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认识分数谈动手能力的思考

2020-07-14周敏

新智慧·中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动手能力小学数学

周敏

【摘 要】在当今社会做很多事都需要自己去动手,可见动手能力尤为重要。然而,小学生的动手能力被长时间的忽视,导致小学生的动手能力相对比较弱。可在素质教育下,小学数学课表中指出动手能力是一项关键能力,因此培养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刻不容缓。在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初步认识分数中就多次提出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认识分数;动手能力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节课安排在三上,面向的是三年级的学生,该阶段的学生已学过整数知识,不难发现他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不能用整数来表示的量。虽然孩子们对一半的概念能理解,但只能模糊的来表示这些量。初学分数,可以较为准确地表示这一类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然而分数这一概念较为抽象,与整数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学生初学分数会感到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采用了:情景教学、教具的演示、让学生动手折、涂等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取知识,达到最终认識分数的目的。在这一节课中,始终贯穿笔者的课程的是三个字“导”“放”“启”。

一、“导”,创设情境,认识分数

在上课前,教师准备了非常多的圆片、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等图形宝宝给到每一位小朋友的手中。学生看到老师给他们准备了精美的图形宝宝以及自己喜欢的彩笔,都猜到今天自己可以当一个小小的“创造家”啦,一个个小脸上都洋溢出快乐的笑容。

其次创设情境:星期天,小明和小兰去带了很多食物去秋游,我们来看看他们带了哪些食品?(出示例题情境图,让学生说出图中每种食品的数量)提问:可是现在他们遇到了一些数学问题:“如何分才公平呢?”在我们的教学中不难发现孩子们帮老师解决问题是最积极的,因此一定要把握住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在分蛋糕时产生矛盾心理,导致在表示方法上产生疑问,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了解分数怎么产生的。

在“导”的这一部分中,给孩子初步认识到分数是什么,怎么写,怎么读,每一部分是什么含义,“导”的这一部分的认知和每一点不需要有强烈的认知,只需要对分数有一个初步的,基本的认识就行,建立表象,给孩子一个初步的印象,学生能说出分的过程即可。

二、“放”,操作体验,构建新知

动手操作是数学中比较关键的一个能力,要想学生创新,理解每一部分的含义,那教师就必须“放”手让学生自己实践,勇于探索。如果教师一味地扶着学生走,教师怎么说学生怎么做,大家觉得会有创新吗?当然,实验中的“放”不是放任自流,而是相信学生自行探索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敢于大胆放手,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自由驰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出示具体的要求后适当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尽量多的给学生时间,更多的自由空间,并且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尽可能让学生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探索问题且得出科学的结论。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节课中“放”这个模块时,涉及到三次动手操作,每一次的要求都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提出要求。

(一)认识蛋糕的12

片断1:

师:分数线:可以看做把蛋糕平均分;分数线下面的分母可以表示平均分成两份;分数线上面的1表示其中的一份,其中一份是这个蛋糕的12,那另一份呢?我们就说每份是它的12。它指的是谁?

师:谁来完整的说一说我们是怎样得到这个蛋糕的12。你能加上手势再说一说吗?

在这个第一层次中,要很明确的知道分母、分子、分数线每一部分的含义并知道蛋糕的二分之一的来源。这个环节的动手表现在用手势去讲述蛋糕的二分之一。有这样一个简单的动手操作,使学生带着手势加强对分数含义的认识,也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

(二)创造图形的12

片断2: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蛋糕的12,如果,老师给你一个图形,你能表示出12吗?

出示活动要求:

1.请选择你喜欢图形先折一折,用斜线画一画表示它的12。

2.完成的同学在小组内交流并说一说你的想法。

继续展示:长方形的几种折法。

师:我看到有的同学也是选长方形,但跟他的不一样。出示不同作品(贴黑板),不一样在哪呢?

问:它们都表示长方形的12吗,为什么?

在第二次的动手操作中,学生已经有了第一次动手比画的潜意识,教师也不参与演示过程,而是放下去让学生自己动手折、画、说。在“放”的时候,首先,一定要明确活动要求的目标,所以给出明确的活动要求,在课前要给予孩子一定的画斜线的要求,教师在巡视的时候,发现学生不会画,那么一定要及时给予帮助;其次,在找资源时一定要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动手,要让每一个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让其明确按照要求一步步做。活动中,第一个层次:通过让学生折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使学生进一步理解12的含义:不管什么图形,

只要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2,与图形的形状没有关系。第二个层次:通过展示同一个长方形的不同折法,使学生再次进一步理解12的含义:只要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2,与一份的形状没有关系。在片断教学2中,明确目标,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索分数的来源和含义,加深对分数的进一步的认识。

(三)创造几分之一

片断3:

拓展:如果老师再给你1张圆形纸,你能创造出它的几分之一吗?

出示要求:

1.自由创造,并用彩笔画斜线表示创造的几分之一。

2.完成的同学在小组内交流并说一说你的想法!

第三次的动手,这次对学生的要求更高了。首先,都是在前两次的基础上进行深化;再次,在要求上也不是局限于二分之一,而是拓展到几分之一。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充分进行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充分认识了12后,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自己喜欢的几分之一,既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其它分数的含义,进而认识新的分数。让学生自己比较分数的大小,通过争论、交流、进一步丰富对几分之一的认识。

三、“启”,巩固运用,提升思维

(一)“启发”学生

很多教师觉得在上课时,在学生动手操作后学生能够得出教师需要的结论就可以了。如果这样想就错了,在启发学生时并不是以得到结果为目的,而是在动手操作得到结果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要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以后遇到这个问题怎样解决。与此同时让学生在探究中产生新想法时,大胆动手、小心验证想法、得出结果,启发他们利用课外的时间去继续探索、研究,真正体现数学课“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问题出课堂”的特点。

在教学同样大小的圆比较大小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充分让学生去发现,用同样大的纸片平均分,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小。在此过程中就需要教师去“启”发学生的思维。在上课的时候就有同学提出不一样大的圆可以吗?这就是一个思维的提升。笔者设计了一道思考题:“两根露出同样长的不完整的木棍,第一根露出的是总木棍的12,第二根露出的是总木棍的13,猜猜两根木棍谁更长一些呢?”这道思考题对孩子提出了更高、更深、更强的要求,需要教师去“启”,让学生画出整根木棍,再次理解分数的含义。

(二)“启发”教师

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应始终抓住“导”“放”“启”这三个字,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围绕着“情境观察、三次操作、比较等”数学理念,引导学生学会和同伴交流数学思考的结果,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1)启发教师要熟读课标,根据课标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2)根据情境把握数学本质,设计前后知识的联系,完成从旧知学习到新知习得的完美过渡。

(3)在每次布置小组动手操作活动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明确动手要求和预设好达成度,这样才能有效地通过活动提高其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1.

[2]义务教育学科核心素养.关键能力测评与教学[M].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6.

[3]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M].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动手能力小学数学
浅谈利用布艺手偶促进幼儿的动手能力
动手能力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培养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