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乐感培养策略

2020-07-19孙妍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74期
关键词:乐感音乐教学培养策略

孙妍

【摘 要】音乐不仅是落实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乐感是教师有必要考虑的问题之一。本文以初中音乐课程学生乐感培养的内涵为切入点,据实分析了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乐感的策略,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乐感;培养策略

所谓乐感,大致可以理解为:人们对音乐的感受能力,由于人的个体差异,乐感是不可能相同的。先天因素能够决定乐感的质量,对于相同的曲子,有的人对于乐感非常敏感,可以感受到其中的奥妙,而有的人毫无乐感可言,肯定会产生“难听”的想法;此外,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不同或接受的教育不同都能影响到乐感的形成,因此,除天生具有的乐感外,后天也可以通过培养能够得到相应的提高。

一、初中音乐课程学生乐感培养的内涵

培养乐感不仅是学生获得良好音乐体验的基础,同时也是中学音乐教学的重点,乐感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和特殊性,其对中学生认知能力、感知能力的提高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为使学生受益终身,实现全面发展,音乐教师有必要将教学的关注点放在培养学生乐感上,帮助他们奠定良好的音乐学习基础;此外,学生只有具备优秀的乐感,才能掌握音乐作品的主题和情感,从而发挥出音乐在学生审美中的塑造作用,使其感受到音乐艺术的价值与魅力;另一方面,在音乐教学中培养乐感不仅能激发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还能保证学生的积极性始终保持在集中状态,使其更好的与音乐作品产生情感共鸣。然而,因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导致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出现参差不齐的状态,一部分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天赋,另一部分则靠后天的不断努力来培养乐感。从而为音乐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这就需音乐教师对于培养学生乐感的方法进行深入研究。

二、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乐感培养策略

(一)以欣赏音乐为辅助,培养乐感

学生在聆听各种类型音乐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听觉使自身的心理体验得到满足,而对各个类型心理体验的过程就是逐渐形成乐感的过程,因此,音乐教师可利用音乐教学活动开始之前的几分钟,让学生多听听音乐,这不免也是培养学生乐感的有效方式。例如:青春舞曲《踏浪》是一首轻快活泼的校园歌曲,简洁朴实,清新爽朗,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时代感,因此,在上课之前,教师可多播放一些关于青春的歌曲,让学生去仔细品位这些歌曲其中的相似之处,感受其中的欢快,释放心灵,通过不断的欣赏,最终会找到这类歌曲的共同点,即:节奏比较欢快,充满青春活力和富有蓬勃的朝气,能够体现年青一代富有诗意的浪漫气息,使人听后心情舒畅、愉悦,富有活力。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穿插不同类型的音乐,如:在欣赏《隐形的翅膀》时,由于这首歌是一首舒缓的音乐,因此,教师可播放与之节奏相反的音乐类型,使学生在倾听时心灵产生强烈反响的同时,感受到音乐表达情感方式的不同,从而在欣赏的过程中,达到培养乐感的目的。

(二)以审美能力为基石,培养乐感

形成良好的乐感虽然与学生的听觉有着直接连系,但是自身的鉴赏能力也能起到关键性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从审美的角度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在培养乐感的同时,鉴赏能力也随之提高。例如:在欣赏歌曲《红旗颂》时,教师可向学生讲解这首歌曲的作者及创作背景如:“吕其明,1930年出生于安徽,11岁参加新四军文工团,先后为30多部电影创作主题曲,其中有很多深受人们喜欢的插入曲如《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谁不说俺家乡好》等,传承至今,还创作了很多大中型器乐曲,《红旗颂》就是其中的一首,作者的父親在抗日战争中牺牲,当天安门广场升启迪一面国旗时,作者不禁热泪盈眶,当晚创作出了这首红旗的颂歌”当学生对这些知识有了一定了解后,再对旋律进行解析,如:教师弹奏“歌唱性红旗主题”和“行进曲式红旗主题”,并提出问题:“这两个主题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生:“没有变的是乐曲的节奏和旋律,变的是节拍、速度、力度、音乐情绪”。教师进一步引导:“能激起你什么样的联想和感受?”生:“在听歌唱性主题时,我能想象到红旗迎着朝阳,烈烈招展的情景,有一种深情、眷恋、真挚赞颂的感觉;在听进行性主题时,仿佛看到在红旗的指引下,无数的革命先辈英勇战斗、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步伐,会产生一种斗志昂扬的情绪”。随后播放音乐,请学生听辨“号角主题、歌唱性主题、进行性主题”,并在聆听的过程中用手势表达出来,这样做的目的是强化学习目标,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通过这种方法,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乐感也得到极大的提升,从而为提高音乐的鉴赏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以相关问题为导向,激发积极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一味的讲解、灌输,会使课堂变得枯燥乏味,不仅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还不利于自身音乐水平的提高,乐感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在音乐课堂中,教师要借助有利契机,及时抛出问题或以学生问题为导向,进行思考分析,并得出结论,这过程,能够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乐感。例如:在教学《春天又来临》时,教师可提出“力度记号在歌曲中出现了几次?你认为歌曲的齐唱部分应用怎样的声音和情绪来演唱?合唱时应注意哪些问题?你能根据力度的对比来表达歌曲的情感吗?”学生在自主思考或合作讨论下,是一种锻炼思维分析能力的一种方式,在清晰的思路引导下,将结论明确地表达出来,这一过程为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乐感提供了便利条件。

结束语

初中阶段,培养学生乐感是音乐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发展学生音乐学习自主性的重要途径,教师要以欣赏音乐为辅助,以审美能力为基石,以学生的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形成良好的乐感,从而为培养音乐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红.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乐感及鉴赏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0(11):92-93.

[2]张忠华.浅谈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乐感培养与鉴赏教学分析[J].北方音乐,2020(05):121+123.

[3]徐勤雪.浅析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节奏感的培养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2):102.

猜你喜欢

乐感音乐教学培养策略
跳跃的黑白键
浅谈声乐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乐感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