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

2020-09-10张存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0年27期
关键词:教学思考道德与法治小学

张存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社会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道德与法治课堂应运而生,承担起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任,也受到了教育行业人员的高度重视。这就要求教师结合学生所处的时代背景积极地创新教学方式,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自觉地运用到实践中。本文笔者主要针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并且给出了相应的策略,希望能为一线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思考

引言

传统教育强调课堂内容传授的重要性而忽略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已经不符合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潮流。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起始阶段,开展道德与法治课堂有利于帮助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与扎实的法律知识基础,这对小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深刻的意义。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践中,应当以学生为整个课堂的主体,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体验,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目标的指引下,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才。笔者认为,将核心素养的教育渗透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之中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优化资源整合,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具有很强的生活性与实践性,其内容贴合学生所处的日常环境,且教材强调将知识有效地應用到生活实践之中,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在不断的实践中加深对理论内容的认知。因此,教师应当在与学生积极互动的过程中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兴趣爱好,在此基础上在生活中取材,以达到对课本内容的有效延伸与拓展,在降低学生学习难度的同时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在讲解《可爱的动物》这一章节时,为了达到培养学生热爱身边小动物的感情的目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起搜集流浪动物生活状况的素材,让学生们意识到很多流浪的小动物每天都会忍受着饥饿与寒冷,从而激发起学生保护小动物的欲望。此外,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一些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动画与视频,拓宽学生看待事物的视角。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老人与海鸥的故事,带领学生思考为何一个老人可以做到几十年如一日,长途跋涉与海鸥相见,并且还可以与海鸥建立起牢固的友谊,以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真正地理解人与动物之间存在的感情,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

二、加强课堂的设计管理,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体验

丰富的学习体验对学生课堂的参与欲望与学习兴趣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直接决定了课堂的整体质量。小学生的心智逐渐成熟且对新鲜的事物会展示出强烈的好奇感与探究欲,单一的教学方式可能会引起学生对课堂的乏味感。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构建内容丰富的教学课堂,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奠定基础。如教师在讲解道德与法治中《拖拉一下没关系吗》的内容时,可以先为学生讲述拖拉鸟的故事,从而有效地调动起学生对课堂的参与欲望;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故事的结尾进行编写,并讲述自己在听完故事后所产生的感想;最后教师应当趁人打铁,将趣味活动有效地融入到课堂中,组织学生进行“数字陷阱”的游戏,即学生围成一圈然后轮流报数,等遇到3或者3的倍数时则跳过,学生们为了成功的躲开“陷阱”自然而然会对如何快速反应进行思考,并采取一定的“过关”策略,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其学生对快速解决问题的动力,还能让学生意识到时间的珍贵。此外,教师可以根据课堂的内容为学生编制一手主题为“拖拉”的儿歌,并且在课堂中安排学生进行背诵,如果学生在规定的时间段无法完成背诵的任务,则安排学生在课下进行复习,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在不断诵读的过程中领悟做事一定要有规划以及执行力才能顺利地完成任务。

三、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之中

道德与法治的课程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不断检验理论的正确性以及加深对内容的理解程度是道德与法治课程开展的重要目的。与此同时,道德与法治所选的题材贴近学生所处的时代背景并且与未来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衔接性,需要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以及学科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自主学习,从而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修养。

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教材内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请帮我一下吧》的片段进行现场模拟。例如教师创设以下富有生活气息的课堂教学情境:下雨天,路人忙着回家,双手拎着沉重的东西,无法打开伞的情境;一位老太太,拄着拐杖颤颤悠悠的路过马路时,无助的情境;当一名同学在公园里放风筝遇到大风,风筝挂在树上十分需要他人协助的场景……。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以上述的情境安排角色扮演以及自主设计故事的结局。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学生们纷纷地认识到相互帮助的重要性,以及在获取别人帮助时应当及时的表示谢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学会了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意义。

四、以小组探究形式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具体到课堂到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开展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在不断地交流以及合作中有效锻炼其自主学习的能力与意识。例如,教师可以以“生活中的合作”为主题开展教学活动,在此活动中教师应当简单地为学生介绍主题的内涵,然后安排学生以小组探究的形式来对学习过程进行知自主设计。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当参与到学生小组分配的过程中,尽量保证学习小组中成员能力的互补,确保小组合作可以顺利完成相关任务。如,教师可以选择课堂中表现较为活跃、交流以及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小组的组长;选取语言表达能力较好且较为活泼的学生担任小组成果汇报的任务;安排一些较为文静,不喜欢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的学生进行学习成果的记录以及小组成果的编写等等。这种学习模式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加深学生之间的友谊与默契,在不断学习课堂知识的同时达到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应当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中心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通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来深化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深度,不断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戴蕊.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思考[J].试题与研究,2020(32):167-168.

[2]黄海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思考[J].试题与研究,2020(19):158.

青岛市西海岸新区董家口小学  266409

猜你喜欢

教学思考道德与法治小学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语文教学目的的思考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民歌融入音乐课的教学思考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