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探究

2020-11-08秦晓梦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85期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道德与法治初中

秦晓梦

【摘  要】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是文明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的思想从战国时期就已经展露锋芒。但是,在现如今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外国文化进入我国,影响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理解,尤其是初中阶段是学生大量吸收知识的时期,其思想容易受到外国文化的侵蚀。道德与法治作为初中重要课程,可以对其教学进行改革,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中,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三观,传承并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优秀传统文化

前言

我国传统文化包含的内容非常多,丝绸技术、四大发明、戏剧、书法、国画等,这些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找准学习方向,树立人生理想,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氛围。由于初中学生已经褪去稚嫩,思想、视野都需要接受更好、更加具体的思政教育引导,而传统文化在课堂教学环节的有机融入,有利于学生学习并传承民族文化与精神。而将传统文化知识与道德与法治内容进行有机融合,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同时,理解法治内容的产生过程,以及与道德与法治知识点与传统文化的相似之处,促进学生对两种知识的高效理解。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价值

教学理念是指导教学实践活动的重要思想,应注意强化将传统文化与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并且能够从根本层面意识到二者融合的重要性,从而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明确在道德与法治知识中应该学习哪些知识,激发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比如,教师需要认真研读相关文件的规则与标准,对习近平的讲话内容进行深入学习和理解,并重视二者的融合。随着近年来我国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性不断提高,教师在对学生开展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还应深入领会习近平强调的应注重让学生养成自发自觉感受家国情怀的意识,明确优秀人才对国家发展建设的重要性,进而使其得到更多人的重视。此外,教师还应注意让学生通过传统文化感知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相关知识,也应让学生通过学习教材内容,领会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以此激发学生学习主体意识。其二,在授课过程中,需要掌握好二者融合的方向[1]。教师不仅应引导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学习的大概方向、目标进行了解,并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思考,调动学生学习主体意识,提高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也能够确保传统文化在当代初中生的传承下,焕发出全新活力。

以《友谊的天空》教学为案例,使学生能够通过课堂学习,强化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程度。教师还需结合本知识点内容,将学生对友情的看法中融合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让学生懂得友情是相互的,并需要长期培养,这样友情一旦建立就会伴随一生。因此,中国人交友选择兴趣相投、三观正确、性格合适的人,否则无法成为真正的朋友。通过在课堂教学环节将二者的有效渗透,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透彻的通过实践学习内容,对传统文化的感知能够通过学科内容的引导得到升华,并能够将正确的交友观念傳递给学生,使学生学科学习及传统文化学习能力可以得到双重提升。

二、以科学模式结合教学目标开展教学

教学目标是教师设计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终点。高质量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需要有明确且科学合理的目标,而这个目标需要包含态度和价值观、知识、人文素养等,尤其是需要将教材内容与传统文化知识进行交互渗透,使学生能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学生能够在感受到传统文化价值的基础上,自发自觉的学习传统文化,用传统文化内容武装自己头脑。应注意将传统文化传承内容与道德与法治教育目标相融合,让学生能够在理解学科知识的同时,提高传统文化学习素养[2]。而且,应注意在知识目标中融入传统文化,加深学生的认知与理解。

例如:《青春有格》的教中,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设计教学目标。其一,教师应注意从态度、价值观、情感三个方面启发学生学习,让学生知廉耻、懂荣辱,对待问题有自己的看法和主见。并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我反思,并形成自我省察的良好品格。其二,从能力角度设计教学目标。鼓励学生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自主探究,让学生对过程和结果的关联性形成认知,确保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需要自己负责,并分享自己的感悟;其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能够进行课后反思,凡事做到慎重且独立思考[3]。最后,从知识角度设计目标。需要学生了解什么是“止于至善”等,认识到榜样的作用,应该以什么样的人为榜样等。

三、结合教材内容融入传统文化

对学生开展教学引导,需要充分结合教材中的理论内容,所以,在引导学生认知相关内容的环节,应利用道德与法治的教材开展教学活动,教材中涵盖较多传统文化知识内容,旨在争取最大程度上为学生呈现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二者进行融合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从教材角度出发,充分发挥其引领作用,将教材内容的呈现作为主要内容。再者,教学必须对教材中的内容了如指掌,这样才能明白如何选择合适的传统文化与教材内容进行互相渗透[4]。

比如,教材中使用的事例可能会受到各地文化差异的影响,教师可以从本地生活习俗、学生日常生活等方面出发,重新优化、整合教学资源,避免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不相符。再者,应利用信息技术搜集传统文化学习素材,还可以将其与教材内容关联,以此提高学生拓展思维能力。

如讲解友谊的相关知识时,可以利用王茂生和薛仁贵的故事向学生介绍“君子之交”,帮助学生理解;同时,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交友想法,确保学生能够通过理论引导,提高自身知识内化能力,进而形成自己的气质,并且外化于行,突出个人魅力,实现学生健康成长。

总结

初中学生思想以及观念的发展正处于一个比较懵懂的阶段,对很多知识、文化以及思想的了解缺乏清晰性,而若想有效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理念,应做好教学内容与传统文化相融合工作。道德与法治作为培养学生道德观的基础学科,应注意在提高学生思政素养的同时,也需要结合学生学习实际能力对教学内容及方法进行创新,确保学生成为符合国家发展需求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王亮.浅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J].试题与研究,2021(23):127-128.

[2]谢兴荣.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分析[J].高考,2021(21):161-162.

[3]何菁,林成华.初中道德与法治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探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1,22(07):98-100.

[4]穆利娟.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践和思考——以《说话要算数》一课教学为例[J].小学教学参考,2021(21):73-74.

猜你喜欢

优秀传统文化道德与法治初中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探析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