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互联网+”高职院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的建设

2020-09-10余水

体育风尚 2020年3期
关键词:课程建设互联网+高职院校

余水

摘要:基于“互联网+”对社会体育专业课程建设的必要性进行简述,从“互联网+”社会体育专业课程建设面临的挑战展开深入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构建课程体系、开发课程内容、搭建课程平台、创设评价体系等有效方式,旨在基于“互联网+”背景下,实现高职院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建设,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高职院校实现持续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院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建设

伴随“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不仅给教育界带来了可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基于“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教育正在着重培养具有专业素养的人才,如要具有竞争、实用及创新性,在高职院校的社会体育专业课构建中,结合互联网+,是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根据院校体育专业课程现状进行创设的课程教学。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社会体育课程,其建设时要更深入开展、研究。

一、“互联网+”对社会体育专业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根据有关指导意见的说明,互联网+是十分重要的,需要将其创新成果与社会有机结合,提高效率。且这一概念是当前的热点问题,同时还是各个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尤其针对高职院校而言。如何利用好信息时代下的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现有教学进行改革,培养具有实用的人才是社会体育课程发展不可缺少的。且针对高职院校社会体育专业课来说,是推动群众体育发展所需要人才培养的关键,因此,为现代社会培养高端技术人才,是目前教育人员需要高度和待探索的核心。尤其处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对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不少动力,能有效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职业能力提出的要求,以此作为有关目标[1]。与传统社会体育课程建设对比,无法满足时代需求。因此需要深入研究互联网+时代下课程的构建。

二、“互联网+”社会体育专业课程建设面临的挑战

基于“互联网+”时代发展背景下的高职院校,虽然对高职院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建设具备一定的必要性因素,但仍在课程构建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包含: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与实际脱轨、不具備突出特色等。

(一)培养目标明确度不足

当前,高职院校社会体育专业主要是培养社会体育基本理论、技能、知识,在社会体育领域过程中,从事和群众性体育活动管理、经营开发等高级人才。并且,高职院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培养目标,更是应以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从而构建出具有明确指导方向的文件。但据目前高职院校对此培养现状可看出,在实际培养的过程中,由于教学内容、方法以及培养目标制定趋向于多元化发展,所以导致培养目标不具体、具体的专业方向性不明确等问题频繁出现,不仅在一定层次上影响了教学质量,更是阻碍了社会体育专业课程建设的发展,最终影响高职学生发展。

(二)培养与实际脱轨

当前,高职院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课的设置能看出因不具备社会体育专业学生需要的实践能力培养课程,所以导致社会对体育专业的实际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尤其针对现有的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而言,更是在原有的体育教学基础上创设而来,并不具备明确的针对性和专业特色。此外,针对社会体育专业课程建设而言,主要的培养对象是以成年人为主,所以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应把社会体育专业课程建设与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要求进行明确划分,但目前的教学体系并没有充分体现,而且还存有范围广、与实际脱轨等问题,并且所培养出来的学生都不具备较强社会体育专业所需要的实践能力。因培养与实际脱轨的问题,有的学生毕业后未能从事有关工作[2]。

(三)特色不明显

现如今,虽然部分高职院校都已经在原有的体育教育课程建设中,增添专业课程教学,但是专业课程的建设方向和组成体系并不是很明确,尤其是在选修课门类方面更不具备较强的针对性,使得现有内容呈现单薄。此外,因为社会体育专业课程内容设置陈旧或零散等问题,导致课程实践不具备较强的操作性,未能吸引学生兴趣,让学生产生了不好的情绪,未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于体育课程人才培养的多层次、多样性的需求。

三、“互联网+”高职院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的建设途径

将从构建课程体系、开发课程内容、搭建课程平台、创设评价体系等多个方面,对互联网+高职院校的社会体育专业课程的构建方法,展开较为深入的分析。

(一)构建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建设是同个专业、不同课程门类,根据顺序进行排列,是专业所设置课程的分工合作,同时还是教学内容和进程的总和。将基于“互联网+”背景下,以“多元智能理念”为基础,根据实际情况开设课程。比如:以某地区的高职院校发展为例,可以为学生构建出基础能力→专业技能→开拓技能的体系。

(二)开发课程内容

所谓课程内容开发,指的是建设社会体育专业课程的基本内在要素,而且课程内容主要代表的就是教学知识。所以针对高职院校的社会体育专业课程内容建设而言,应当符合现代社会发展,使得社会发展需求能与高职院校的课程设计实现有效结合。同时,高职院校的社会体育专业课程建设,根据基础能力→专业技能→开拓技能模式,构建完善的课程模块,并且还需要把高职院校、社会发展现状作为基础,从而开展与企业合作发展的课程内容[3]。

(三)搭建课程平台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不仅为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都发生了较大改变,同时也使得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变成更加智能化。针对网络资源的课程平台建设而言,内容包括如下几点:休闲体育项目的知识、技能、指导库等等,使得所有有关体育方面的内容,都能在课程平台中展现,开拓学生学习渠道,丰富资源,让学生可以更积极、主动参加到学习过程中,提升自己的素养、通知。

(四)构建课程团队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担任学生的引导者,同时还是体育专业课程建设的实施者,所以针对体育专业课程建设而言,应当在建设的过程当中,充分掌握课程设计标准、教学计划、教学方案等,并让学生能通过合作共赢的方式完成教学。而在课程团队建设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注重的内容就是核心课程教师的发展,教师需要为自己定位明确的技能领域,并通过此领域提高自身技能和教学素养。其次根据课程体系内容,高职院校学生成立有关团队,如理论团队等等[4]。

(五)创设评价体系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院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建设中,创设评价体系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导向、决策等作用。通过线上、线下研究,课内、课外等方式,将传统做题及答卷的评价方式,逐渐整改成为多元化、多层次以及多方面的评价体系,从而高度重视考核体系以及学生技能方面的成长。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作为现代化教育技术,不仅给高职院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建设带来了发展机会及挑战。因此,将基于“互联网+”背景下,建设高职院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可以通过构建课程体系、开发课程内容、搭建课程平台、创设评价体系等多个方面进行,从而为现代社会培养所需人才,使得专业教育更加适应于现代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尹梅.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初探[J].电脑迷,2018,109 (10):103.

[2]安光亮.未来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建设研究的认识[J].高教学刊,2019,97 (01):189-191.

[3]陈伟辉.“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17 (33):84-85.

[4]朱淑云.构建高职院校社会体育专业社会服务模式的可行性研究——以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为例[J].体育时空,2017 (2):176.

猜你喜欢

课程建设互联网+高职院校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