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爱的教育方式研究

2020-10-12赵雪佩

新智慧·下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爱的教育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赵雪佩

【摘 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爱的教育,可以促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进而提升教学质量,有效激活教学过程,陶冶学生情操,完善教学评价,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因此,语文教师可以从营造充满爱的阅读氛围,解析文本中爱的思想,阅读教学中设计爱的情境等方面出发,合理地实施爱的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爱的教育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全方面的发展,为此,强化爱的教育非常重要。借助爱的教育,能提升语文阅读的层次,也就优化了小学阶段语文阅读教学的形式。在这种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爱的观点,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还能引导学生爱他人、爱自己、爱祖国等,从而形成积极的爱的理念。下文笔者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爱的教育方式进行了简要研究。

一、渗透爱的教育的积极意义

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很多中外名篇,这些均是作者感受人生和感受生活的精华,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爱。为此,教师应当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渗透爱的教育,让学生可以带着爱去阅读文章,品味其中的思想情感,进而真正理解作者表达的各种爱意,促使小学生学会爱他人、爱自己,学会享受爱。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最为重要的目的是不断丰富小学生的知识,培养他们的语言能力。教师通过爱的教育,可以与学生有更深刻的情感交流,产生思想共鸣,引导他们形成健康的思想,进而促使他们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

(一)促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可借助构建爱的情境模式,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丰富他们的阅读情感体验,吸引学生情感,并引导他们的情感融入学习的内容中。这样能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爱的教育,可以丰富学生爱的体验,进而帮助他们成为会表达爱的人,形成健全的人格,活跃他们的思维,最终使他们有效地学习语文知识,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二)陶冶学生情操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与学生进行交流。而在阅读课堂教学,教师必须加强与学生情感方面的交流,其中“爱”这种感情的交流非常重要,它能有效地激发教学过程,从而让学生受到感染,陶冶情操。在爱的教育中,学生的文学素养也能得到培养。教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学生可以快乐、轻松的心态进行学习,这有利于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传统阅读教学模式下,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关键在于知识掌握的情况。因此,对学生内心情感因素的考量比较少,这不利于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为此,教师应当渗透爱的教育,用综合化的评价方法,更加关注学生的爱的情感,进而更关心和爱护学生,从而使学生更爱教师,学生也就能更积极地参与学习,主动阅读,掌握更多知识,锻炼更多方面的能力,获得全面发展。

二、爱的教育方式研究

(一)营造充满爱的阅读氛围

只有让学生进入到文本内容的情感中,才能促使他们畅游在文字广阔的天空中,进而感受到文本内容的爱意。为此,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出充满爱的阅读氛围,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情感中。教师要营造出轻松愉快的阅读氛围,以轻松的环境,让学生感受教师的爱意,进而使他们积极地阅读,感受文本中的爱。教师要认识到小学语文在培养学生情感方面的重要作用。爱也是情感之一,故而语文教师要合理地在阅读教学中渗透爱的教育。为此,教师要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理念,不断强化自身修养,在阅读教学中正确调整自身情绪状态,为学生营造出积极的阅读氛围,以此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同时,还要引导学生与教师积极互动,这样能指引学生正确把握文本中的情感因素,从而让学生自身的情感受到感染,逐渐培养学生爱的意识。

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文本中,有很多关于爱自然的文章,如《富饶西沙群岛》《鸟的天堂》《观潮》《火烧云》等,这些文章意在描写自然美景。教师在带领学生阅读这些文章时,就需要为学生营造出对大自然充满爱意的氛围。教师可在多媒体上展示相应美景的图片,并附上相应的赞美话语,以此引导学生产生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从而促使学生形成爱的意识。另外,在教学一些描写祖国山河的文章时,则要营造热爱祖国的阅读氛围,从而渗透爱国情怀。例如,当教师带领学生阅读关于草原的文章时,要指引学生感受祖国河山的美好壮丽。通过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主动思考,并进行探讨,然后给出答案。当学生总结,草原呈现出一碧千里、翠色欲流、沃野千里、草长莺飞等特点时,学生如同置身于祖国山河之中,切身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对祖国山河热爱的思想感情,进而形成爱祖国的思想意识。

(二)解析文本时挖掘爱的思想

语文学科较其他学科,在培养学生爱的意识方面有着天然优势。因为小学生阅读的文章中,大多数都会体现出爱的情感元素。这些爱的情感元素,就为爱的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合理的方式,充分挖掘文本中爱的思想,一边帮助学生掌握更多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一边渗透爱的教育,让学生学会爱自己、爱他人、爱祖国,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思想观念,进而更健康地成长。

例如,在《狼牙山五壮士》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将革命先烈那种舍生取义、舍身为国的伟大爱国精神展现给学生。教师要对文章的文本内容进行深度解析,以渗透爱的思想,从而进行爱的教育。在阅读此篇文章時,教师可以学生设置解析文本的问题,其中重点是:文章可以分成几个部分?这些部分都重点描写了什么?这时,学生带着问题去理解文章,经过详细的讨论,对文章进行了划分。此过程中,学生能认真阅读文本,从而感受五壮士对人民和祖国的热爱之情。这种感情溢上自己的心头,进而强化自身对他人和祖国的爱。

(三)在阅读教学中设计爱的情境

爱的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在完成基本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从阅读教学内容出发,为学生设计出不同的爱的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什么是爱”“怎样爱”。在阅读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把抽象的文本内容,以视频、声音、动画等形式展现给学生,从而更有效地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在情感方面同文本内容形成爱的共鸣,从而渗透爱的思想。

例如,在《少年中国说》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感悟其中的内容,让学生感受到作者所表达的强烈爱国情怀,从而激发学生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进取的精神。这就需要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历史视频资料,还可以展示一些图片以及那个年代青年的演讲视频,以激发出学生心中那一份爱意,让学生懂得什么是爱。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但要重视学生阅读技能的强化,还要重视学生情感意识的培养,其中,培养其爱的思想非常重要。为此,教师要为学生营造爱的阅读氛围,深度解析文本中爱的思想,并设计爱的教学情境,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爱,也让学生学会如何爱。

参考文献:

[1]吴玉红.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上),2019(03).

[2]陈丽霞.让孩子爱上阅读——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好家长,2018(76).

[3]王春秋.人文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8(11).

[4]秦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J].情感读本,2019(05).

猜你喜欢

爱的教育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职业道德培养
爱在字里行间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