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旅融合背景下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20-08-24杨子

安徽教育科研 2020年13期
关键词:文旅融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

杨子

摘要:文旅融合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的新业态,未来新阶段的行业发展需要一大批既有专业技能又有文化素养的高素质人才做支撑。本文首先对文旅融合大环境下业界对高职旅游专业人才队伍的需求进行剖析,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实训基地拓展、国际化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对策,为文旅融合背景下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文旅融合  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

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挂牌成立,是国家从战略层面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有力举措,标志着我国旅游行业进入了“文化旅游融合,诗与远方并存”的新时代。正如经济之声在《2019消费市场观察》中所说:旅游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文旅融合或将成为中国旅游业一大风口。随着文旅融合下旅游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新的职能转变,复合型人才缺口和需求的矛盾逐渐显露并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步伐。因此,激发文旅产业发展新动能的当务之急是培养和输出高质量的旅游人才,这对高职院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高职院校应当与时俱进,紧跟形势,更新理念,为进一步推动文旅融合的贯彻落实奠定良好基础。

一、文旅融合背景下对未来旅游行业人才的需求

(一)专业复合型人才

文旅融合的发展打破了以往单一产业的管理体制,对人才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不仅要求旅游从业者有完备的基础专业技能,更需要有扎实的文化底蕴和较高的审美素养,能够掌握文学、美学、地理、历史、建筑、民俗等多学科知识;同时,文旅产业多元化的拓展也需要打破行业的篱笆,设计策划、新闻传播、营销运营、美工文案等各方面人才的需求都在凸显,对人才培养的内容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科技创新型人才

在科技不断变革和创新的大环境下,科学技术素养以及现代创新思维是文旅行业人才培养的关键力量。从业者要能熟练使用AI、AR、VR等现代先进技术,具备信息搜集、处理和使用的能力;其次,文旅融合环境变革下面临的是新业态、新技术、新市场,要求人才具备持续的创新管理思维和创意设计能力,能把文化与市场需求热点相结合,在旅游产品设计、旅游项目实施、旅游商业模式建造等方面发挥极大的创造能力。

(三)国际化人才

旅游行业被广泛认为是服务业中全球化程度最高的产业之一,也是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习总书记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创造人类美好未来,文旅行业的发展也需要有国际化的视野和全局观,人才体系必须建立在培养具有广泛的国际视野、敢于挑战现代旅游业跨国发展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基础之上。这才能实现中国从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的转变。

二、文旅融合背景下改革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及探索

(一)顺应文旅发展趋势,调整人才培养定位

2019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在职业院校启动了“1+X”证书制度试点等涉及高职人才培养内容的工作,释放出了高职人才培养工作急需提高应用型、技术技能型和复合型人才比重的信号。而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旅游专业作为典型的综合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应顺应文化产业融合的新趋势,契合行业发展的新方向,不能满足于传统的知识技能培养,还需要注重学生文化内涵的积淀和人文素养的养成,同时明确学生的择业范围不再局限于基础的旅游服务性岗位,还可拓展至美工文案、文创产品设计等旅游文化设计类岗位,景区设计与规划、旅游活动路线设计与活动策划等创意类岗位以及能承担文化传播使者角色的学者型导游、研学旅行导师、旅游个性定制师、民宿运营管家等新兴岗位。

(二)把握文旅融合思想,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旅产业的发展推进需要培养出一批既懂文化又懂旅游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因此需要将文化性融入课程体系建设中。首先在课程内容方面,需要将酒店文化课程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中,逐步推进旅游专业课程与文化相关专业课程的融合创新。以笔者所在院校的旅游类课程设置为例,除了开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职业道德素养等课程,还设置了地方性旅游文化的课程,其中包括研学旅行、红色旅游、非遗民俗等新兴热点内容,从而加强课程的实际应用性,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其次,在课程结构设置上,基于基础、核心、拓展三个层面不断拓宽学科外沿,可以通过必修与选修课程结合、线下授课与网络课程互补的模式,整合课程资源,增加如地方曲艺、书法绘画、建筑设计、新媒体运营等一系列相关课程。

(三)加强校企融合交流,优化实训教学条件

旅游专业作为应用性专业,实践实训作为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手段和环节,在旅游人才培养方面意义深远。高职院校需要找准人才缺口的方向,加强校企合作,优化实训环境,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加强完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充分利用现有实训教学设施,如前厅、客房、餐饮等模拟实训室,同时要结合新业态的发展需求,推进如3D模拟导游、旅游虚拟仿真实训室等硬件设施建设,另外还需满足在实训教学工程中的软件需求,配套如酒店PMS系统,模拟旅行社平台等应用软件系统。二是拓展丰富校外实训渠道。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实习的一个痛点在于实习渠道单一,酒店管理和旅游管理专业的实习企业基本同质化。受限于实习管理、企业性质等问题,旅游类专业的实习安排通常都是餐饮酒店、旅游景区,旅行社、主题乐园、民宿等其他类型的旅游企业很少能够提供长期稳定的实习岗位,导致了学生实习环境过于单一,毕业后难以适应行业发展、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在文旅融合新业态的背景下,高职院校需要积极主动地开拓实训基地,主动对接旅游企业,加强校企融合,开拓实习渠道,增加实习岗位,为旅游专业的学生提供广阔的实习天地。

(四)建立全球化视野,实现国际化发展

正如前文所述,现代旅游行业需要有全球化的视野和全局观,高职院校必须立足于目前旅游行业发展的现状,加大对国际化旅游人才的培养力度,具体方式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引入国外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模式,与时俱进,兼容并蓄,与院校自身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推动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创新;二是学习打破传统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路,在教學内容、教学方法、教材选用、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与国外先进思想理念接轨;三是加强与国外先进院校的交流,与国际企业的合作,为教师提供国外高校访问研学的机会和国际企业挂职进修的平台,为学生提供跨国学习交流的机会和国际化企业实习实践的通道,从而开拓师生的国际视野,促使全球化思维的形成。

文旅融合的新业态为旅游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明确的目标,以文促旅、以旅彰文,高职院校应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实习实训条件、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等方向探索构建出符合时代发展、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王金茹,潘元,李艳,等.文旅融合时代旅游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9(2):78-80.

[2]林东,严亦雄,李强,等.智慧文旅时代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研究——以福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0(4):106-110.

[3]朱寅健.旅游业地方化实践与旅游人才全球化培养思路——以江西省上饶市为例[J].老区建设,2020(4):25-33.

[4]邹统钎,刘军,王小方.高等旅游专业人才“钻石型”培养模式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11):79-82+63.

[5]孙亚芳.文旅融合趋势下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20(1):80-83.

[6]赵金霞,徐卫萍,王格.文旅融合背景下高职旅游人才培养问题探讨——以扬州职业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4):94-96.

[7]万雯.文旅融合背景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9(12):205-206.

猜你喜欢

文旅融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
黑龙江省全域旅游发展思路探析
文旅融合的城市旅游产业发展
文旅融合下文化遗产类景区体验型产品开发研究
“文旅融合”奏响“城乡大合唱”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