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2020-08-15高桂芳

天津教育·下 2020年7期
关键词:数学学习习惯培养

高桂芳

【摘  要】小学时期是培养学生优秀学习习惯最好的时间段。针对低年级学生而言,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帮助其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习兴趣的方式之一,良好的学习习惯也能够使学习更加高效。学生若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则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从而主动去探索和思考,形成一套学习方法,进而提高学习效率。所以,在进行低年级数学教学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让数学教学更加有序化和规范化,避免教学混乱等现象的产生,进而保证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数学学习;习惯;培养;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0)21-0020-02

【Abstract】 Elementary school is the best time for students to develop excellent study habits. For younger students, good learning habits are one of the ways to help them improve their learning efficiency and cultivate interest in learning. Good learning habits can also make learning more efficient. If students have good learning habits, they can participate more actively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so as to actively explore and think, form a set of learning methods, thereby improving learning efficiency. Therefore, when conducting mathematics teaching in lower grades, teachers need to guide students to develop good learning habits, which can make mathematics teaching more orderly and standardized, avoid the occurrence of teaching confusion and other phenomena, and then ensure the quality of mathematics teaching in elementary school.

【Keywords】 Mathematics learning; Habits; Ttraining; Analysis

一、課前准备习惯的培养

学生需要养成在上课之前就做好相关准备的习惯,保证在课堂开始时就已经调整好学习状态,以此来提高学习效率。

第一,需要家长们在家庭教育过程中慢慢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家长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也是学生人生中最主要的榜样。所以需要让家长们起到榜样作用和引导作用,不仅需要让学生养成早睡早起的健康生活习惯,同时也要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

第二,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按照课程编排来布置一些教学课程的预习题目。通常一些问题在学生完成时有着一定的难度,所以需要教师与家长进行合作完成,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和参与来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只有具备课前准备及预习习惯,才能够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更加规律化和有序化,时刻进入学习状态。

第三,在课堂教学结束时,教师还要提醒学生下节课程,并提醒其做好准备。当课本及文具等准备完毕后再进行课间休息,可以保证在下节课上课时不用临时寻找课本或文具。

二、培养学生细听细想的学习习惯

在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教师在上课,而学生在下面说话或做一些小动作等,以及抄作业的现象。这需要教师在教学时设计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案。在备课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且语言方面不仅要精简和清晰,而且还要加入一些趣味性的因素。在进行讲课时,需要教师的语言生动有力,充分调动学生听课的情绪,并增添形象色彩。时刻了解学生在听课过程中的情绪,在进行课堂知识讲授时还要充分掌控课堂氛围,利用语言艺术让学生从听课中找到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听课注意力。而课堂提问则需要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愿意听,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实现:

第一,要提高提问的趣味性。枯燥乏味且直白的提问往往效果不大,尤其是数学这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需要进行引导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所以在提问时要以促进学生去思考为中心,抓住教学内容的重点以及教学内容中所需解决问题的中心来进行问题的设计。设计问题时需要具有足够的趣味性,并引导学生正确的思考方向,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掌握解决方法和思路。

第二,合理地把控提问的难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主要目标便是要让学生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技巧。所以课堂教学过程中提出的问题难度需要合理,太难的问题会使学生望而生怯进而心生气馁,不利于学习,而太过简单的问题学生并不需要进行运算或思考,那么这种问题则失去了应有的价值,无法充分促使学生展开思考。因此,教师在教学提问环节需要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难度适宜或逐层设计的问题,同时还要对学习不是很理想的学生给予鼓励,帮助其树立信心,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要给予表扬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以及学习积极性等。

三、提高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践操作的习惯

在进行小学低年级数学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便是利用交流与合作的方式来实现学生认知结构的建立与发展。所以,课堂教学开展时,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及合作学习,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同时也为学生发挥其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提供了空间。比如在学习分类时,教师利用颜色与形状作为两个主要条件,先让学生按照物体形状的特点来进行分类,之后再进行一次按照颜色的分类。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以及让学生在探索中发挥其思维个性,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等,而且也可以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条件。

在进行实践时,学生可以利用观看、动手、猜想、印证、推断等各种方式来体验实践操作的乐趣,从而让学生热爱实践教学,并从实践中获得知识、提高创新能力和培养學习习惯等。

四、培养学生勇于发言的习惯

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只有保证教学环境的活力,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以及提高学习积极性等。对于学生的发言,不管其内容是否正确,教师都必须要抱以表扬或鼓励的态度,而不能对回答错误的学生予以批评。这样会导致学生长时间的情绪消沉或对学习的畏惧心理,不利于教学的开展以及习惯的培养。

班级中有性格外向、善于交际的学生,那么就一定有性格较为内向并且较为沉默的学生。针对这些学生,教师可以通过调整座位的方式,将其与较为活泼好动的学生安排到一起,让性格活泼的学生来带动其学习积极性以及主动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在对这些学生进行提问时,需要以鼓励为主。为其每一次的发言都进行夸奖,逐渐帮助其树立自信心,培养其勇于发言的良好习惯。

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数学是一门具有较强逻辑性的科目,所以对于学生的思考能力有着一定的要求。教师在讲课时需要不断地启发学生,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创立思考情景值得借鉴。比如,在学习加减法时,先让学生自己进行练习解答,之后再列出一些类型一样但数字不一样的题目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学生回答错误也实属正常,因为学生在独立思考过程中难免会走一些弯路。在解题过程中由于方法和经验的不足,都可能导致答案的差异,这也正体现了学生在独立思考方面确实存在一定的不足。而教师便要针对这些不足进行针对性指导,指导学生的解题思路。

在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时,若是遇到了困难或瓶颈,教师需要做的并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而应该是一点点地进行启发,明确学生的思考方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找出答案,以此来获取成就感,并以此为基础不断提高其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六、结语

综上所述,学习习惯的培养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通过长期的努力来实现。在开展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各种方式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授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完善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高效学习,在学习中能够主动进行思考,以此来提高教学效率为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祁贝贝.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3).

(责任编辑  李  芳)

猜你喜欢

数学学习习惯培养
习惯
上课好习惯
好习惯
汉语授课对维吾尔族学生数学学习影响的案例分析
数学文化价值观对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影响
在游戏中经历, 在探索中提升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