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2020-11-17沈凯华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13期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兴趣培养

沈凯华

摘要: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而长期以来,教师的不重视,教学方式的错误使用等因素使课堂教学的效果远远没有达到教学计划中的预期效果。因此,教师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7-0083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教师都会在课堂开始之前为学生创设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便于学生更直接与快速地融入到所学习的知识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也不例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也需要根据本节课要学习的相关知识给学生创设出课堂情景。

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选取一些较为生活化的事例作为课前引入,采用“边讲故事边学习”的教学方法,在引导学生融入到所学知识的过程中,也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讲解一些法律知识的课程之前,教师可以给学生呈现出一些现实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在分析过程中逐步将学生的学习重心转移到本节课中的内容上来。在学习宪法相关的知识之前,教师可以从宪法的产生,宪法的作用以及宪法的威严等多个角度,给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宪法是一种怎样的法律,它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宪法又有着怎样的地位等等。视频播放完后,教師就可以开始本节课的宪法教学,学生初步了解了宪法的一些知识之后,能够更加快速直接地融入到教师讲解的内容中,同时也会产生初步的思考,在课堂教学中也能提升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热情,从而大幅度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

二、教学过程中运用现实案例进行分析

道德与法治课程所学习的内容文字性较强,对于学生而言面对整篇的文字往往难以提起学习的兴趣与欲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多运用自如现实的案例,通过对时事热点的分析,让学生感受到知识与现实实例的联系,理解到课本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才能让学生更为深入地思考课本上知识的实用性,体会到这门课程与我们生活存在的密切联系。

例如一些热点事件如公交车上抢方向盘导致公交车坠江事故,学生就可以联系到课本内部关于个人利益以及集体利益的问题,“自己错过站”属于个人利益,而“抢夺公交车方向盘”则是属于损害了集体利益,在这样的特定场合,我们应该如何对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作出合理的取舍。同时,对于公交车上的其他乘客,在自己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的时刻,又应该做些什么。而车上抢夺方向盘的过激行为又触犯了我国的哪些法律规定,如果这一方面的法律有所欠缺,那么事发后,相关的立法机关应该如何完善处理这一类事件等。这些问题都与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密切相关,教师在学习完课内知识之后可以给学生一个诸如此类的案例,引导学生运用课内知识对其进行合理的分析,并将自己的想法与同学进行交流,发现自己在知识运用过程中存在的漏洞。同时,对于现如今热点事件的分析,学生可以做到对知识的熟悉以及应用,不再需要死记硬背知识点,而是能够将知识更加灵活生动地运用到生活中,加强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真正实现“素质教学”。

其次,政治课堂上进行时事热点的分析,也能极大程度地激活课堂学习氛围。教师给学生展示出一个与课内知识相关的时事案例,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对其进行思考,同时让有不同想法的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能够发动自己的思想,且每一个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理解方向都是不同的,对于时事案例的分析也会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一件事情不能简单地用对与错来一概而论,而是需要学生从多个方面、多个层次进行思考。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精力是有限的,教师同样也是如此,对于一个案例理解剖析很难做到全面深入,因此课堂上引入的时事案例,教师不仅能够让学生之间互相学习进步,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自己思维的漏洞,找到自己在思考的过程中没有想到的方向或者是没有用过的知识,与学生一起进步。同时,在分析时事案例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对相关法律条例以及道德规范进一步熟悉,提升对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了解程度,激发对该学科的兴趣。

三、增加课堂交流合作学习机会

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都需要交流与合作,道德与法治课程也不例外。课堂上的交流学习能够极大程度地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应用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同时,学生之间也能够互相学习,发现学生在分析同样的问题时采用的更加新颖的角度以及更加灵活的知识应用方式。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课堂教学氛围能够被充分调动起来,学生的思维也能够更加活跃与释放,对于知识自然也就能够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与理解,教师的教学效率也随之大大提升。

结合时事案例的分析,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课堂上所展示的时事案例进行深入的剖析与思考,或者是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找出一个类似于课堂上展示的时事案例进行比较分析。在下一节课上课之前,每个小组派出代表向大家展示小组的讨论结果。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教师就要注重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观察学生在讲解过程中能否做到有理有据,先提出自己的观点与看法,然后再从不同的方面进行论述,每一个观点都要搭配以课内知识作为论据,最后再进行总结,学生在表达过程中正是向教师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同时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辨别能力都得到了锻炼与提升。

这样在课堂上进行简单理解分析,课后进行深入巩固讨论的过程,学生能够感受到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的特殊性,以及其知识点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学生能够运用在这门课堂上学习到的基础知识解决一些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对于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的认识也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层次,极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才能够极大程度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从而使道德与法治课程产生更加优质的教学成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洪蓝中学211219)

猜你喜欢

初中道德与法治兴趣培养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
创新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究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