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小说阅读教学策略

2020-11-13刘淑维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8期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核心素养

刘淑维

摘要: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语文学习任务群”這一概念,如何应对这一变化,是当下语文教师教学亟需思考的问题。文章根据普高学生特点,针对传统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中诸多弊端,提出应根据学生和小说体裁的特点,提出以“素养”为纲,“实践”为主线的“任务群”教学模式。

关键词:小说阅读教学;“学习任务群”;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4-0089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课程结构,设计“文学阅读与写作”“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等18个学习任务群。“学习任务群”这一概念的提出是本次《新课程标准》的一大亮点。小说中丰富的文学知识,鲜明的人物个性,紧张的矛盾冲突,可以给学生带来丰富的感情体验。但是,普高的小说教学现状不容乐观,这有多方面的原因。

一、“任务群”教学与传统阅读教学目标的区别

比如,在教学中我们做这样的比较教学:

传统教学目标:十二钗各自的性格特征是怎样的?

任务学习:在十二钗中选一个做她的丫鬟(小厮)或同桌或朋友,你选哪个(生活与个人体验情境)?

郭嘉如果不死,在赤壁之战中会如何对曹操(分析学科情境)?

任务群的设计宗旨是让学习真正发生。在语文学习中,“任务”是指师生为达成特定教学目标,重要的是先理解任务,“群”的整合慢慢来,别走样,在多样的语言应用情境中开展言语实践活动。语文学习任务群以学生的言语实践为主线,关注学生的学业表现,语文学业质量标准以学习者为中心,具体描述了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在语文核心素养的各个层面应达到的程度,突出了对语文实践能力的要求,而传统教学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局限性。

“整本书”阅读教学是大势所趋,必然会对传统课堂教学发起挑战,所以“任务群”教学的另一大理念——“问题答案不标准化”顺势而生,在语文综合素养上,会读、会赏、有体验、能思考、善表达和交流、人文成长。学生主动与文本对话,与小说中的人物对话,在“反省”中自主生成理解与感悟,自主生成语文核心素养,自主养成健全的人格。教师要创设情境,设计并指导学生完成读写任务,教师最终要将学习内容和目标从文本中心转向素养中心。

二、“学习任务群”教学在高中小说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1.“学习任务群”教学的内涵及特点

高中课本中的小说主要包括能反映人类母题的文学作品,如反映“生与死、爱与仇、选择与放弃”矛盾的《丹柯》《清兵卫与葫芦》等,反映“战争与和平”的《娜塔莎》(《战争与和平》),深刻揭示人性弱点的《祝福》等。

教学无固定结构,亦无固定内容,但是学习目标确定有教师介入,教学过程有教师指导,教学不应囿于教师参不参与,应该将重点落在教学内容的不单边提出。“学习任务群”小说教学明显增加了教师指导,主要体现在“激趣”“定向”“交流”“反省”“拓展”五大环节,但不单独罗列或作为课堂的一个环节,直接介入学生课堂活动相对应的环节,与之融合,教师要进入教学环节内部,提出具体教学任务,以期适合高中小说教学的现实需求。

学生的自发体验,展现的是他们现有的学习水平,这和“教学是要提高学生学习水平”之间存在落差,换言之,在小说学习任务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可基于学情,结合小说文本特点,适时、适度地搭建知识型、策略型、资源型等学习支架,让学生在解决任务的过程中走向深度学习。

2.“学习任务群”教学的实践应用

基于上述要求,结合《祝福》的形象、内涵及叙事特点,笔者设置情境“探究鲁迅笔下看客形象”,设计任务如下。

(1)《祝福》中有哪些“配角”,请结合他们的言语及文中准确揭示看客心态的词语,概括这些“配角”的形象特征。

(2)故事由不同的人讲述,视角和口吻都不同,请你从“我”、鲁四老爷、四婶、柳妈中选择一位,以其视角给同学们简要讲述祥林嫂的故事。

(3)“配角”们在祥林嫂的生命历程中起着怎样的作用?请说说你的观点和依据。

(4)联系《孔乙己》《示众》中关于看客形象的描写,分析鲁迅塑造看客形象的技巧,体悟写作意图,写一则小评论,800字左右。

(5)结合当代“看客”的热点视频,以“围观”为题,写一则小小说。

这里的5个学习任务围绕文章中的“配角”展开,问题有梯度,形成任务链,一环扣一环,通过梳理内容、概括文章语言特点和形象特征,探究“配角”的形象作用,激发探究欲望。比如任务(5)是输出的过程,是学生联系当代社会生活,在灵魂叩问冷漠看客和颂扬热心看客的过程中,完成价值观的构建。这组任务侧重于学生的阅读感受,追求小说教学的审美鉴赏,并将语言建构、思维发展、文化传承等核心素养的其他三个层面的要求融于其中,体现了学习任务的多样化,综合性。“不要只想着我要讲什么,更应该想好让学生做什么更重要的是任务,‘群是任务的群,而不是文的‘群。”

三、收获:“任务群”中的求知更有效

有位教育者说过:“如果学生没有问题了,那这篇文章我就不教了。”题型和结构不固化,防答题套路,刷题无用,考查真正的阅读与表达素养,“学习任务群”教学的目的就在于此。

面对当前的新课程改革,教师在教学中要放手,既要有权威,又要做到不预设、不设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正如陈兴才老师说:“把思维的发展与提升与言语构建运用、文化理解传承、审美鉴赏创造糅合在一起,过去说三维价值目标,现在可以依据核心素养的表达,来进行四个维度交织的教学目标设计。”

综上,作为新时代的新教师,我们既要领会2017年版高中课标的精神,也不必放弃自己多年来在课堂上“摸爬滚打”所取得的宝贵经验,新时代教学需要“任务群”的新探索,这与文学读写活动的个性化在某种意义上是契合的,都需要我们用开放的心态来对待,这也是所有学科教育教学的根本规律所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陈旭强,王惠娟.群文阅读教学标准建设的思考与实践——以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为样本[J].江苏教育研究,2019(Z4).

[3]陈兴才.任务群学习测评设计的重要原则[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9(Z1).

(作者单位:浙江省文成中学325300)

猜你喜欢

学习任务群核心素养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教学探究
关于“学习任务群”的几点忧思与期盼
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作文教学初探
表述与实现:从“语文课程目标”到“语文课堂目标”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群文阅读教学
从学情认知“思辨”教学内容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