反映在美术形式差异中的其他文化差异。教师不应在整个课堂上都专注于自己的教学设计思维,而应根据学生的思维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注重及时把握课堂生成的瞬间的成果,使学生更主动、全面、有效地参与学习。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转变自身教学观念,将经典作品赏析潜移默化地渗透在初中美术课程中,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6.丰富课堂开展形式,实现多元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據美术学科的性质,在教学内容上进行创新,尽可能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教师应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特色课程”融入课堂,拓宽学生的学习范围,丰富学生的美术学习内容。例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可能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关,这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本土文化,并发展他们的本土文化思维。此外,情境设置是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有效教学方式之一,这意味着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和理解进行有效探究。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创设情境主要是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创作自由,并使学生深入理解美术经典作品,从而更好地开展美术学习。

三、让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在经典美术作品的浸润下得到提升

综上所述,在初中美术教学阶段中,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各方面能力尚不成熟,教师在开展美术经典作品赏析时,需要针对学生的能力发展情况来进行有效的教学规划与设计,实现从“小赏析”到“大美术”的观念转变,扩大美术经典作品赏析的教学规模,提高美术欣赏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马玉芹.“同课异构”在初中美术欣赏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7.

李克.浅谈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4(11):37.

金华.经典作品深度赏析在美术欣赏教学中的价值追求[J].美术教育研究,2019(23):90-91.

李晓舒.初探如何提高初中美术欣赏课有效教学的措施[J].美与时代(中旬),2014(09):69-70.

张小东.谈谈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策略[C].教育理论研究(第八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514-516.

向秀玲.新课改下初中美术“欣赏·评述”教学教案设计与实践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14.

邓艳红.初中美术欣赏教学实践研究[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年“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215-216.

猜你喜欢

有效教学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走进农村课堂 实施有效教学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