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生为本,构建小学数学活动课的高效课堂

2020-09-10戴莉莉

新教育论坛 2020年11期
关键词:活动课构建小学数学

戴莉莉

摘要:伴随素质教育的普及,对小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活动教学。以往数学活动课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导致活动效果大打折扣。要想发挥数学活动课的作用,需要教师以生为本,构造高效课堂。本文就如何打造高效活动课堂进行探讨,旨在提升数学活动课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数学;活动课;构建

前言

在素质教育推广的今天,需要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变革。数学活动课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要以增强学生理解、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从而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形成。本文对数学高效活动课堂的构建进行研究,以供广大教师参考。

一、构建小学数学活动高效课堂的重要性

(一)轉变学习模式

以往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较为被动,并未提出学生主体地位。而构建高效的活动课堂,可有效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在活动中促进学生思考,从而理清学生思路。在实践中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找到数学知识的规律,从而积累更多地学习经验,以此促进学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构建知识体系

数学活动课可有效转变数学知识的形态,将数学定理、公式更加形象地呈现给学生,从而让学生感知数学的魅力所在,同时帮助学生构建数学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应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提升实践能力

数学活动课堂的实施会促进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开展数学探索,在学生互帮互助的情况下增强学生实践经验。同时,实践内容比较贴近实际生活,可以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从而消除陌生感、抗拒感。学生对活动课充满兴趣,那么在课堂上就会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细心推理,这对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很有帮助。

二、小学数学活动高效课堂的构建路径

(一)确定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重要指导,要想让教学活动效果显著,需要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具体状况、教学任务来制定。

第一,教学目标需突出以生为本。教育的本质是服务学生,因此需要教师围绕学生制定目标,从而促进学生的良性发展。数学活动课应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导向,促进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当然,实践的根据是学生的知识基础,这就需要教师掌握教材特点,同时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以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全身心投身到活动课堂。

第二,教学目标需体现三维目标。在小学数学活动课中,教师要巩固学生的数学知识,提升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同时,把控学生的实践进程,促进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创新。此外,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信心,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实现三维目标。

第三,教学目标需具备可操作性。数学活动课的时间不长,要想在一堂课中完成很大的教学目标是不切实际的。学生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教师制定某一小目标,以小目标助推大目标的实现。比如在《认识物体和图形》一课中,将教学目标定为教会学生物体分类方法、提升学生信息提取能力。

(二)选择主题

以主题形式开展数学活动课,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索欲。一般来说,活动课的主题都应具备一定的开放性,这样有助于学生想象力的发挥,在思考中夯实数学知识基础。同时,主题设计要贴合学生的生活,在消除学生的紧张感的同时激活课堂活力。比如在《认识人民币》一课中,教师准备面额不等的人民币,并给学生创设超市购物的活动情景。情景角色有收银员与顾客,由学生自由选择角色。教师利用大屏幕将超市出售商品种类及价格展示出来,并将教学工具方法给学生。在情景中,顾客根据兜里的钱数来挑选商品,收银员负责计算总价。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可用的教学资源种类繁多,教师不需要局限在课本内,整合已有资源,设计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方案,以此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实施策略

第一,创设活动情景。新课标鼓励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创设情景,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并促使学生更好的应用数学知识。情景的创设不仅能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还能激活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探索数学世界。因此,教师要积极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场景,以此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推动学生开展自主探索。同时,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找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比如教师创设游戏情景,进行连加连减的巩固活动。场景选为游乐场,活动形式是角色扮演,活动内容以观光车统计人数来开展。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有学生扮演司机、有学生扮演售票员、有学生扮演乘客。第一轮,教师让四名乘客上车,由售票员统计车上人数,即四加二等于六。第二轮,教师让一名乘客上车,经售票员统计车上现有七人。第三轮,教师让两人上车、三人下车,由售票员完成统计工作。

第二,注重组织形式。数学活动课的组织形成有很多,不仅有课堂巩固活动,还有课外实践活动。选择组织形式的依据是学生具体状况以及教学安排。在课外实践中,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由小组完成调查,并提交报告。无论哪种组织形式,目的是相同的,即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会数学学科的乐趣所在。

第三,关注学生体验。数学活动课的总之是让学生在情景中发现问题,在兴趣推动下分析问题,在团队合作中解决问题。要想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教师关注学生体验,激发学生的参与度。只有学生全身心参与进来,情感体验才会增强,以此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形成。

第四,加大学科整合。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需要教师要将其他学科的知识融入数学活动课堂,在丰富学生生活经验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比如在《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一课中,教师要求学生准备剪刀和纸张。在课堂上,教师先利用多媒体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形成进行动态演示,再带领学生利用工具制作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经过学生亲手制作,对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知加深,并找出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三、总结

小学数学活动课堂的构建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教师拿出耐心、细心。在课前深度研究课本内容,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在课堂创设活动情景,激发学生热情。在课后总结活动成果,提升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金晓玲.浅谈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策略[J].学周刊,2019(04):35-36.

[2]魏巧璐.初探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的教学实施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2):65.

[3]梁瑞.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的策略与途径分析[J].教育革新,2019(09):63.

猜你喜欢

活动课构建小学数学
活动课
石景山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设计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好一个 “殊途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