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课堂小练笔,提升学生读写素养

2020-10-20吕锦新

读与写·教师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续写改写仿写

吕锦新

摘要: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一体两面,不容分割。可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常常是为阅读而阅读,为作文而作文,呈单边性,导致学生读写能力总是难以提高。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们欣喜地发现,阅读教学的课堂中有了“小练笔”的身影。然而如何有效利用课堂小练笔将读写有机结合、无缝对接是值得每位语文教师深入探究的问题。

关键词:课堂小练笔;仿写;补写;扩写;改写;续写

分类号:G623.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1】其实,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一体两面,不容分割,读中有写,写中有读,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若能巧妙地把小练笔结合进去,融读写为一体,既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一举两得。要提高小练笔的实效关键在于准确把握练笔的时机和形式。时机恰当学生才会跃跃欲试,形式多样学生就能妙笔生花。下面就课堂小练笔的形式谈谈个人的看法。

1.仿写,巧用文本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 【2】课文的语言一般比较规范、优美,一些語段特别富有表现力。学生经常在阅读中借鉴、模仿、运用这些语段,就能逐渐体悟到其中的表达规律,并内化为自身的语言。教师要善于发掘那些典范的语言表达方式,引导学生阅读、体会,进而设计迁移性的练习,鼓励学生仿写。常见的仿写有仿句式、仿构段方式、仿情境描写、仿想象画面等。

仿句式的如:学习了《桂林山水》一文后,可设计练写排比句:公园里的草真绿啊,____________________;公园里的草真密啊,____________________;公园里的草真柔啊,____________________。仿构段方式的如:《赵州桥》第二自然段是围绕一句话写具体的,学习后可以让学生围绕不同的主题来写一段话,可写“公园里的花五彩缤纷”、“课间运动场可真热闹”等。

不论是哪种仿写,我都要求学生仿中有变,仿中有新。这种以仿带写,以仿促写的小练笔迁移的是方法,收获的是表达技巧,可以推动学生向完全独立性作文过渡。

2.补写,厚实文本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某些情节有时会有跳跃性或描述时仅用简短、精炼的语言一笔带过,为读者留下了思考的“空间”。阅读时往往需要对空白处适当进行扩充与填补,方可获得正确而深刻的认识。教师要及时捕捉到这些语言空白,引导学生在无字处探寻。这样既可以厚实文本,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如教学《盘古开天地》的第四自然段时,有个省略号,我们就可以抓住这个省略号,让学生想象盘古还用他身体的其他部分创造了什么?并出示练笔要求:

盘古用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作者想象力真丰富。现在,也请你展开想象,根据以下提示,来写一段话。

盘古的嘴巴变成了__________的__________;鼻孔变成了__________的__________;头发变成了__________的__________;汗毛变成了__________ 的__________;__________变成了__________……

通过这样的练笔,学生的心中树立起了盘古无私奉献的伟大形象,也感受到了神话的神奇。

3.扩写,拓展文本

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积累,掌握了较多的写作方法,就适合进行扩写练习。教师要紧紧抓住课文,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尽情地张开想象翅膀,对文本进行拓展。

一位教师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课时,安排这样一个小练笔:

师:课文第三自然段,季羡林先生为我们描绘了德国大街的美丽景色!其中“花团锦簇”和“姹紫嫣红”这两个词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请通过想象写一段话。

一位学生是这样写的:春天花园里各种花竞相开放。花朵相互簇拥,你挨着我,我挤着你,好不热闹。花儿五彩缤纷、争奇斗艳,有火红的, 有雪白的,有金黄的,有翠绿的, 有浅紫的……她们都尽情地展现自己美妙的身姿:有的像翩翩起舞的仙女,有的如昂首挺胸的哨兵,有的似展翅高飞的鸿雁,有的宛若熊熊燃烧的火焰……好一派浓浓的春色,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这样的小练笔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放飞了纯真童心,他们自然兴致勃勃、妙笔生花。

4.改写,活化文本

改写式练笔,它包括对原文主题、主人公形象、主要内容、叙述顺序、语言形式的改写等。它不仅能够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形式去改写文章,融入自己个性化的内容,同时对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积累语言文字也有莫大帮助。改写要针对课文的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的方法。

如:我在教学《自然之道》这篇课文后尝试设计了这样的小练笔:请你以幼龟或食肉鸟的角色,叙述这段经历。其中一位学生在《幼龟的自述》中这样写:“近黄昏时,我悄悄地探出脑袋,欲出又止,因为我看见了许多嘲鸫、海鸥、鲣鸟在天空中飞翔。突然,一只嘲鸫飞来,用尖嘴啄我的头,可痛啦!它还企图把我拉到海滩上去。我想:天啦!难道我就这么牺牲了吗?我还没到大海里畅游一番呢?我不甘心,我不甘心!我忍着剧痛拼命挣扎,终于缩回龟巢。我随即告诉同伴们,外面很危险,千万别出来呀!”

尽管只是一个小小的人称转换,可是学生却领略了一个全新的叙述角度,改写的内容在课文的基础上也有了新的变化,既汲取了课文中精美的叙述语言,又有了自己特有的词汇、语句。

5.续写,延伸文本

小学教材中不少课文具有供读者想象的丰富语言空间,在学生阅读时引导他们把握语言空间,想象语言情节,拓展语言情境,对课文进行续写,学生既能对文本的理解感悟有更高的提升,又可促进读写能力的协调发展。

如:《七颗钻石》这个童话故事富有浓厚的神奇色彩,我结合课文设计了这样的练笔:

有了这股清澈新鲜的水流,大地发生了神奇的变化。你瞧——下面是一位学生的续写:

小树有了水,长出了新的枝条和嫩绿的小芽;小草有了水,从地下探出了小脑袋,好奇地望着周围的世界;花儿有了水,绽开了喜悦的笑脸;人们有了水,一边相互泼洒,一边高兴地说:“太好了,有水啦,有水啦……大地重现生机,到处充满了欢声笑语。”

这样的想象小练笔,既打开了学生的想象之门,又放飞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心中的想象之泉在实践中自由流淌。

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课堂应是读与写的有效结合。语文教材中的练笔点随处可见,教师要善于寻找和把握文本中的读写契合点,精心选择,有效指导,及时点评,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又是对文本意蕴的深度挖掘。长此以往,课堂小练笔定会让学生读起来情趣盎然,写起来行云流水。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猜你喜欢

续写改写仿写
《馨香与金箔》中的另类“蝴蝶”
怎样引导小学生进行仿写训练
创译的本质与创译在霍姆斯、图里翻译结构图中的定位
《聊斋志异》在日本的流变史
续写,点亮课堂
挖掘阅读教材, 实践英语仿写
基于兴趣培养的续写和改写方法探研
探究小学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策略
创新小学作文教学形式的有效手段
浅析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