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中高段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2020-09-13骆小红

读与写·教师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高段阅读教学模式小学语文

骆小红

【摘 要】为了适应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需要进行改革。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采取措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有效地提高阅读教学质量。本文重点研究了小学中高年级阅读教学策略。为了找到一条可靠的途径,通过努力提高小学中高年级阅读教学质量,为广大同仁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模式

在小学中高年级教学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叙述性和散文的学习,其中一些小寓言很难阅读。此时,阅读教学尤为重要。只有教师才能运用适当的方法进行阅读和教学,使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培养独立阅读和学习的能力。學生应在了解词汇和句子的基础上,学会阅读课文和理解课文。为此,笔者主要提出了小学中高年级阅读教学的一些方法和策略:

1.激发学生的阅读和学习兴趣

在小学中高年级阅读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必须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对促进阅读教学活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相关研究表明,只有对阅读感兴趣的学生才能更积极地参与阅读学习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学习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这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而且为成功提供了机会,鼓励学生热爱阅读和学习。例如,在草原研究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述老舍的生活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在教学结束时,老师可以推荐《茶馆》、《骆驼祥子》等老舍作品,满足学生的阅读欲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教学效率。

2.营造良好的阅读教学氛围

在小学中高年级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首先,教师可以有效地掌握教学时间。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为了跟上教学进度,教师留给学生的独立思考时间较少,这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着消极的影响。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学习前做好阅读准备。在课堂上,教师应预留足够的时间鼓励学生独立阅读和思考。在宽松的教学环境中,小学生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阅读和学习。引导学生阅读笔记。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在阅读自己的阅读感受时阅读和思考。在长期的阅读教学实践中,学生可以积累更多的阅读经验,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奠定基礎是关键

小学中高年级的孩子是通过中、低年级的学习积累起来的,他们也有一定数量的汉语词汇。然而,随着阅读长度和阅读难度的增加,学生需要有更大的词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首先注意扩大学生的汉语词汇。让学生记住课文中的生词,把它们画下来,写在书上,并经常阅读。此外,教师还应允许学生记住与课程相关的词汇和课外书中容易出错的词汇,以便在反复朗诵时掌握和理解。第三,要大力推广成语。如果小学学生继续在初中学习汉语,他们必须以扎实的汉语知识为基础,以便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轻松应付汉语阅读。我们说,阅读的过程是把词汇和句子结合起来并大声朗读。因此,在基本的基础上理解词汇和句子尤为重要。只有掌握最基本的东西,学生才能准备发音和纠正发音。那么,阅读教学是成功的一半。

4.重视学生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

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他的人生教育观:“人生就是教育,社会就是学校。”主张:人生无处不在,即学校无处不在,整个社会就是生活的地方,即教育的地方。教学方法以学习法为基础。学习方法是以做的方法为基础的,如何做事是如何学习,如何学习是如何教学,教学和学习是以做为中心的。因此,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学生应该更直接地接触到语言材料,掌握使用语言的规则。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应用巩固学习成果。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和经验、指导学生读写结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阅读练习、加强学生在中国各地的学习和使用、学习汉语、使用汉语和英语的作者的词汇、句子和表达。在许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

5.巩固学习方法,及时得到教师的指导

略读教学不仅是学生在略读练习中获取信息,也是学生在连续练习中学习略读方法,学习如何略读,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让学生略读课文,掌握语言学习的方法,如语言和写作的鉴赏,掌握主要内容,理解思想和感受,组织作者的思想。在日常学习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学习和积累的方法,利用时间在课文中略读,并不断巩固,最后达到熟练运用之母。虽然略读课文鼓励学生独立阅读,使用他们已有的学习方法,但这不是一种默许。教师必须在教学中体现引导和引导的作用,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教学问题,使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充分学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收获。教师也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困难,在学生需要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使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6.组织合作,探索阅读

阅读是读者和作者之间精神交流的过程。学生只能从作者的角度来探究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作者的角度去思考和感知,并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基础来理解课文,以实现作者与读者之间的精神交流。在小学中高年级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人经验,充分利用群体合作,丰富学生的阅读经验。例如,在“草与树”的课文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合作,探索夏洛特当时的感受,哪些词让你在信中感到悲伤,如果有人看到他在写作,他怎么说,她是什么样子。学生在等待提问时,从作者的角度交流思想,以便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7.结束语

总之,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力的有效手段。同一课文在不同的解释下有不同的结果。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从多个角度解读课文,从作者的角度理解课文的本义,从作者的角度解读课文,确定教学目标,从学生的角度解读课文,满足学生的要求。尽可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从语言的角度看教学课文的价值。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多个角度来考虑课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全面、更准确地理解课文。

参考文献

[1]陈海军.新课改下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有效途径探析[J].才智,2017(12):86.

[2]杨娟.小学语文中高段阅读教学的相关策略研究[J].现代交际,2016(11):194.

[3]朱红云.试分析小学语文中高段阅读教学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7(26):122.

[4]张沥.初探新课改下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有效途径[J].学周刊,2018(10):131-132.

猜你喜欢

高段阅读教学模式小学语文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浅析小学语文高段阅读的教学策略
探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在小学高段阅读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