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2020-11-26王亚军

西部论丛 2020年3期
关键词:高效课堂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王亚军

摘 要:核心素养是目前教育教学中常提及的话题,尤其是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我国教育更关注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和全面发展。对此,高中数学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利用多元化的教学形式,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及质量,及时调整及改进教学方案,这样才能在教学中真正落实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高效课堂

一、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高中数学教学改革

高中时期,学生面临高考的压力,学业繁重,而大部分教师都只是注重学生的成绩及应考能力,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及综合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在课堂中也只能跟着教师的思路去学习,不会主动思考,更不会主动解决问题。而核心素养恰恰重点强调了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解决问题。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核心素养理念提倡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以,教师应建立三维教学目标,将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综合素质纳入其中,并将数学教学与核心素养理念结合,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及数学素质,使学生逐渐成为一个拥有健全人格、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二、高中数学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一)教学模式陈旧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依然存在,并且影响深远,尤其是教师,很容易忽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依然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这样不仅会使课堂沉闷、压抑,也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的教学理念也较为陈旧,往往在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内容的讲授,而忽略了课内知识的延伸,没有起到为学生拓展知识面的作用,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提升。甚至有些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过于盲目授课,未考虑到学生是否能够接受,导致学生由于听不懂,厌学情绪高涨。

(二)学生的自主意识不足

自主学习意识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主要内容。

在目前的高中数学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突出、自主学习意识相对薄弱,因此,学生只能一味地模仿,久而久之,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逐渐下降,教师的教学效率无法提升。学生自身的自主性是影响其形成自主学习意识的关键性因素。如若班级中一名或多名学生都不愿意学习,势必影响较大,同时注意力也无法集中在学习上,很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这种定力不足、跟风问题就会导致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不足。

(三)课堂氛围不够活跃

活跃的课堂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及课堂质量的提升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目前的高中数学课堂氛围并不活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传统教学模式根深蒂固。教师多采用板书进行教学,忽视了采用现代多媒体等技术设备;学生的注意力无法集中,课堂参与性不高,由此导致课堂氛围不活跃。其次,师生关系较为疏离。有些学生惧怕与教师接触,导致教师无法得到及时的反馈。数学学科本身就有独特的性质,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以互动等多种教学方式来简化重难点知识,便于学生理解与掌握。但结合高中数学教学现状,教师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教授,学生缺少必要的实践应用能力,由此致使课堂氛围不活跃。

三、基于核心素养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分析

(一)更新教学理念及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社会及学生的发展需求,也不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因此,基于核心素养,高中数学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及模式。首先,教师应深入探索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明确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次,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深化核心素养的理念,注重应用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最后,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推理能力的培养,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来提升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与此同时,教师也要结合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及学习需求因材施教,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提升教学深度,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例如,在“任意角”这一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角度事例作为课堂导入,进而引出任意角的概念及内涵。根据多媒体展示的内容,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并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列举实例,如钟表指针在不同时间所形成的角度也不相同。

(三)开展实践活动,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由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逻辑性较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即便对数学知识有所掌握与了解,但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依然困难重重。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缺乏对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无法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而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能实现真正的学以致用。

例如,在“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中,教师可以以生活为原型,将生活中常见的概率问题引入课堂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事例,并从中探索到隐藏的数学知识。例如,在超市购物付款时,十位数是双数的概率有多少?每个月的水费数额是单数的概率有多少?这些生活中常见的小事,包含着不少数学知识及规律。教师通过这些实际生活中出现的知识内容,开展有效的实践活动,能帮助学生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起来,解决实际问题,实现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及遇到的問题进行分析与计算,利用生活实践验证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领悟生活与数学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目的。

结束语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重要影响。高中数学教师必须明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做好教学规划,完善教学环节,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应用知识,从而深化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章建跃,程海奎.高中必修课程中概率的教材设计和教学思考——兼谈“数学核心素养如何落地”[J].课程·教材·教法,2017(05):27-33.

[2] 冯志坚,曹海瀛.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学周刊,2020(16):109-110.

猜你喜欢

高效课堂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1+1”微群阅读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