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唤醒“小能豆”的生命潜能*

2020-11-16刘婷

江苏教育研究 2020年29期
关键词:评价系统自主发展学生发展

刘婷

摘要:教育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升的核心力量。徐州市青年路小学基于数据精准化分析,围绕美德、智慧、健康、艺术、创造五个维度的三个层级指标体系,建构了小学生自主发展评价系统,研发了具有应用价值的评价工具,并在国家课程实施、项目化学习、班级建设、社会实践活动等过程中进行实践,唤醒儿童的生命潜能,积蓄学生自主成长的力量。

关键词:学生发展;自主发展;评价系统

中图分类号:G40-05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0)10B-0021-05

学生在儿童期的成长发展具有自主性,学校教育要激发和引导学生在儿童时期建立自我认同,把良好的自我概念、自身需要和自主愿望转化为有目的行动。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升的核心力量。2018年,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儿童,教育评价要以整体、发展的视野观照儿童生命的自主生长,并赋予生命成长以意义和价值。激发儿童开启自我发展的成长之路,是培养21世纪全面发展的人的应然追求。

一、自主发展评价的理性认识

(一)背景与追求

1.回应当今时代命题。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正式公布,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时代命题,明晰了中国学生适应个体终身成长和社会未来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自主发展素养贯穿始终,表达了对一个人自主性精神存在的尊重。因此,开展自主发展评价研究,是提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需要。

2.传承学校历史文化。徐州市青年路小学建于1915年,是创始人杨维周先生为教育自觉觉人而办的新学。杨维周兴办新学“始焉不计地址之狭隘,继焉不畏军人之强横,终焉不避流俗之讽刺挖苦,了夙愿而后快”,这是文化自觉、自主发展的体现,具有典型的时代、区域特征。在传承中汲取这股自主发展力量,必将引领学校从现在走向未来。

3.实施教育评价改革。由于教育评价在目标、体系、内容、标准、方法、功能、主体、过程、结果等方面的复杂性,教育评价改革一直是国际性难题。学校基于对学生自主发展现状的了解,以及对学生自主发展评价的理性认识与校本探索,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内容的变革;关注发展性评价,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变革;强调参与和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变革;强调评价的表现性、真实性、过程性、情境性、生成性,实现评价方法的变革。学校的学生评价改革意在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有效指导,为区域教育评价改革提供样本。

(二)内涵与架构

1.小能豆。在徐州方言中,“小能豆”作为形容词,具有“孩子你真棒!”的褒奖和期待意味;作为名词,又表达了“优秀的孩子”之意。由此,“小能豆”成为学校育人目标“阳光健康、自主发展、责任担当”具身化形象:“小”,紧扣小学教育的特点,意味人生之始,需要厚积薄发;“能”,意指能力素养,通过教育评价和课程改革,培养能胜任社会发展要求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豆”,种也,学生恰如一颗颗蛰伏的种子,在学校这片沃土中生根、发芽、长叶。

2.自主发展。“自主”(autonomy)—词源自希腊文,指个体对于自己的活动具有选择、支配和控制的权利与能力。自主性是自主发展的根本属性,是人们赋予生命意义而自觉主动、自我超越的需求意愿、价值判断和自觉行动,具有目标导向性、内驱生长性和自觉行动性。小学生的自主发展,是学生在教师启发指导下,通过自主支配和掌控自己的学习,实现学会学习和健康生活的教育目标的一种能动的心理过程。自主发展体现共性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规则与自由的辩证统一,体现“知”和“行”的相互关联性。自主发展的具体表现是,学生在教育活动中能够主动求知,主动探索,主动思维,主动实践,不断发现自我、丰富自我、改变自我和发展自我,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自主教育能力,点燃生命成长的精神之光。

3.自主发展评价系统的校本建构。“小能豆”自主发展评价系统构建的是一个方式多样、主体多元、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适合区域实际的评价系统,具有发展性、多元性和循证性特征;也是通过多元评价路径,发挥学生自我潜能、实现学生自主发展的动态适应过程,包括自主发展主体与工具平台的互动、与社会不同文化异质团体的互动,以及与自我的自主互动。通过评价工具研发应用与评价范式改革建模,全面思考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路径,勾连、整合儿童的学习世界和生活世界,将儿童的“知情意行”与经验世界相联系,采用多元、分项、分维、分量等评价方式,围绕美德、智慧、健康、艺术、创造五个维度的三个层级指标体系,建构小学生自主发展评价系统。为此,我们提供了心理测量、具身学习、项目化学习管理、课堂观察、评价数据的分析与应用等外部支持系统,促进自主发展观念体系、指标体系、项目化实施、课堂观察、信息化平台支撑下的互动共生等内核运行机制的创新发展。

(三)价值与意蘊

自主发展是一种原发性的元能力,自主发展能力让人自我超越、自我实现,“活出自己”,为生命找到意义[1]。“小能豆”自主发展评价浸润“全人”培养理念,从对话视角建构学习共同体,用发展眼光探索教育教学,为学生的行为提供清晰的表征描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健康生活,乐于创造,用自己的力量生长,形成正确的自主发展意识、积极的自主发展能力、良好的自主品质、主动的自我教育能力。实施自主发展评价的校本探索,是促使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切实提升的最佳切入点之一,是学校成员的共同理想和追求,是学校教育教学系统改进的重要支持,必将推进学校走向自主发展的深度变革,对于教育评价改革具有样本意义。

二、自主发展评价指标与工具的研发

(一)创建基于数据精准化分析的心理学支持系统①

为了精准把握学生自主发展状况,我们建构了以量表编制、数据处理、结果分析为核心的心理学支持系统。我们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验(威廉斯创造力倾向测量表、舒特等人于1998年编制的情绪智力量表),自主研发了小学生自主发展量表。问卷主体包括美德、智慧、健康、艺术、创造等五个素养自主发展分量表,共有109个题项。我们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徐州市青年路小学教育集团一至六年级2600多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395份)。调查不仅把握了学生自主发展的现状,还对学生自主发展的性别差异、年级差异以及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差异等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学生自主发展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N=2395

由表1可见,学生在美德、智慧、健康、艺术、创造等方面的自主发展水平是不均衡的:健康和美德这两个维度的自主发展水平较高,创造、艺术这两个维度的自主发展水平明显低于其他三个维度。进一步分析发展:在美德维度中,学生“对集体”层面的自主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对他人”和“对国家”;在健康维度中,心理健康水平明显高于身体健康水平,且学生对于身体健康发展的关注度差异较大;在智慧维度,学生情商的自主发展水平要稍高于智商的发展水平,自主学习的习惯差异比较大;在创造、艺术这两个维度,高分组和低分组的差异比较大,想象力、好奇心和艺术创造三个方面的自主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对学生自主发展现状的精准把握,为自主发展评价指标的拟定以及基于儿童立场的教育探索指明了方向。

(二)建构自主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标体系将学生自主发展水平划分为美德、智慧、健康、艺术和创造五个维度。其中,艺术和创造维度分别指向文化基础中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智慧和健康维度分别指向自主发展中的学会学习和健康生活;美德和创造维度分别指向社会参与中的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五个维度不是对学生发展核心的简单重复,而是在精准把握学生自主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提炼的结果。多元、分项、分维、分量的评价指标是核心素养落地的应然选择。

在一级指标之下,我们建构了由15个关键词构成的自主发展评价二级评价指标,分别为:美德维度的“博爱”“独立”“担当”;智慧维度的“乐学”“思辨”“笃行”;健康维度的“健体”“自知”“乐观”;艺术维度的“发现”“品鉴”“创美”;创造维度的“求异”“上进”“超越”。二级指标为学生可能的发展提供指引,归纳了朝向未来的关键能力。我们对二级指标的每一个关键词都按低、中、高三个学段分别进行了内涵阐释。如创造维度中的“超越”这一指标,其内涵为:低年级学生需要“不断尝试,体验自己没做过的有意思的事情”;中年级学生需要“制定计划,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高年级则应该“突破自我,尝试解决复杂的问题,能向大家汇报自己的发明”。

二级指标明确表达层级之间的差异性和衔接性,使学生能够明晰自主发展的轨迹。在二级指标之下,我们设立了135个三级指标。三级指标与真实情境链接,具化为清晰行为表征。例如,中年级创造维度的“上进”,其三级指标就指向了学生学习生活的三个情境:一是列出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与老师、父母一起分析原因,并制定改进计划;二是选择一个观察对象,坚持至少两个月的观察活动,使用文字、数字、图表或其他符号,记录、整理和分析观察的过程与结果;三是在与同伴合作探究时,通过实践与操作验证自己的猜测,并进行改进和优化。

总而言之,三个层级评价指标联结了学生学习和真实生活情境,指向学生元认知与行动,尊重学生心智的自主性发展,并为学生预留充分的自主发展空间;引导学生将自身作为观察思考对象进行描述和感知,通过聆听内心打开思维,自觉调整自己的行为,实现共性与个性结合,让自己的自主发展独一无二。

(三)研发具有应用价值的评价工具

学校自主研发的《小学生自主发展评价手册》基于学习评价理论,注重评价的导向功能,特别强调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手册由“小能豆成长宣言”“小能豆风采展台”“小能豆星级评价”“小能豆轶事评价”“小能豆券兑换屋”“小能豆成长感言”“小能豆荣誉墙”七大部分组成。

“小能豆”自主发展评价系统云平台由学生心理健康平台、网络评价平台和第三方评价App三个部分组成。学生心理健康平台具有心理测评、心理咨询、心理预警、心理咨询案例分析等功能,反映学生心理成长的轨迹,为研究影响学生自主发展心理品质及其间相互作用的机制提供了参考数据。网络评价平台“小能豆云”是对评价手册的补充与发展,具体包括虚拟社区环境、高效学习资源库、学生自由共享区等模块。平台评测数据来源包括问卷、心理测评、学科课业成绩、自主发展五大指标评分以及第三方评价工具收集的数据。平台对数据进行梳理、整合和分析,生成每个学生个性化全方位的评价分值等级及相关发展性评价描述。平台既是资源库,是学生查詢自己综合评价的途径,是师生沟通的新空间,也是学生实现自我、发现与创新的实践基地。教师、学生、家长均可登录,记录学生成长获取积分,提高学生评价等级。第三方评价App为适应素质教育相关的评价体系提供了另一条有效途径,主要有电子校牌和班牌、“家校社互联”共享App、线上互动式教学平台等。

课堂教学和项目化学习表现性评价观察量表关注真实情境问题的学科化,关注学生“从情境之中获取信息—表达、阐释—解决真实问题”整个过程中的综合能力表现。学科教学评价工作坊围绕“童心语文”“魔法数学”“smile英语”“5E科学”等学科主张,分别设计了各学科课堂评价及项目化学习学生自主发展表现性评价观察量表。

三、学生自主发展评价的实践推进

(一)国家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实践推进

国家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学生自主发展评价以学科素养为本,实现评价目标多维度;以师评为主,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实现评价方式多样化。各学科学生自主发展评价体系,首先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转化为学科核心素养,从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着手建立国家课程实施评价模型,评价内容项目化,测评结果等第化。学习过程分为作业、课堂、活动三个模块,学习结果分为学科基础知识、学科基本技能、学科基本经验、学科基本品质四个模块,处理好纸笔评价和表现性评价的内容整合。学科基础知识、学科基本技能方面侧重学科知识模块和低层次认知能力,测评类型以纸笔测试为主。学科基本经验、学科基本品质方面侧重学科高层次能力和品质,测评类型以表现性评价为主。积极探索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的创新与改革,推行差异性考试和免试,加强学科开放式考试研究,开展闯关类表现性评价;重视作业管理与评价;探索学科发展档案袋评价。确立素养、教学、评价的一致性关系,实现评价目标多维度。关注评价主体,以师评为主,实现主体多元化;关注评价目的,评价内容由基于教材到基于素养,始终追求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关注评价方式,以过程性评价为主,注重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交互使用;关注评价标准,适时制定和调整标准,使评价结果更加有效。

(二)項目化学习过程中的实践推进

项目化学习自主发展评价是了解学生参与的效果,了解师生对学习活动满意度的重要手段。评价从儿童视角出发,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统领,建设可选择、可实践、可体验的自选项目化学习平台。实施过程中,学生自主发展评价体系从学习成果评价、学习过程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三个维度展开,以表现性评价为主,评价标准多样化,重视过程性评价。评价注重创设真实情境或模拟情境,选择整合优质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开展多元化学习活动,考查学生在真实的世界中运用知识与技能的水平,以及问题解决、交流合作和批判性思考等多种复杂能力的发展状况。通过多元主体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变化,把评价对象个体的过去与现在进行比较,及时肯定成绩,提出努力方向建议。创新表现性评价,更有利于测试出学生的高层次能力的掌握情况。项目化学习成果的评价从“实用性”“个性化”“创新性”三个维度进行再分解,可以通过作品展示、现场表演、实物制作、项目设计和对话交流等评价方式开展,对学习成果的个性化、完美度、创新性和实用性进行评价。

(三)班级建设过程中的实践推进

班级建设要充分尊重信任每个学生,将管理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管理、共同发展,并对班级建设过程中个体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进行客观评价。评价实践渗透在班级生活的全过程中,是为了促进班级建设和学生发展而适时开展的评价,其核心是关注班级生活质量的提升。要注重学生潜能的发挥,注重学生的个人目标与班级、学校目标的内在统一;较多的评价活动指向班级内部的群体,关注群体与实践、群体与其他组织、群体与自我关系的建构问题,在实现整体目标的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人追求。班级建设过程中学生自主发展评价,大致可从“他人”“班级集体”“自我”三个角度展开。但是,班级建设中的学生自主发展评价不管是评价过程还是评价结果,都存在显著的班级文化特点,且具有自身的评价习惯、风格和价值追求,所以对于不同班级的评价是不同的。坚持师评有导向,以具有激励性和导向性的语言多维度评价儿童行为,评价时注重过程而非结果。引导互评促发展,利用班会课指导学生自主使用《小能豆评价手册》,一起学习“小能豆评价标准”,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班级建设中的学生自主发展评价,要帮助每一个学生看见自己潜在的优点,并把它放大,让它闪光。

(四)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实践推进

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自主发展评价以社会公益、开阔视野、能力提升为目的,要在真实情境中,在分析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中,分析学生的行为过程与表现,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状况,坚持过程评价取向。评价项目的顺利实施,需要建构社会机构参与的,学生自评、互评和他评等多元评价整体协同的评价体系。具体实施中,根据《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对活动主题、目标、内容、实施情况、效果评估,以及学生在活动中有关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的经历和经验进行了详细阐释,形成由信息处理能力、创意策划能力、设计制作能力、分享交流能力四个维度若干要素构成的评价体系。实施前,组织相关教师首先明确任务分工,了解学生行为观察的记录方式和访谈提纲的主要内容,学习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应对技术。组织学生了解评价项目,师生协商确定评价项目的预期目标。实施评价时,围绕观察指标与学生面对面地挖掘事实,了解“现在的我”与“以前的我”之间的发展变化态势与程度,关注行为表现背后的隐性思考,让评价真正看得见、感知得到。引导开展自我成长性评价,反映学生真实的整体面貌,形成学生表现性评价的结果。评价过程中采取多维度观察,例如“垃圾分类,我们在行动”注重自主评价单的使用,“童心画语,珍爱地球”注重家、校、社多维度的整体协同评价,“激情马拉松,相约在徐州”注重真实情景实时评价激励学生成长。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反馈,还需要相关社会机构深度参与合作,使评价过程和评价结果为学生发展赋能。

每一个“小能豆”都有个共同的名字——“未来”。有效的教育是打开思维、打开心灵、打开意志的自我教育[2]。“小能豆”自主发展评价系统朝向未来,以自主发展评价为支点,重构智慧课堂,促进课程改革,赋能未来学校,让学校形态更加开放,让育人目标更加明确,让学校课程更具个性,让学习方式更加多元,激发“小能豆”唤醒生命潜能,打开思维心智,感知正在生成的未来,获得创造未来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褚宏启.活出自己:自主发展能力为何重要[J].中小学管理, 2018(6):59.

[2]奥托·夏莫.U型理论:感知正在生成的未来[M].邱昭良,王庆娟,陈秋佳,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3:38.

责任编辑:杨孝如

Awaken the Life Potential of “Little Energy Bean”

—School-based Construction of the Evaluation System for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dependent Development

Liu Ting

(Xuzhou Qingnian Road Primary School, Xuzhou 221000, China)

Abstract: Educational evaluation is the core force that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core literacy. Based on accurate data analysis, Xuzhou Qingnian Road Primary School built a three-level indicator system around the five dimensions of virtue, wisdom, health, art, and creativity, constructed an evaluation system for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dependent development, and developed evaluation tools with application value. Practice in the process of national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project-based learning, class construc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activities can awaken the life potential of children and accumulate the power of students to grow independently.

Key words: student development; independent development; evaluation system

猜你喜欢

评价系统自主发展学生发展
创设教学空间对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作用
基于学业质量的增值性评价系统的分析与构建
基于互联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开发构建
高中生网络成瘾及其相关因素探究
基于移动互联技术的通用评价系统的设计
基于TAM模型下外卖平台销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基于儿童本位的学习方式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