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围术期预见性护理降低下肢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效果观察

2020-08-12杨雅新

健康之友 2020年6期
关键词:下肢骨折深静脉血栓预见性护理

杨雅新

【关键词】围术期;预见性护理;下肢骨折;深静脉血栓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6-0240-01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主要形成原因是静脉血液在下肢深静脉血管内凝结,且由于骨折患者长时间卧床、制动、久坐、从而导致下肢肌肉处于松弛状态,致使血液瘀滞,诱发下肢深静脉形成,常伴有色素沉着、皮炎、继发性静脉曲张、下肢水肿等症状,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病情恢复。因此,为患者研究有效的治疗方案同时,并给予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据有关研究显示,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采用围术期预见性护理效果显著,该护理方式是将术前访视,术后探视合为一体,要求患者在出现问题前就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提高患者治愈效果[1]。鉴于此,本文选取102例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采取围术期预见性护理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间我院收纳骨折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式不同将其中51例纳进常规护理组(按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开展),剩余51例纳进预见性护理组(按围术期预见性护理组模式急性开展);2组男女比例分别为:26:25、24:27例;年龄分别为:50—68岁、49—70岁,平均值分别为(62.7±4.1)岁、(61.9±3.8)岁;预见性护理组患者骨折原因:车祸撞击10例、楼梯跌伤13例、意外摔伤13例、跑步受伤15例;常规护理组患者骨折原因:车祸撞击14例、楼梯跌伤9例、意外摔傷12例、跑步受伤16例;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实施,具体包括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以及抗感染、补液等护理。预见性护理组采用围术期预见性护理模式进行实施,具体如下:(1)术前: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病情的程度不同,进行足踝部运动锻炼,包括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足趾以及踝关节运动,每日5组,每组15次,可间接性配合人工被动和机械活动,运动程度在患者可忍受范围之内。(2)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以及患肢症状,如颜色、色温、下肢平面、下肢周径等状况。同时对于合并血压降低患者,应高度警惕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3)体位护理:下肢骨折患者需长期卧床,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平卧位,确保床面与小腿呈30度角,并垫高足跟部,每个2h翻身一次。同时对于术后恢复较稳定患者,可指导其下床运动,进行深呼吸以及咳嗽锻炼,从而改善局部血液循坏。(4)机械性预防,术后应当以足低静脉泵、运动机进行持续被动运动,从足部开始,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从而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5)最后评估患者心理问题,并认真倾听患者主诉,且对患者负面情绪进行理解,提高自身素养,同时在与患者交流过程中以和蔼、耐心以及高度的同情心进行交谈,取得患者信任。并介绍患者组织医生的技能,且营养饮食的方法等内容。

1.3观察指标

观察2组下肢血栓静脉发生率;参照美国研究健康调查表生活评价质量[2],其中包含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以及物质生活状态4项目,总分0—100分,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分数与生活质量成正比。

1.4统计学处理

全文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分析,其中均数±标准差(-x±s)用于表达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百分比表达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其中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下肢血栓静脉发生率

预见性护理组下肢静脉血栓1例,占3.96%(2/51),常规护理组下肢静脉血栓11例,占21.57%(11/51),差异显著(χ2=13.924,P<0.05)。

2.2  2组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前预见性护理组、常规护理组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66.52±9.87)、(66.57±10.43),比较无差异(t=0.025,P>0.05);护理后分别为:(91.23±10.36)分、(80.34±9.34)分,预见性护理组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t=5.575,P<0.05)。

3 讨论

下肢静脉血栓临床主要表现为下肢水肿、继发性静脉曲张、色素沉着等症状,目前临床对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认为主要与静脉血流滞缓、静脉壁损伤以及血液高凝状态等有密切关系,不同的致病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3]。

目前临床主要以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实施,该护理方式无法达到临床效果,且未对患者进行深入了解,缺乏针对性以及沟通性,从而导致临床护理效果急剧降低。据有关研究显示,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采用围术期预见性护理效果显著,预见性护理主要是在患者出现问题提前进行针对性护理,从肢体检测、关节康复等多方面进行,且具有全面化、精细化、个性化等作用,是一种高效率护理模式,同时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促进其正确面对疾病,树立战胜病魔信心,并调整饮食结构、生活习惯、以及纠正不良饮食等,从而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最大限度预防神经没血栓发生[4]。本文研究显示,预见性护理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96%,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的21.57%(P<0.05);预见性护理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可说明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采用围术期预见性护理效果显著,有效降低血栓发病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综上所述,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采用围术期预见性护理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下肢血液循坏,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值得临床信赖,并大力将该护理方式推广。

参考文献

[1] 帅健萍.围术期预见性护理降低下肢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效果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8,16(12):2121-2123.

[2] 焦阳.围术期预见性护理降低下肢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效果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37):146.

[3] 李爱.对行下肢骨折手术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对其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6):23-24.

[4] 李晓菲.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老年女性髋部骨折手术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8):69-70,71.

猜你喜欢

下肢骨折深静脉血栓预见性护理
预见性护理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术期的应用分析
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应用探析
7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诊治分析
肝硬化腹水合并重度水肿患者压疮的预见性护理分析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宫腔镜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预防脊柱外伤与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干预探析
下肢骨折术后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中药外敷配合接骨丸内服治疗下肢骨折的效果
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