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定价值取向 巩固制度优势

2020-09-02夏旭晖

现代交际 2020年13期
关键词:制度自信制度优势价值取向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来之不易,是被历史实践证明了的符合我国国情的科学制度体系,符合人民的选择、人民的意愿,获得人民的衷心拥护,值得倍加珍惜,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区别于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重要特征,在于鮮明的价值取向差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取向体现在三个方面,坚持共同富裕,维护公平正义,以人民为中心。坚定制度自信,坚守制度价值,就是要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彰显制度的优越性和先进性,不断焕发社会主义制度的蓬勃生机和旺盛生命,奋战脱贫攻坚,持续改善民生,促进制度公平。

关键词:价值取向 制度自信 制度优势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3-0234-02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的反映。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内容决定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和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植根于中国革命、改革、发展过程,贯穿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经过艰苦的实践探索付出巨大牺牲,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来之不易,是被历史实践证明了的符合我国国情的科学制度体系,符合人民的选择、人民的意愿,获得人民的衷心拥护,值得倍加珍惜,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

一、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取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区别于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重要特征,在于鲜明的价值取向差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取向蕴含着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孜孜以求和对共产主义的崇高信仰,有利于凝聚全体人民的价值共识、增强制度自信、巩固制度优势,为制度体系提供精神支撑和强大动力,为制度根基注入了不竭的价值源泉和理论滋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取向体现在三个方面。

1.坚持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根本要求,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是党的神圣使命和迫切要求。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为人民谋幸福,是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矢志不渝的初心和使命。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提出:“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1],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2]。共同富裕的目标追求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相适应的,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决定的。公有制保障了劳动者对生产资料的平等占有关系,并建立了按劳分配的主要分配方式,保证了劳动产品归劳动者共同所有,从而消除了经济剥削的根源,消灭了剥削制度,有效防止两极分化,解放了生产力,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制度基础,克服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的固有弊端。

2.维护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追求的崇高价值,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自建党伊始就十分注重党的自身建设,所有党员纪律面前一律平等,遵守纪律没有特权,党内没有“特殊党员”“法外党员”。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一贯的要求,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干部不允许搞特殊化,任何时候都不能脱离群众。党驰而不息地加强组织建设和纪律建设,反对官僚主义和享乐主义,开展正风肃纪和廉政建设。没有人可以凌驾于组织之上,没有人可以超脱于法律之外。党的规矩和纪律是党员行为的刚性准则。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党章明确规定,共产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物质生产贫乏,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40多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整体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显著改善,人民向着全面小康社会迈进,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新时代,人们不仅关心物质文化生活的发展进步,对民主法治和公平正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的公平意识、法治意识、参与意识、维权意识进一步增强,如何在加快发展的基础上又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从而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成为更加重要的时代课题和价值追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制度准则,是维护人民利益、促进社会和谐的根本保障。

3.以人民为中心

党始终以人民的利益为依归,不断获得人民拥护,不断增进人民福祉,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推动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人民立场,是一种高度的政治自觉和政治宣示,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执政党的重要标志,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的使命和担当。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和精神特质。牢牢把握民心就是最大的政治,对人民怀有敬畏之心,始终秉持“一切权力来源于人民,一切权力为了人民”的信念,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的执政根基,深深植根于人民,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牢固树立宗旨意识,与人民同舟共济、休戚与共,保持同人民的血肉联系,永葆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情怀,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汇聚人民的磅礴伟力,凝聚人民的智慧给养,赢得人民的坚定拥护。这是共产党人不断战胜困难挑战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法宝。

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坚定制度自信,坚守制度价值,就是要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彰显制度的优越性和先进性,不断焕发社会主义制度的蓬勃生机和旺盛生命。只有坚定社会主义制度价值取向,才能克服各种风险挑战,确保社会主义道路行稳致远。只有不断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才能更加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价值取向。

1.奋战脱贫攻坚

打赢脱贫攻坚硬仗,确保十三五圆满收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期实现,啃下深度贫困治理硬骨头。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建立门对门、户对户的帮扶机制,逐步形成科学高效的贫困治理体系和部门协同帮扶的工作格局。压实脱贫攻坚政治责任,抓实脱贫工作各项政策举措。持续加强扶贫投入,开展金融资金、社会资金、慈善扶贫等多渠道资金补助。完善脱贫攻坚组织体系,强化贫困村党支部建设,发挥好驻村第一书记工作机制,用好搬迁扶贫、产脱贫业、就业安置、劳务输出等多种政策措施,推动贫困县脱贫摘帽。增强扶贫内生动力和造血功能,推动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统筹利用教育资源、科技资源、政策资源、网络资源、社会资源,开展教育深造、职业培训、科技下乡、政策宣传、慈善扶贫等活动形式,发挥线上线下、电商扶贫、创新创业等功能,运用多种新兴业态、新兴技术、新兴模式深入推动科技产业扶贫。挖掘内在资源优势,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以创新驱动激发生产活力,奋力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

2.持续改善民生

持续推进转变工作作风,抓好民生实事暖民心解民忧,力求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优化收入分配格局,调节高收入群体,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完善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制度,激励人民群众通过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营造勤劳致富的积极氛围,实现能者多劳、多劳多得。发挥政策托底的保障作用,根据经济增长水平调整最低工资水平,完善最低工资制度,加强低收入群体保障能力。扩大政策性、公益性保障岗位供给,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切实解决困难群众就业,推动化解大学生就业矛盾,着力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稳定就业形势,提升就业质量。加大弱势群体、特殊群体社会救助和政策帮扶力度,建立国家、企业、个人风险共担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做到应保尽保、不漏一人,增强社保基金保值增值能力,提高保障待遇,建立多层次广覆盖关注重点人群的社会保障体系。

3.促进制度公平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体制,增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完善民主集中制,保障人民當家做主,探索建立新型举国体制,发挥社会主义组织精密、治理高效、统筹协调的制度优势,紧密团结引领全体人民干事创业共同奋斗。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市场公平竞争,激发社会活力,释放体制机制动能,保护知识产权,健全信用监管机制,恪守契约精神,规范市场秩序。消除针对不同区域和人群的歧视性政策,促进区域发展,缩小地区差别,加快统一竞争市场形成,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依法保护公民合法权益,采取调解、复议、诉讼、国家赔偿等诸多措施化解纠纷矛盾、保护公民的权利权益,实现结果公正与程序公正相统一、司法公平与社会公平相统一、法律正义与道德正义相统一。保障社会基本公共服务,扩大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和公益性,推进社会综合治理,织密织牢社区治理网格,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三、结语

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指导,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属性,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牢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取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爱国奉献忠诚担当,铸就对党的绝对忠诚,切实维护人民利益。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74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3.

责任编辑:景辰

[作者简介]夏旭晖,江苏省信息中心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政治理论。

猜你喜欢

制度自信制度优势价值取向
“制度自信”呼唤更多细节创新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制度自信的理论依据
习近平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新思想
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特点
认清制度优势 坚定制度自信
陕甘宁边区县政制度的设计理念
陕甘宁边区县政制度的设计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