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造性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2020-11-13余国泉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8期
关键词:创造教育高中语文教学教学有效性

余国泉

摘要:现今,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和不断推进,我国高中语文教育已经逐渐由应试教育转换为素质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变,但是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使得学生的创造思维无法得到很好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从创造性教育、现今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及创造性教育与高中语文教学相融合三点出发阐述语文教学。

关键词:创造教育;高中语文教学;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4-0160

学校作为人才的培养基地,教学内容与教育理念应与现今社会发展保持一致,而这也将给高中语文教师带来一定的挑战。学习语文为了增强传统文化建设,与世界潮流相接轨,在现今多元化的社会中,高中语文教师应以创造性教育为前提,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在生活中也可以得以应用。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要求教师在开展教育的时候应增强教学内容和课程设计的专业性。

一、创造性教育

创造性教育起源于美国,是由二十世纪美国教育学者杜威提出的一种教学手段,其认为在应试教育下学生缺乏创造性,从而提倡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应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探究式教学。

奥斯本是创造性教育的实践者,同时其也是头脑风暴的实践者,并且在创造性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现今创造性教育主要指的是,学校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要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意识作为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其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创造性教育将学生视为主人,对其进行教育与培养,将“以生为本”作为教学理念,在教学中重视知识的应用与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高中语文教学现状

1.不注重因材施教。现今在进行高中语文教育时,较突出的一点就是教师不注重个性化教学,在教学课堂上无论学生存在怎样的多元化,在课堂上出现何种变化,教师只会按照准备好的备案进行教学,根据之前的备案讲课,对于学生在课堂中形成的新问题、新情况无法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从而使得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无法被满足,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按照自己的教案进行教学。

2.教学内容单调。在进行高中语文教学的时候,仍将“考试”作为教学的目标与目的,这也就使得语文教学集中在对字词病句的修改、背诵以及作文等内容上,学生通过“题海战术”进行学习,而真正富含语文知识的内容教师却很少涉及,甚至不去触碰,这样机械式的教学,长时间下去会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厌倦感,直至对语文失去兴趣。

3.教学内容缺乏创新。高中语文教学的内容与知识框架较为稳定,语文教学内容在长时间内不会出现较大的变化。而教师若想培养学生的语文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需要发动自身的能动性,对语文教学内容进行创新,通过结合现代文化与时代元素,引领学生对语文文化进行创新。但是,现今的语文教师并未做好创新工作,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意识不够,虽然学生的应试成绩上升,但是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知识水平较低,对于教师而言,在此方面仍需要加强培养。

三、创造性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丰富教学手段。若想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创造性教学方法,教师需要有丰富的教学手段,重视创造性教学手段。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除了组织学生进行朗读学习,同时也可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或演讲比赛,为学生选择适合的主体活动,组织学生搜集相关的活动资料,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在实际中,从而使得语文创造能力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开展语文创造教学活动的类型较多,在选择具体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应以创造力为理念,从而使得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

2.转变教学方法。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通常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学生在课堂上没有自己的思考。而现今作为大力发展创造力的时代,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构建创造性教学课堂,通过创设教学情况,利用情境教学的方式向学生进行提问,从而使得学生自主探索,鼓励学生大胆进行创造与想象,在学生探索的过程中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塑造学生的创造型人格,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以学生为主体。教育的主体为学生,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只有对教学主体进行充分了解,才能做好教育工作,在符合高中语文教学目标下培养学生对语文的综合应用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与实践能力。随着学生自主意识的增强,学生之间的个体化差异越来越大,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应注重学生的个體差异,通过实践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规律,对差别大的学生进行宽容对待,同时在设计语文教学的时候,融入富有挑战性、有趣味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认真倾听,并使其在课堂中感受到平等与尊重,这样更有助于学生进行大胆创新。

4.借助多媒体开展教学。高中语文教学除了向学生传递书本上的知识外,同时也应向学生传递传统文化,做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工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现代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对多媒体设备进行充分的利用。

5.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语文教学中,应用创造性教学理念,需要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了能够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言论观点。

总之,创造性教育是现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新形势,同时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高中教学是为社会输送人才的基地,因此应做好创造性教育,将创造性教学应用到高中教学课堂中,让学生明白自己并非为了高考而学习,而是为了自身发展进行学习。在高中教师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应结合创造性教育,同时各个学科也可以应用创造性教育,使得高中学习不再烦闷,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潘竟孝.浅谈如何实现高中语文的高质量教学[J].学周刊,2020(4):69.

[2]王兵恩.高中语文教学中创造教育的应用[J].江西教育,2017(15):25-26.

[3]陈秀英.创造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培训,2015(20):220+222.

(作者单位:四川省南江县职业中学636600)

猜你喜欢

创造教育高中语文教学教学有效性
数学课程中的创造教育浅议
“创造教育”引领幼儿生活与学习
关于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解析与研究
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