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

2020-12-13冯雪珍

关键词:渗透策略传统文化核心素养

冯雪珍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长久的发展历史,是中国宝贵的财富。开展传统文化教学,对于培育学生们的爱国精神、文化情怀、文学意识都有很大帮助。而语文学科的很多内容,都和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古诗词、诗歌、作文等,教师要注重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教学过程里,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激发强烈的爱国意识和文化传承精神,让语文教学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价值和作用,实现语文素质教育的目标。本文分析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 传统文化 渗透策略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和进步,学校越来越关注对学生们的核心素养培育,其目的是实现学生综合的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全面人才。语文教师要正确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不断寻找符合当前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案,让核心素养教育和语文学科教学实现有效结合。这样的课堂,在一定程度上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核心素养的培养带来很大帮助。语文是一个相对比较综合的学科,它融合了人类的历史和文明,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但是,如何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成为每个小学语文教师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组织文化诵读,提升传统文化记忆和积累

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法,便是让学生们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反复诵读,这样学生们能够不断加深记忆。相对于背诵课文而言,诵读的方式,能够让学生们顺其自然地掌握语文知识,提升记忆的牢固性。尤其对于小学生们而言,他们记忆力和理解能力相对比较薄弱,这个时候,教师为他们教授传统文化,学生们很少能够真正记住。因此,教师可以设计诵读的形式,让学生们在晨读时间、课前时间,选择一些和传统文化有关的书籍和课文,展开诵读。并且,为了提升诵读的趣味性,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不同的诵读方法,如合作诵读、诵读比赛等,这样学生们在趣味诵读活动里可以感受传统文化的精神和氛围,提升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之情,以此帮助学生提升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语文核心素养。

例如,教师可以在教授小学古诗词时,为学生们设计一些诵读活动,教师选择一些和传统文化有关的古诗词,如《神州谣》《望庐山瀑布》《登鹳雀楼》等,在每节语文课前十分钟,让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轮流诵读教师所选定的古诗词,并且要求学生带着情感进行诵读,尽量以抑扬顿挫的音调将古诗词呈现出来,每次诵读都评出当日“诵读优异小组”,对他们进行表扬。

二、借助情境教学,提升传统文化学习体验

传统文化是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富,开展传统文化教学,对于国家长远发展、学生全面成长、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教育,都有着重要影响。现代学生的语言表达方式、生活方式、逻辑思维,都和古代人有很大区别,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的时候,难免会有一定困难,如一些古诗词、文言文,由于它们的表达方式和当下有很大区别,学生们很难理解其中的意思。对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境教学,让学生们在和传统文化有关的情境里展开学习,提升对传统文化的体验和认知,从而理解其中的精神内涵,实现传统文化教学的目标。

例如,教师在教授《传统节日》的时候,便可以借助一些情境教学的方法,让学生们理解该传统节日的文化精神。首先,教师先借助多媒体展示几个和传统节日有关的图片,如清明节、端午节,让学生们进入到情境里,了解传统节日的氛围;之后教师再讲述本篇课文的背景,以此来创建故事情境。通过借助多媒体、讲述故事的形式创建情境,展开传统文化教学,让语文教学更加符合素质教育改革的趋势,在传统文化教学里渗透语文核心素养。

再如,教师在教授《中国美食》时,为了让学生们了解中国传统美食文化,教师借助多媒体为学生们展示了中国各地的传统美食图片,如河南烩面、北京炸酱面、陕西肉夹馍等,学生们能够立刻进入到美食的情景里,提升学习体验,有效认识和了解中国传统的美食文化,提升文化素养,实现培养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三、结合趣味训练,提升传统文化教学的趣味性

在语文教学过程里,离不开语言和文字的教学和训练,特别是设计一些具有趣味性的训练活动,这样能够有效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和学习欲望,让学生感受到我国语言文化的精髓和魅力。也就是说,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训练活动,让学生们在活动里感受传统文化,热爱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通过提升传统文化教学的趣味性,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标。

例如,写错别字是学生学习生活里经常出现的一个现象,面对写错别字的情况,教师要适当设计一些训练,让学生提高书写的正确率。并且在训练过程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知识和核心素养。教师可以对常见错别字进行分析,为学生们介绍这些文字的来源、发展历程,让学生们了解和掌握这个文字的形成原因和发展历史,从而加深对这个字的理解。很多文字都是象形字,教师在讲授文字来源之后,学生们便能够理解文字书写的技巧,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讲述一些关于文字的趣味故事,增进学生们对文字的理解。

为了更好地降低学生的错别字率,教师设计趣味训练,分别展示文字的错误写法和正确写法,让学生们以抢答形式,选出正确答案,答对便可以加分,受到表扬。通过趣味教学和趣味训练,学生们更加深入地走入传统文化的世界里,感受文字的内涵、价值和意义,提升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以此实现教学目标。

四、渗透节日文化,提升传统文化教学的氛围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正是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推动着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不断提升,而从微观的角度来看,也进一步促进人们自身的发展。因此,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对待传统文化,要有选择性,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带动小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自身文化修养的双重提升,为现代化发展培养实用性人才。作为当前中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教育在其中发挥着极其特殊的作用,而语文作为助力学生成长的重要学科,更是在小学教育中有着不同凡响的作用。中国文化不断发展,历久弥新,以其精神内核推动着学生的健康成长。

传统节日,一直是传统文化里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代表了古人们的一些生活习惯、民俗民风。并且这些传统文化都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们都亲身经历过、感受过传统节日,所以,学习和探索这些传统节日,能够有效形成传统文化教学的氛围,增加学生们的代入感和亲切感。从古至今,有很多关于传统节日的文章诗词,在每个传统节日到来之前,教师都可以组织学生们收集和该节日有关的古诗文,在课上一起进行分享和探究。

例如,端午节到来之际,教师便可以组织一场有关端午假日文化的交流会,让学生们在课前先收集和整理和端午节有关的书籍、古诗词、文章,并整理出端午节的传统风俗和习惯。在课上,教师可以用提问的形式,让学生们进行探究和回答,如端午节由来、端午节的不同名称等。教师提出任务之后,学生们马上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进行探究,进而了解更多和端午节有关知识。

综上所述,传承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是学校和教师的职责,因此,作为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要和学生们一起努力,共同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开展传统文化教学,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们的文学素养、人文精神,实现培养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还能够丰富语文教学内容,提升语文教学的趣味性。

参考文献:

[1] 管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名师在线》2020年第19期。

[2] 张燕萍《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用型”课堂教学策略—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大自然的声音〉为例》,《名师在线》2020年第16期。

[3] 崔麗华《关注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优化阅读教学行为》,《中国校外教育》2020年第15期。

猜你喜欢

渗透策略传统文化核心素养
中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探析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