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单元教学的古典名著阅读指导

2020-11-16陈粮宜

江苏教育研究 2020年29期
关键词:古典名著统编教材阅读方法

陈粮宜

摘要:小学古典名著阅读指导立足于统编教材编写特点,遵循“精读—略读—课外阅读”的学习路径,其单元教学的主要程序包括意义发掘、背景铺垫、内涵探讨、感悟提升、阅读拓宽。在持续性阅读指导中,应重视对古典名著阅读的支持与对话、对第一回(章节)的导读、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强调阅读的合理顺序。

关键词:统编教材;古典名著;阅读教学;阅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0)10B-0057-03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重视阅读教学,在创新的单元编排体例中专门设计了阅读策略单元,构建“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系统[1]。五年级下册阅读单元聚焦于古典名著阅读。古典名著是指经过历史的筛选而继承下来的经典性作品,具有思想性与艺术性。阅读古典名著能促进学生对客观世界的理解,使学生受到历史文化熏陶,完善知识结构,从而提升语文综合能力[2]。但在教学实践中,古典名著因其具有阅读难度大与体量大的特点,使学生望而生畏,常出现阅读不下去、阅读不完或阅读兴趣不高等问题[3]。本文以统编教材为基础,把握教材编写思路与特点,建构小学古典名著阅读单元指导程序,并对持续性阅读提出建议。

一、单元目标与“三位一体”阅读系统

(一)单元目标及其助学资源

本单元的阅读目标是“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习作目标是“学习写读后感”,阅读目标与习作目标相互呼应,具有统一性。“口语交际”以“我们都来演一演”为主题开展课本剧活动,指导学生把课本中的故事演出来。学生揣摩故事中的人物身份、性格与设计人物台词、动作、表情的过程,就是体悟古典名著内涵的过程。“交流平台”向学生呈现了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提供指导。“词句段运用”聚焦于对古典名著中词、句、段的理解,感受古典名著语言的精炼典雅。

(二)“三位一体”阅读系统

精读课文《草船借箭》《景阳冈》分别展示了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和勇猛豪爽的武松形象。略读课文《猴王出世》《红楼春趣》要求学生大致读懂故事即可,不在深入体会文章情感、积累语言等方面提出过多要求。“快乐读书吧”以四大古典名著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激趣,为学生提供选择空间,指引学生在课外自主阅读古典名著。

二、小学古典名著阅读单元指导程序

(一)意义发掘:语文素养的奠基

古典名著阅读是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点。第一,浸润在古典名著简练典雅的语言文字环境中,能够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第二,阅读古典名著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情趣。曲折的情节设计、细致的场面描写以及丰富的情感表达,体现出古典名著作为语言艺术的结晶具有独特的文学美[4]。第三,阅读古典名著有利于提升学生对于文化的感受与理解。第四,阅读古典名著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如阅读《草船借箭》时感受诸葛亮的足智多谋,阅读《景阳冈》时思辨武松打虎的是非,学生的思维将走向严密与深刻。

(二)背景铺垫:知人论世以促进阅读兴趣

古典名著的背景知识包括名著撰写时所处朝代的真实社会状况、名著所描写的社会背景以及名著作者的生平资料。学生对于古典名著的兴趣、理解與感悟根植于古典名著的背景知识。如以北宋末年社会动荡、官场腐败为背景的《水浒传》,描写了一百零八位好汉反抗欺压并聚义于梁山泊的故事。对这一背景知识的了解有助于学生深入体会《景阳冈》中武松勇武过人、洒脱豪放的个性特征。《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对其作品“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学生可能会感动于作者如此惊人的毅力与追求完美的精神,对《红楼春趣》产生好奇与景仰。

(三)内涵探讨:走进古典名著的人物与情节

古典名著的书写方式及用语习惯与现代汉语有诸多差异,在阅读上有一定难度。只有古典名著本身丰富的内涵,如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跌宕起伏的情节,才能吸引学生克服畏难情绪,从而深入阅读。教师可基于对古典名著名篇的了解设计主问题,指引学生发现、探讨其内涵,如:《景阳冈》中武松如何打虎?《草船借箭》中诸葛亮有怎样的性格特点?《猴王出世》中石猴如何成为猴王?学生为了厘清这些问题,需要有目的地进行阅读,尝试去把握并理解人物或概括主要情节,而不将注意力放在名著中的生僻字词或陌生表达。

(四)方法渗透:精准阅读策略的归纳与实践

统编教材强调阅读策略教学的有效性。小学阶段涉及的古典名著阅读策略包括以下四点。第一,联系上下文猜测词语意思。第二,不用反复琢磨较难理解的语句。以上两点均提示学生在阅读古典名著时不必拘泥于陌生表达,而应尝试理解大体情节。第三,借助资料提升对古典名著的兴趣与理解。补充相关资料使古典名著阅读成为一个动态理解的过程。第四,结合看过的影视剧加深对古典名著的理解,获得更多的阅读乐趣。优秀的影视作品本身就是艺术品。如19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具有思想性与艺术性,其克服语言表达的局限性,化原著中抽象的文字描写为视觉形象,既忠实于原著又渗透了符合影视特点与时代要求的创造[5]。

(五)感悟提升:基于课文内容的复述、评价与辩论

古典名著为语文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学生大致了解课文内容之后,可以寻求在感悟上的提升。首先,要求学生能够复述故事的基本情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的过程就是理解与感悟发生的过程,其中渗透了学生个人的认知与情感偏向。其次,指引学生对故事中的人物与情节进行评价,如怎样看待周瑜对诸葛亮的刁难。对人物及相关情节进行评价是对阅读内容的认知加工过程,学生对于古典名著的感悟将走向深入。再次,组织学生对课文的相关论题进行辩论。如:武松打虎这一行为是勇敢还是鲁莽?石猴是人是妖,还是神?辩论活动基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学生需要自主寻找论据支持自己的观点,将课文内容进行创造性整合。

(六)阅读拓宽:指向整体性、持续性的阅读

精读课文意在得法,略读课文意在尝试实践,课外阅读意在熟练运用[6]。本单元的精读与略读课文可视为对古典名著的导读,最终指向与整本书阅读相关联的整体性、持续性阅读。“快乐阅读吧”以课文为基础向学生推荐了四大古典名著,教师导引过程中应强调阅读策略的运用以及保持良好的阅读心态,以章回为单位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面对学生不同阅读水平的需要,教师可补充开列古典名著阅读书单,如《儒林外史》《封神演义》《镜花缘》等。此外,还可以依托于创意活动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三、小学古典名著持续性阅读的教学建议

(一)重视对古典名著阅读的支持与对话

对古典名著阅读的支持,包括资源支持、环境支持与时间支持。资源支持涉及学生完成阅读行为所需要的书籍、影视剧、活动道具。环境支持涉及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阅读空间。时间支持涉及教学时间、阅读时间和活动时间。古典名著阅读提倡生与书对话、师与书对话、家长与书对话。从而达到生与生对话、生与师对话、生与家长对话、师与家长对话,共同营造古典名著阅读的积极氛围,在潜移默化之中降低阅读难度。古典名著阅读的支持与对话系统如图1。

(二)重视对古典名著第一回(章节)的导读

古典名著的第一回常具有一定的阅读难度,如《西游记》的第一回涉及对天干地支、历法、《易》等方面的描写,学生可能会读得云里雾里,致使阅读兴趣大减,对后续的精彩内容望而却步。因此,教师应重视对第一回进行简单介绍与概括,指导学生对深奥的内容进行简单浏览,不必深究其理,而重点对后续回目的内容进行导引,为学生打开深入阅读的渠道。

(三)重视古典名著的阅读顺序

古典名著具有一定的文言特征,容易产生阅读障碍,因此应重视指导学生以合理的阅读顺序进行课外阅读。《西游戏》语言生动,情节奇幻,容易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作为首先阅读之选。而《三国演义》《水浒传》在《西游记》之后进行阅读,更易于接受。有了一定的古典名著阅读经验后,再接触含蕴深厚的《红楼梦》。学有余力的学生继续阅读其他古典名著。

(四)重视对学生的价值观引导

古典名著刻画了古代社会的生存状况,所传承的并不都是优秀文化,其中也存在一些封建、迷信等不良文化的糟粕,如《水浒传》中的暴力色彩的描写、《红楼梦》中的巫术描写等。因此,教师应注意对学生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引领,指引学生发现、鉴赏并追求古典名著中的真善美,形成对优劣文化的判断力[7]。四大古典名著对于小学生来说可鉴取的积极精神包括《西游记》《水浒传》中所传递的勇敢、正义、互帮互助、团结一致的精神,《三国演义》中追求智慧、追求梦想的精神,《红楼梦》中乐于学习、崇尚文化的精神。以有效的阅读策略吸收古典名著的积极养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古典名著阅读的题中之义。

参考文献:

[1]温儒敏.“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 2016,36(11):9-10.

[2]李红梅.国家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特色与学习适用性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 2018(8):53.

[3]李晶莹.浅议名著阅读课中问题教学法的应用[J].基础教育参考, 2019(18):50.

[4]江华,戴炜华.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翻译的美学思考[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33(1):11.

[5]蔡驤.“雅、俗、虚、实”论《红楼》——电视剧《红楼梦》观后[J].红楼梦学刊, 1987(4):113-114.

[6]傅登顺.部编教材“精读”课型的定位与教学策略[J].教学与管理, 2017(8):32.

[7]陈玲玲,高淑香.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语文教学有效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语文建设, 2013(30):4.

责任编辑:丁伟红

Reading Guidance of Classical Masterpieces Based on Unit Teaching

Chen Liangyi

(The Affiliated Primary School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 Fuzhou 350008, China)

Abstract: The reading guidance for classical masterpieces in elementary schools is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ate-compiled textbooks and follows the learning path of "intensive reading-skimming-extracurricular reading". The main procedures of unit teaching include meaning discovery, background preparation, connotation exploration, perception enhancement, and reading broadening, In the continuous reading instruction,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support and dialogue for the reading of classical masterpieces,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first chapter, the guidance of students' values, and the reasonable order of reading should be emphasized.

Key words: state-compiled textbooks; classical masterpieces; reading teaching; reading methods

猜你喜欢

古典名著统编教材阅读方法
项目驱动,让古典名著更具生命力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初中历史统编教材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课后推荐组文的使用策略
用好助学系统确定教学内容
基于作文视角的统编教材运用
阅读古典名著在中心校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分析
古典名著在小学语文阅读中的作用
论阅读古典名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书香阅读 心灵成长
浅谈如何提高阅读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