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应用巴曲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0-10-14沈志丽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临床效果

沈志丽

【摘 要】目的:分析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应用巴曲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40例(收治时间:2016年1月~2019年1月),以随机双盲法,分成对照组(行低分子肝素治疗)和观察组(行巴曲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各20例。分析两组应用效果。结果: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90.00%明显高于60.00%,差异显著(χ2=4.800,P=0.028)。静脉窦再通情况比较,观察组85.00%明显高于对照组55.00%,差异显著(χ2=4.286,P=0.038)。结论:对于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应用巴曲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病症,疏通静脉窦,值得优选。

【关键词】: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巴曲酶;低分子肝素;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7-21--01

颅内静脉血栓形成,临床罕见脑血管疾病,起病复杂,病因多样。因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常会漏诊、误诊现象,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1,2]。目前,临床多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但存在治疗风险,危及患者预后[3]。基于此,笔者以我院收治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为例,应用巴曲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分析临床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以随机双盲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5例,女性患者15例;最小年龄18岁,最大年龄45岁,平均年龄(34.26±2.45)岁;最短病程1d,最长病程14d,平均病程(8.53±1.24)d。观察组,男性患者6例,女性患者14例;最小年龄19岁,最大年龄46岁,平均年龄(35.29±2.63)岁;最短病程1d,最长病程15d,平均病程(8.38±1.83)d。本次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比较两组上述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行低分子肝素(生产企业:深圳赛保尔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0190)治疗,皮下注射,0.40ml/次,早晚各1次。

1.2.2 观察组

行巴曲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低分子肝素治疗方式同对照组。巴曲酶(生产企业:北京托比西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30295),静脉滴注,首次:10BU巴曲酶+100ml生理盐水;以后:5BU巴曲酶+100ml生理盐水,1次/d。两组均以7d为1疗程,连续治疗2疗程。

1.3 观察指标

疗效判定:显效:患者经治疗后,颅内压正常,无神经功能障碍;有效:患者经治疗后,颅内压基本正常,偶尔出现偏高现象,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无效:患者经治疗后,颅内压仍偏高,未明显缓解临床症状。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静脉窦再通状况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均采用头颅MRV(低场强磁共振脑静脉窦血管成像)复查,观察两组静脉窦再通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笔者为探究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治疗情况,采用SPSS24.0软件,对研究中的计量数据分析、处理,用χ2检验、[n(%)]表示。以0.05为两组比较分界数,当二者比较小于0.05时(P<0.05),表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对照组,7例显效,5例有效,8例无效,总有效率为60.00%。观察组,10例显效,8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0.00%。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90.00%明显高于60.00%,差异显著(χ2=4.800,P=0.028),见表1。

2.2 静脉窦再通情况比较

对照组,11例患者静脉窦再通,再通率为55.00%。观察组,17例患者静脉窦再通,再通率为85.00%。静脉窦再通情况比较,观察组85.00%明显高于对照组55.00%,差异显著(χ2=4.286,P=0.038)。

3 讨论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是一种类型特殊、病因复杂的脑血管疾病,主要病因分为暂时性因素及永久性因素,前者主要分为感染(中枢性或局部性)、妊娠、产褥期、脱水、药物(激素、避孕药、抗肿瘤药等)、机械性原因(头部外伤、外科手术)等,后者主要为炎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白塞氏病等)、恶性肿瘤(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等)、血液系统疾病(蛋白C、蛋白S缺乏、抗凝血酶缺乏、抗磷脂抗体综合征、血小板增多、红细胞增多、严重贫血等)。其临床表现复杂却无明显特异性,常表现颅高压症状(头痛、恶心、视乳头水肿)、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和/或癫痫,脑病表现(多灶性症状、精神状态改变、昏睡或昏迷)等。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其头CT表现约1/3为正常,约1/3病人头CT可见δ征,另外还有约1/3病人表现为间接征象,如大脑镰/小脑幕显著增强,脑穿静脉扩张,脑室变小,超出动脉范围的脑出血等,头静脉MRV可提供更好的脑静脉显影。目前,临床以抗凝、脱水、改善循环、扩容等传统对症治疗為主。低分子肝素,常见抗凝药物,分子量较低,活性高,是一种新型的抗凝血栓Ⅲ依赖性抗血栓形成,具有显著的抗血栓活性和抗凝血活性[4]。巴曲酶主要为丝氨酸蛋白酶,能降低血中纤维蛋白原的含量,静脉给药后,能降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使血管阻力下降,增加血流量。并且,因无活化纤溶酶作用,无水解其他凝血因子及血小板膜,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基于此,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行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行巴曲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结果为:观察组的疗效及静脉窦再通情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对于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应用巴曲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疗效显著,治疗总有效率高,显著改善患者静脉窦再通情况,值得临床应用和推荐。

参考文献

[1] 赵振林,赵思蓉,刘康峰,等.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行介入溶栓、抗凝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科学,2019,9(14):197-200.

[2] 李柏胜,钟朋标.静脉窦内接触性溶栓治疗脑出血并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15):1-2.

[3] 李慧芬.重症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预后相关因素研究[D].南华大学,2019.

[4] 梁星.低分子肝素钙针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合并出血15例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30):29-30

猜你喜欢

低分子肝素临床效果
低分子治疗小儿肾病综合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低分子肝素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疗效研究
低分子肝素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合并糖尿病的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探讨
低分子肝素联合泼尼松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百令胶囊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分析
阿托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对TIA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分析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