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对小学生课堂阅读的有效引领

2020-12-21窦清连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课堂阅读引领小学语文

窦清连

【摘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教学所用的时间最多,阅读教学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语文教学的质量,关系到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目的能否实现,教学要求能否全面达到。学语文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在口头语言的基础上尽快地学习和掌握书面语言,而阅读教学是最直接、最重要地掌握书面语言的教学形式和实践活动。阅读,使知识越来越丰富,视野越来越扩大;阅读,写作语言才会生动、形象;阅读,智力才会提高。因此,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知识的获取、对智力的开发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阅读的引领。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阅读;引领

阅读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了解基本的汉字文化,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及文学修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活水源头,对于听、说、写、背等环节的学习都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因为这些环节都必须建立在一定的阅读基础上,只有学生能读,并且能理解其中的意义,学生才能学有所获。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教学所用的时间最多,阅读教学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语文教学的质量,关系到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目的能否实现,教学要求能否全面达到。学语文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在口头语言的基础上尽快地学习和掌握书面语言,而阅读教学则是最直接、最重要地掌握书面语言的教学形式和实践活动。阅读,使知识越来越丰富,视野越来越扩大;阅读,写作语言才会生动、形象;阅读,智力才会提高。因此,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知识的获取、对智力的开发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阅读的引领。

通过对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笔者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们放在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通过多种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对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笔者得到以下心得。

一、授之以渔,让学生学会阅读

有效的语文阅读需要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态度,更需要掌握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在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表现就是让学生学会阅读,掌握一定的阅读策略。

小学生学习习惯不是很好,不善于总结和反思学习方法,也没有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为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认真地分析学情,不可以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

预习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有效的预习可以让学生提前熟悉新知识,了解新知识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在教师授课的过程中可以有的放矢,采取针对性的学习。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预习习惯,甚至还不知道如何预习,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这些良好的习惯,并针对阅读预习提出相应的要求,久而久之,学生也就知道如何阅读了。如:熟读课文,实现有感情的流利朗读课文;查找生字词,解决不熟悉的句子;在阅读的基础上有所思考,能了解文字背后的那些寓意;然后能有所感悟,提升自己相关方面的文学修养。

另外,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学情,采用丰富多彩的阅读形式,比如速读和精读,开展阅读比赛,集体阅读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各项阅读技能。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除了按照老师讲授的方法之外,还要结合自身的情况,强化阅读训练,善于总结和反思,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

在授学过程中,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它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在动力和关键所在。合理地提出阅读要求,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要适合学生的年齡特征和知识水平,过深会挫伤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过浅容易导致孩子浮躁,因此,笔者在教学中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方针。在学生学习的初级阶段,上阅读课文只要求孩子借助拼音读懂一句话,能用自己的话大体说出一句话的意思,便予以表扬、鼓励。随着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便要求学生不仅能读懂、读通一句话,而且要准确地断句,有一定的感情,且能用自己的话较准确地理解一句话的含义。到了更高的阶段,便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把各句联系起来读懂一段话,甚至一篇文章。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随着认知能力的提高而逐步提高。

二、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个性

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促进学生的发展才是教育的落脚点和出发点。要想实现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改变教学思想,改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整合学情、教学环境和教学内容。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并培养阅读个性,和学生一起挖掘文字背后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

首先,在备课准备中,要精心设计课前导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小学生对什么事物都怀有一种好奇心,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休的求知欲望,笔者就抓住他们的这种心理,精心设计阅读课文的导语,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其次,加强朗读,提高阅读能力。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儿童,他们的思维发展主要处于形象感受阶段,抽象思维还很薄弱,向他们讲解词语的意思,往往会显得枯燥乏味,而很难让其接受。如果在适当点拨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加以感受理解,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感,而且调动了学生的思维,也更加直观形象。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用指导朗读的方式,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结合上下文反复揣摩,渐渐领会其意。古人说的“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讲的就是这个道理。通俗易懂的句段,充分让孩子们反复读,反复念,让其读出情感,念出含义。阅读课文则全权放手,让学生自读、自疑,自己解决问题,遇到较难的先让他们互议,再作适当点拨。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提高,知识水平和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升华,教学任务完成得轻松。因此,笔者在讲课文时,尽量做到精讲,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多读,通过多读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笔者在课外也积极指导学生进行阅读,以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效果。

三、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开展有效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走近学生,掌握学情,做到因材施教。

在小学语文课文和各类文章的阅读中,都需要学生认识和掌握文章的生僻字和生词,并能理解和体会它们的含义,这样学生才能了解课文的主旨大意和中心思想,然后才能了解文章的结构,并能分析文字背后作者所要表达的寓意。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缺乏社会经验,阅历较也比较肤浅,造成个性与思想都不成熟,他们对文章的正确理解和感悟还不能很到位,难度系数相对较大,如果再出现生僻字词,那文章的意思学生就更难理解了。因此,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地开展字词教学,让学生熟知字词的意思和读法,练好基本功,这样才能辅助阅读,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往往同一个阅读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理解,会有不同的答案,因此会产生争论,而争论有助于阅读理解的深入,有益于探究。培养多角度思考,大胆求异,是引导探究、发展学生阅读探究能力的前提。思维定式是学生探究能力难以形成的潜在障碍。因此,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求异,打破思维定式,反向思考,拓展空间,引发创造。

比如,在教《刻舟求劍》这篇比较经典的课文时,当笔者放手让学生去探究课文、进行课堂讨论时,发现了学生具有与教师、与教材不同的观点,甚至发现了他们的内心世界,这些是笔者没有想到的。笔者在课堂上这样问学生:“同学们非常认真地阅读了这篇课文,也体会到了文中深含的道理,坐船的人不听劝告,失去了最好的弥补机会,同学们都有亲身感受。那么,你们在读课文时有没有与作者不同的想法?有没有你想到而作者没有想到的地方?”一个学生回答:“我认为坐船的人第一时间没有下水捞掉进水里的剑,是对的!”一石激起千层浪,还有的学生谈出自己的看法:“他并不傻,水深不知道,水性不知道,为了一把剑跳水,实在是太危险……”还有的学生说:“并不是所有的劝告都是对的,不能盲目地听别人的谈论……”在展开讨论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不受教材的限制,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随时闪耀出创新的火花。可见,如果教师眼中只有教材,没有学生,那么就无法实施真正意义的探究性学习。

由此,教师应对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进行积极引导,抓住争论的焦点,引领学生反复读书、反复品味、不断争论,在探究过程中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交流自己不同的见解,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学生不仅激发了内在的探究欲望,同时阅读水平也会得到一定的提升。

总之,阅读训练的方法需要我们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去发现、去积累、去实践,才能找到最为理想的途径。

【参考文献】

[1]轻叩阅读之门———小学语文教师阅读教学指要[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20.

猜你喜欢

课堂阅读引领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课堂阅读策略的运用和探索
英语阅读教学之探究
让生活智慧引领孩子走向智慧的生活方式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现内容分析到落实语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小学语文课堂阅读与教学、生活实践的搭配探究
英语课堂阅读教学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