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现状与反思

2020-11-13罗霞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8期
关键词:教学现状英语课堂课程改革

罗霞

摘要:现阶段,新课改使得课堂教学内容开放灵活起来,教学手段先进多样起来,学生也有了更多自主选择的机会。然而,英语新课改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惑。因此,为顺利推进新课程改革,笔者认真反思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了合理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现状;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4-0098

新课程改革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次革命,它在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引起了强烈震荡,特别是对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影响巨大。新课改使得课堂教学内容开放灵活起来,教学手段先进多样起来,学生也有了更多自主选择的机会。然而,英语新课改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惑,在课改中出现了一些值得我们深思的现象,如学生两极分化严重;学困生所占的比例也比以往高出许多;学生的分化比以前更早,甚至从初一就开始凸显。为顺利推进新课程改革,认真反思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合理的解决方法刻不容缓。

一、农村初中英语新课改现状及原因

回顾近几年农村初中英语的课改情形,结合实际教学及本地区的情况与特点,笔者感到了一种深深的忧虑与不安,英语新课改困难重重,举步维艰,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英语新课改未取得预期的效果,笔者认真反思,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社会客观不利条件阻碍了英语新课改的顺利推进(1)新教材操作难度大,加大了教师的备课与授课难度

英语课程中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具体的话题展开,但毕竟课文里具体的可操作的内容较少,在如何有利于教师教的问题上相对考虑得较少。此外,课本中很多话题较新,农村教师与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这一切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备课与授课难度。

(2)农村师资力量薄弱,导致学生英语基础偏差

英语《新课程标准》将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纳入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即九级连贯,这样做的初衷是好的,希望因此帮助学生提早打好英语基础,缓解初中英语学习的压力,然而在广大农村地区却事与愿违。由于农村地区师资力量的严重缺乏,不少农村小学的英语课形同虚设,这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升初中时英语水平很差,有的甚至根本就谈不上有什么英语基础,小学与初中的英语教学严重脱节,是英语新课改的一大障碍。

2.教师主观认识误区导致了英语新课改的失效

(1)盲目依赖多媒体,低估甚至排斥语法教学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宽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对此,一部分教师理解出现偏差,进入了一概排斥语法教学、盲目依赖多媒体的误区,有些教师把课件当成新意体现的工具,教学过程完全依赖课件演示,过多的多媒体课件展示,使教师成为幻灯片放映师,学生变成看表演的观众。实质上,英语教学并不排斥语法教学,语法不可过分重视却也不可不教,否则我们的英语教学将会走入另一极端,导致学生说的英语破碎不全,既无条理又无规则,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

(2)思想观念不转变,穿新鞋走老路

任何改革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课程改革自然也要文火慢炖。有不少教师思想观念转变的较慢,加之学生的考试成绩仍然是目前考评教师最重要的指标,许多教师甚至是一些优秀的教师不敢放开手脚搞课改。于是,我们往往看到这样一些奇怪的现象,课改的推行者与真正的参与者好像走在两条路上,教師一边花大量的精力找资料、做课件、忙演练(借班排练)、向领导汇报、向同行展示新课改的成果;而另一方面还得准备一套平时的教学材料,沿用老的一套教学方法,以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旨在减负的课改在一些地方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师生教学负担越来越重,教学效果却不理想,新课改做成了一锅夹生饭。为什么课程改革没有真正实现减负?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部分教师没有从根本上转变思想,课改到了他们那里仅是“穿新鞋,走老路”,一切都只流于形式。

二、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反思与建议

教改理念是一种渗透性行为,需要时间和过程,学生学习观念和方法的转变也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不能一下子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必须认真反思误区,吸取传统教学与新课程改革的精华。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当客观理性的认识新教材、新教法,把那些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合理应用到教学实践中。

1.面向全体,夯实基础

在实际教学中正视学生基础薄弱、两极分化的现实,积极采取有效方法培优补差。落实“三项训练常规”(拼读、听写、会话),对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四方面具体列出单元教学目标,逐一分解、落实,不断强化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新的求知欲,减少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2.正确处理教师与教材,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教师和教材的关系是主从关系,教师要根据新课标能动地、创造性地对教材进行加工处理,使之适合自己的课堂教学活动。教师必须转变一个观念,就是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学生就是最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而不是灌输者,教师要能够轻松地调动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应用所学英语知识在创设的语境中参与自由交流,要向朋友一样平等对待他们,在课堂上,教师既是良好的引导者,又是一个热心的、耐心的听众,还应该是一个谈得来的朋友,英语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关系。

综上所述,伴随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新旧思想的交替碰撞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新现象、新问题,我们也将会遇到越来越多的困难和问题,这是对我们课改教师的挑战,但解决问题更是我们的责任,面对误区,我们应该以新课标为指引,深入领会新课程理念,认真反思传统教学观,更加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课堂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黄维芬.关于初中英语教学的几点反思[J].群文天地月刊,2010(22).

[2]马志清.关于中学英语口语教育的几点反思[J].好家长,2014(34):77.

(作者单位: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马街初级中学746000)

猜你喜欢

教学现状英语课堂课程改革
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课堂的应用研究
我的英语课堂经历
英语课堂中语用学委婉语的使用研究
彝汉双语教学的现状和策略
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英语课堂常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