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悬吊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2020-10-21李晓艳郑丽莉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33期
关键词:脑卒中

李晓艳 郑丽莉

摘  要:文章通过对脑卒中步行功能障碍和悬吊训练的阐述,分析了悬吊疗法对于改善偏瘫步行能力的机制、效果和意义,为临床康复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脑卒中;步行能力;悬吊运动

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极高,脑卒中后往往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比如步行障碍。悬吊训练是治疗脑卒中步行功能障碍的重要方法。本文拟对脑卒中步行障碍和悬吊训练做一论述,为脑卒中步行障碍的治疗提供参考。

1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障碍

1.1发病机制

脑卒中偏瘫是由于运动系统失去高位中枢神经的调控,而出现的功能性障碍,导致肢体对身体肌群的协调支配功能发生紊乱,同时患者肌张力出现紊乱,出现运动功能障碍。步行功能的动力肌主要来源于下肢及躯干肌肉,包括核心区域腰背区多裂肌、竖脊肌、髋关节附近的髂腰肌、负责髋关节外展后伸臀中肌臀大肌、控制身体中线的腹部肌群腹横肌等,更重要的是屈膝伸膝的腘绳肌股四头肌及足背屈跖屈的胫前肌小腿三头肌。运动是由肌肉收缩产生,肌肉收缩由中枢神经系统控制。脑卒中后,中枢系统失去了对肌肉的控制,运动失衡,导致步行障碍。

1.2临床表现

脑卒中偏瘫患步行障碍主要表现为下肢肌力异常,股四头肌或小腿三头肌、髂腰肌等肌张力过高或无力等,骨盆带肌群失调,通常表现为划圈型、瘸拐型、膝过伸型、提髋型等四种异常步态。

1.3步行能力评定

步行能力的评定主要采用量表法,常用的有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Holden步行功能分级、10m最大步行速度(MWS)。

2悬吊运动疗法

悬吊训练源于二战,起初用于治疗脊髓灰质炎瘫痪;90年代进入运动康复治疗领域。悬吊运动疗法是基于神经肌肉反馈重建技术,通过使用无弹性和有弹性的悬吊带组成的悬吊辅助训练系统,以达到强化躯干肌肉、刺激神经、增强躯干核心肌群力量的目的,从而提高身体的平衡和步行能力[1]。训练时借助悬吊绳的力量,减轻患者自身重力,减少阻力,让患者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激活深层小肌肉;通过悬吊绳的振动,促进患者本体感觉的输入,加快本体感觉的恢复及对关节运动及方向的感知,改善运动器官对肌肉的控制,提高步行能力与协调能力,促进下肢功能恢复。

2.1  悬吊训练的原理

悬吊技术以持久改善肌肉骨骼疾病为目的,是主动治疗和训练的概念集合,是运动感觉的综合训练系统,强调在不平稳状态下进行运动,加强中央躯干肌肉、髋部深层肌肉力量,提高身体的运动平衡、控制能力和稳定状态[2]。重点训练核心肌力,核心稳定性的提高必然伴随着平衡和步行能力的改善。悬吊训练加快肌肉力量的恢复,促进步行能力的提高。治疗中设计悬吊双踝的动作,激活患者的竖脊肌、腰方肌与臀大肌,增加患者运动控制能力;设计侧卧位悬吊训练,增强患者的竖脊肌、腹内斜肌与腹外斜肌的控制能力;设计俯卧位悬吊训练,提高腹直肌与腹横肌的运动控制能力。训练过程中可以通过不断改变悬吊点的位置,增加训练难度。进行悬吊训练前,先进行测试,在闭链运动中进行检测,要求患者完成某项动作,若不能完成或很吃力,就说明存在“薄弱环节”,然后可以通过开链运动确定薄弱部位。根据薄弱部位,制定针对性的训练,最重要的是训练时找到难度适中的训练点。

2.2  悬吊训练的特点

悬吊训练一般以闭合链训练为主,募集更多的运动单位,让患者在无痛情况下进行训练,把患者看成一个整体,时刻询问患者的感受,训练循序渐进,辅以振动,促进本体感觉输入,视情况增加难度,可以通过改变接触面的大小、力臂、悬吊点的位置、放置平衡垫等增加难度。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适当调整康复训练计划,以稍感疲劳为止,情况逐渐增加难度,以患者能主动并且轻松正确完成指令为标准。

悬吊训练针对患者的病情制定不同的方案,来改善患者的步行能力。常见的几种训练姿势,如助力双桥训练、单桥训练、髋关节外展训练、侧卧抬腿训练等。

3悬吊训练对恢复期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效果分析

脑卒中发病后造成的偏瘫,核心稳定功能相对较差或者明显减弱,从而导致患者姿势异常。悬吊训练主要是通过悬吊带将训练部位吊起,达到减重的效果,然后再运用神经肌肉激活技术、增強肌力训练、关节活动技术等多样化的方式训练。在偏瘫患者的训练中,最重要的是患者的主动训练,在不稳定的状态下靠自身重力自主训练,若患者感到困难,可以用弹力绳帮助患者,排除重力,来提高本体感觉的能力。核心稳定性是指由于肌肉活动而使脊柱稳定的能力,而核心力量则是指肌肉收缩产生和传递肌肉活动力的能力[3]。核心稳定性的增强,可以有效地改善骨盆的异常姿势,维持身体重心的稳定性,悬吊训练能够调动全身的肌群,让各个肌群相互协调,尤其是骨盆带肌群,促进步行时全身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

4  结语

悬吊运动疗法能够提高核心肌群力量及稳定性、下肢肌力、平衡及协调控制;促进本体感觉输入的恢复,提高神经支配肌肉的能力,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

参考文献

[1]  蔡琛,张智芳,曲庆明,王海明,王艳,张续恒,许光旭.悬吊运动练在早期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康复中的作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27(05):470-472.

[2]  燕铁斌.物理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3]  Kibler WB,Press J,Sciascia A.The Role of Core Stability in Athletic Function[J].Sports Medicine,2006,36(3):189—198.

作者简介:郑丽莉(1981),女,山东肥城,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从事医学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脑卒中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与脑卒中类型及预后关系探讨
“三位一体”急救模式对急性脑卒中救治和预后的影响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