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理气通淤止痛汤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疗效

2020-07-21武惠斌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6期
关键词:理气气滞经期

武惠斌

(辽宁省锦州市妇婴医院,辽宁 锦州 121000)

在临床妇科中,痛经为一种常见的疾病,多发于未生育的青年女性群体,指的是在经期中或经期前后一周内,患者出现下腹部痉挛性疼痛或腰骶酸痛,通常还会伴发经行不畅、月经量减少乳房胀痛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引起恶心、头晕,甚至晕厥的情况,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造成了不良影响[1]。其中,气滞血瘀型痛经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痛经证型。临床以往在治疗痛经患者时,大多采取口服避孕药抑制排卵,以及应用非麻醉性镇痛剂、非甾体抗炎药等西药治疗方法,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病痛,但是治标不治本,且容易引起不良反应[2-3]。与西医相比,中医治疗痛经的优势更大。在本研究中,通过应用理气通淤止痛汤对我院92例气滞血瘀型痛经患者中的部分病例进行治疗,获得了理想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92例气滞血瘀型痛经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2017年8月至2018年9月时间段入院。按入院顺序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46例中,年龄18~25岁,平均(22.56±2.15)岁;病程为5个月~6年,平均(2.18±0.62)年;痛经程度:12例为轻度,15例中度,19例重度。观察组46例中,年龄19~27岁,平均(22.87±2.21)岁;病程为6个月~7年,平均(2.23±0.65)年;痛经程度:13例为轻度,15例中度,18例重度。所有患者经临床检查,均被确诊为气滞血瘀型痛经,同时排除存在严重心肝肾及造血系统疾病,精神疾病,以及盆腔炎、子宫肌瘤及卵巢病变等继发性痛经患者。基础资料对比中,两组有可比性。

其中,气滞血瘀型痛经诊断标准为:主症为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次症包括:①经行不畅;②经前乳房胀痛;③经血紫黯且存在瘀块,块下疼痛减轻;④恶心呕吐,头痛;⑤伴放射痛至阴道、肛门、腰骶部、大腿内侧。舌脉为舌暗红或有瘀点,舌苔薄白;脉弦数。患者必须具备主症,兼有次症2项或以上,并与舌脉相结合,即可确诊。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药治疗,也即在月经来潮的第1天,每次口服0.3 g的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每天用药2次,连续用药2 d或痛止则停药。

对于观察组的患者,则应用理气通淤止痛汤进行治疗,其中方剂组成包括当归、红花、桃仁、甘草各9 g,赤芍、川芎、乌药、丹皮、五灵脂各6 g,香附、枳壳各5 g,延胡索3 g。对于前后阴坠胀不适或小腹有坠胀感的患者,需酌情加用升麻及柴胡;对于痛而恶心呕吐,肝气夹冲气犯胃的患者,酌情加用法半夏、陈皮及吴茱萸;对于心烦口苦,郁而化热,舌红苔黄患者,酌情加用夏枯草、郁金及栀子。加水煎至200 mL,分早晚2次温服,每日1剂,在行经前1周开始用药至经期开始,1周为1个疗程,每月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连续接受3个月的药物治疗。

1.3 观察指标:①疗效判定标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中的标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判定:治疗后,患者痛经、腰痛等症状均完全消失,停药3个月后病情未复发,为治愈;患者痛经症状明显减轻,停药后能坚持工作,为显效;症状有所减轻,在服药的情况下可坚持工作,为有效;症状未改善,甚至加重,为无效。②疼痛改善情况:在治疗前,治疗1个月、2个月及3个月后,采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患者的痛经程度进行评价,指导患者以痛经时主观感受为依据进行评分,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9分为重度疼痛,10分为剧烈疼痛且难以忍受。③中医证候改善情况: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按照无(0分)、轻度(1分)、中度(2分)、重度(3分)的标准,对患者经量大、乳房胀痛、肛门疼痛、腰骶酸痛、心烦口苦以及血块等症候进行评分,患者得分越高,则表明其病情越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本实验中涉及到的数据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对于采集到的计量数据,用(平均数±标准差)的方式来表示,当P<0.05时,证明结果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46例中,治愈、显效、有效及无效的患者分别有18例、15例、9例、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1.30%(42/46);对照组46例患者中,治愈、显效、有效及无效分别有11例、15例、10例、1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8.26%(36/46)。分析数据可知,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 疼痛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的VAS疼痛评分差异不大(P>0.05),但治疗2个月及3个月后,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同期相比,#P>0.05,*P<0.05

2.3 中医证候改善情况比较: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差异不大(P>0.05),但治疗2个月及3个月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同期相比,#P>0.05,*P<0.05

3 结论

痛经为临床妇科一种常见的多发疾病,在中医学领域属于“经行腹痛”的范畴,其病机主要包括虚、实、寒、瘀、滞,发病机制主要是在经期前后及经期,血海由满盈而泄溢,气血发生急骤变化,此时起居不慎,情志所伤或六淫等致病因素侵入机体,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对胞宫的经血流通造成阻碍,而不荣则痛或不通则痛,进而导致痛经的发生[4-5]。其中,痛经的主要病理基础便是气血运行不畅。作为痛经比较常见的一种中医证型,气滞血瘀型痛经主要是由患者情志及血气运行不畅,肝郁气滞与气机不利,使得经血滞于胞宫中而引起[6]。

临床以往在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患者时,大多采取西药治疗的方法,包括口服避孕药,非甾体类抗炎药,以及镇静、解痉、镇痛等药物,尽管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痛经症状,但是这些药物容易损害到患者的胃肠道及肾功能,导致消化不良、疲乏困倦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另外,长期服用避孕药也会对性腺激素的分泌造成抑制作用,引起月经量减少,并且镇静、解痉、镇痛等药物也存在成瘾性,不可长期服用[7]。

在中医领域,认为对痛经患者应当采取辨证论著的方法,在治疗前,应综合分析患者疼痛的具体时间、部位、性质,以及月经的量、月经颜色等情况,准确辨别患者痛经的本质及属性,将痛经的要害抓住,治疗时采取行气血,散寒,清热,补虚或泻实等方法,在经期遵循止痛及调血的原则,以获得治标的效果;在月经间期,则需求因治本,最终使气顺血和,冲任流通,促进经血畅通,最终消除痛症[8]。本研究中,通过应用理气通淤止痛汤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显示,其治疗总有效率,VAS疼痛及中医症状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接受常规西药治疗的对照组(P<0.05)。这是因为在理气通淤止痛汤是气滞血瘀型痛经的一种经典治疗方剂,方中赤芍、川芎以及当归可起到活血养血的作用,与通淤药联合使用,能够祛瘀血但不伤阴血;丹皮具有化瘀活血,凉血清热的功效;五灵脂、红花及桃仁能够通淤破血,以消积块;配合延胡索、乌药、香附以及枳壳等中药,可发挥出止痛理气的作用,特别是川芎,除了活血养血功效外,还具有行血中之气,促进通瘀之力增强的作用;甘草则可调和上述药物。全方中以理气及活血通瘀的药物居多,能够使气帅血行,起到良好的散结止痛、活血通瘀的作用[9]。

为加快气滞血瘀型痛经患者病情的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在对其展开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应对其展开饮食指导,叮嘱其月经期注意饮食营养与均衡,多吃维生素、铁质及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如牛奶、蛋黄、鸡肉等,并注意多吃新鲜果蔬,多喝温开水或红糖水,严禁寒性食物及冷饮。同时,嘱咐患者严格注意经期卫生,保证外阴的清洁,每晚用温开水将外阴部清洗干净,及时更换卫生巾,内裤要勤换勤洗,洗完后应置于太阳下晾晒[10]。

综上所述,通过应用理气通淤止痛汤对气滞血瘀型痛经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缓解其痛经症状,且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理气气滞经期
自拟脾胃安方治疗脾虚气滞型餐后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气滞胃痛颗粒联合叶酸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加味乌药汤合失笑散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观察
A Meta-analysis of Dachaihu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pancreatitis with the TCM syndrome of liver qi depression and liver-gallbladder dampness-heat
女性经期腰背酸痛,捶不得
经期如何穿衣
浅谈朱熹理气论
经期综合症来袭需要多喝水吗
活血化瘀理气类中草药配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分析
对朱子理气关系论的重新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