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软暴力在农村小学的表现及消解对策

2020-10-21尚利娜

求知导刊 2020年17期
关键词:农村小学

摘 要:教育软暴力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有意或无意地通过语言、动作等非暴力手段,对学生的精神和心理进行惩罚的行为。尤其是在农村这种教育资源相对来说比较落后的大环境里,教育软暴力现象更是频频发生且往往更易受到忽视。为此文章以教育软暴力为切入点,深入农村小学,真实记录教育软暴力在农村小学的表现,归纳出在农村小学中教育软暴力可分为嘲讽否定型、孤立放任型、等级划分型等三种类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教育软暴力的消解对策。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育软暴力;消解对策

近年来,随着法治教育深入人心,教师素质有所提升,学生主体性逐渐凸显,教师对学生体罚等硬暴力现象已有所收敛,但具有隐匿性的教育软暴力却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教师使用。武汉小学生因考试成绩差需带“绿领巾”,内蒙古包头一学校实行差异校服,山东枣庄的“三色作业本”等。这些行为虽不是体罚等暴力行为,但却践踏着学生尊严和自信心,销蚀着他们对学校和教育的热情,重者会导致焦虑、抑郁、恐惧、自闭等各种心理疾病,甚至是自残性行为或暴力犯罪行为。我们不禁思考为何在书香校园中频频出现此类现象?这些现象对学生、对社会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如何遏制或者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尤其是在农村这种教育资源相对来说比较落后的大环境里,教育软暴力现象更是频频发生且往往更容易受到忽视。因此本研究将以某市某农村小学为例,探究农村地区小学教育软暴力的表现,剖析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消解对策。

一、教育软暴力的特点

软暴力又称为冷暴力或隐性暴力,最早出现在家庭或职场中,是以孤立、漠视、讥讽、蔑视等行为,使被攻击者的心理受到隐性伤害的精神暴力行为。随着社会发展和研究的深入,软暴力的范围扩大到社会公共场所,如今在教育领域也屡见不鲜。教育软暴力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有意或无意地通过语言、动作等非暴力手段,对学生的精神和心理进行惩罚的行为。其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1.施暴动机的迷惑性

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严慈相济,既尊重信任学生又严格要求学生。有的教师打着“爱”的名义,对学生施加教育软暴力。有的教师主观上缺乏正确认识,认为这种“爱”是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对学生的呵斥是责任的彰显。“这种‘动机良性论,不仅受到部分家长、少数教育专家和教育管理人员的赞成,甚至也得到了部分学生的默许”。[1]武汉戴“绿领巾”的行為被解读为“激励、鞭策后进生”;包头的“红色校服”则被告知是表彰、鼓励优秀学生;山东枣庄的“三色作业本”说是“因材施教”;等等。

2.被施暴对象的区别性

教师基于学生的社会属性对学生进行分门别类,一些学生被贴上“差生”或“问题学生”的标签,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受到冷落甚至忽视,在教室中大多坐在后面,是被边缘化或被“隔离”的对象,是最容易遭受教师软暴力的群体。再者,教师会基于学生的性别、家庭背景、性格特征等对学生采取程度不同的教育软暴力[2]。

3.施暴结果的隐蔽性

不同于传统上的教师的各种体罚行为,教育软暴力是教师有意无意通过语言上的讽刺、挖苦或行为上的放任、疏远使学生的心理和精神受到伤害。它不像体罚那样容易被家长及其他学生发现,可以说,伤害学生于无痕,受害学生往往有苦难言,西方有心理学家称教育软暴力为“看不见的灾难”。

二、教育软暴力在农村小学的表现

1.嘲讽否定型

嘲讽否定型指的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借助语言或行为羞辱、讽刺、贬低学生,甚至给学生定性。笔者曾观察到,一名数学教师在课下辅导学生作业时,因学生一直难以理解解题步骤,教师表现得很不耐烦,口中时不时会蹦出“真是笨得像头猪一样”“你怎么这么笨”等言论。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更为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很多学校也把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定教师工作的重要指标,所以不难理解此类多集中在对学生学习能力、智商等方面的嘲讽否定上,同时也佐证了“差生”是最易遭受教育软暴力的群体。然而,仅仅因为学习不好,教师就对学生的智商定性,甚至妄言质疑或否定学生的未来,其教育理念上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第一,教师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每个学生都是处在发展过程中的人,不能用学生现在的行为表现否定学生。第二,按照韦纳的归因理论,人们对行为成败原因的分析可归纳为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身体状况、运气等五个原因。教师将学生学习不好归结为学生智力、能力不足,会让学生否定自己、怀疑自己,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伤害其自尊心,使其产生自卑心理。更有甚者会因此憎恨教师,造成紧张冷漠的师生关系,不利于班级管理。

2.孤立放任型

孤立放任型是指教师对学生孤立、疏远,将其排斥在集体之外,不理不睬,不闻不问。这种现象在农村小学中也很常见。比如,在上课时,教师会让调皮学生坐在教室后面,不让同学和他一起玩。或者在课堂上提问的时候,教师倾向于与成绩好的学生互动。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是十分不利的。根据调查,学生对教师的孤立冷漠放任是很反感的,尤其让同伴疏远自己对学生造成的伤害最大。可能是因为在这个时期,学生最在乎同伴关系,渴望得到同伴的认可。寻求和睦共处的同伴关系是处在该阶段学生所渴求的。教师孤立或其他同学的孤立都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伤害,会让学生感到更加孤独无助,时间长了易形成孤僻冷漠怪异的性格,不利于个体及班集体的发展。

3.等级划分型

等级划分型是教师基于一定的标准对学生进行等级划分。有的班主任会刻意按照学习成绩为学生排座位,让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坐在前面,让学习差的学生坐在后面。在日常课堂中,班主任会刻意强调“后排的同学”与“前排的同学”这样的字眼,甚至对最后一排的学生持放弃的态度。而在另外一个班级里,班主任在课堂上公开宣布将学生分为精英组和平民组。教师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并戴着有色眼镜区别对待,有违教育公平,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会让学生受到不良价值观的影响,会让部分学生骄傲,而让另一部分学生自卑。而且,这种行为也有违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三、农村小学教育软暴力的消解对策

1.增加公众对教育软暴力的关注度

在中国,应试教育贯穿了大中小学,学生成绩成为评价学生好坏和教师绩效的重要标准,学生的精神和心理状态极易受到忽视。特别是在农村这个大环境中,“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依然是很多农村家长的信条。农村很多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外出打工的父母可以給其提供充足的物质资源,但其内心可谓十分贫瘠。再加上施暴动机的迷惑性,施暴手段的隐蔽性,很多教师和家长对教育软暴力的危害认识不足,为教育软暴力的产生滋生了条件。我们可以借助媒体的力量,加强对教育软暴力的宣传,提高人们的认知水平,为小学生构建一个和谐的场所。除此之外,国家还应该进一步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具体明确将“教育软暴力”中的法律条文具体明细化,加强硬性法规的建设,能够更好地对小学生教育起到保障作用。对于一些存在恶劣行为的小学教师,一定要严肃处理,坚决打击,让他们受到法律的制裁,以此维护小学生的合法权益。

2.强化学校对教育软暴力的监管

首先,学校要建立针对教育软暴力的监管机制,“将教育软暴力的表现具体化,并有针对性地建立具体的、可操作的专业伦理规范,明确教育受众的基本权益和特殊权益才使教育软暴力的监督成为可能”[3]。一旦发现教师出现教育软暴力现象,要根据制定的相关文件进行相应处理,不给教育软暴力藏身之处。其次,要制订合理的教育评估办法。学校要转变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估方式和评估标准,要从德智体美劳等角度综合评价学生。衡量学生的能力和优秀与否,不能单单只从成绩入手,还要结合学生的日常表现,全方位、多角度地评价学生,淡化学校的“唯成绩论”管理模式。最后,定期对教师进行心理辅导和培训,把教师的职业严谨性放在首位,使其意识到自己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有多大[4]。同时要给予教师更多的人文关怀和心理慰藉,只有心中充满爱的教师,才会尊重和呵护学生,才会给学生创造一个和谐温馨的环境。

3.加强教师的职业修养

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会影响到具体的工作效果,尤其是在这个知识更新速度极快的时代,教师也需要不断吸收新的知识,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和教学智慧。首先,教师要树立发展的教育观,加强师德建设。教师要把学生看作教育活动的主体,即便是学生有些行为不符合自己的指令或者学校的规定,也要合理地劝导,而不是对学生进行冷嘲热讽。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不要盲目地让学生通过分数证明自己,而是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耐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积极探索一种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其次,要提高教育艺术。教育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创造性地使用教育手段,积极寻求合适的教育方法。现代教育要求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和成功教育,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自尊自信,对暂时落后的学生,也以表扬与肯定为主,减少批评与否定。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应把握好批评的“度”,努力将“忠言逆耳”转变为“忠言悦耳”[5]。最后,要合理安排工作。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要懂得调节自己的工作,合理安排,积极适应农村小学的工作环境,这样才能够为学生带来更轻松的学习环境。教师要懂得调节自身的工作内容,进而才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教育,耐心地对待学生。

[参考文献]

[1]钟星.小学教育“软暴力”现象的伦理思考[D].株洲:湖南工业大学,2013.

[2]赵台媛.中小学教师课堂冷暴力问题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6.

[3]牛利华,周琳琳.教育软暴力的主体诱因与现实消解[J].中国德育,2012(21).

[4]张祎.教育中的软暴力探析[J].教育与管理,2018(6).

[5]李长庚,白素英.中小学教育“软暴力”现象探析[J].江西教育科研,2015(11).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社科联2019年度调研课题“农村小学软暴力调查研究”(SKL-2019-2508)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尚利娜(1989—),女,河南新乡人,助教,硕士。

猜你喜欢

农村小学
农村小学体育游戏的校本课程开发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生存状况与教育现状研究*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湘西州农村小学“营养餐”问题及对策研究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