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依法治国视域下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模式研究

2020-07-13赵荣

卷宗 2020年11期
关键词:法治意识培养策略高校

赵荣

摘 要:加强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培养对于中国法治社会的建设有重要意义,当代大学生虽然对法律知识有浓厚的兴趣,但是法律知识掌握水平有限,学生不能够充分的正确认识法治精神与学习法律知识。应当针对大学生的法治意识现状开展教育引导工作,在高校校园形成浓厚的法治意识氛围。本文主要分析当代高校开展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的问题以及有效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策略

基金项目:本文是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课题《依法治国视域下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研究》立项课题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7YB353)。

1 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意识的现状

随着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战略布局的深入实施,法治已经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路径,法治建设对于调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规范社会秩序有重要的意义。当代社会人们的维权意识不断增强,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全民守法已经成为社会的基本共识。高等教育日益重视开展法治教育,强调在素质教育改革的理念下大力推动法治教育的有效实施,高校正在实施内容深刻、形式多样、指向实践的法治意识培养活动,着力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公民意识与法律素质。目前高校已经形成较为浓厚的法治氛围,在学校管理规章制度,法律课堂教学,学校日常管理中充分的体现法治精神,大学生的法治意识也在不断提高。但是法治意识培养活动仍有待于蓬勃开展,强调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基础上开展法治意识教育。

2 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的问题

2.1 大学生在法治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非政法类专业的大学生只是零散的接触到一些法律常识,在法治意识、法治思维方面还比较淡薄。大学生主动学习法律知识,主动接受法治意识培养的积极性不高,主要是在被动地学习和接受。大学生在思想上普遍认为法治很重要,大学生应该培养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但是在实际行动中,却不会时刻依照法治思维行事,违法现象时有发生。大学生往往在自身利益受到侵害时,思想上愿意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但是在行动上表现得比较无助。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更重视法治,但是在网络空间中,更容易产生违法行为,自身的合法权益也容易受到侵害。

2.2 高校对法治意识培养定位问题

目前有关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的定位不明确,大学法治教育课堂活动与大学生的法治意识成长需要不相符。目前高校对于学生法治意识培养主要依托的课程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其他课程如《形势与政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也有相关内容,但是法治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从属于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没能在教学计划、目标、方式方法、资源配置方面给予足够保障,甚至一些高校没有给法治教育以独立的教育环节。例如,有些高校没能充分的认识法治教育与德育的明显差别,不能在法治意识培养中体现法律规范的独立性。法律意识培养与思想道德教育的结合不紧密,或者法治意识培养从属于思想道德教育体系。目前,我国高校法治教育的创新不足,技术手段更新普及的速度较慢,高校缺乏专业的法治教育人才,同时,在法律教育中工作开展的实效性不足,不能充分地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法律知识的需要。

3 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的策略

3.1 采用情境教学模式

高校法治意识培养应当具有以人为本的特征,法治意识的培养必须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情感特征出发,重点强化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大学生在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导中深刻的认识法律的严肃性。高校法治意识培养还要优化整体氛围,注重以情感感化的方式引发学生的思想共鸣。高校还要组织开展一系列的师生互动活动,注重设置良好的法治意识培养的氛围,在法治意识培养中充分的尊重学生主体作为,采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意识理念进行有效引导,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法律规范的深刻认同,牢固树立学生的守法与用法的强烈意识。

3.2 采用理论联系实践的模式

传统的高校法治教育以理论教学为主,法律法规教育主要在课堂进行,法治教育的创新性与实践性不强。新时期的法治教育应当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强调理论与实践教学模式的深度结合,重点开展一系列具有实践性的法治教育活动,这样才能优化学生体验,促进学生积极投入法治实践。首先,在法治课堂应当引入典型的案例,围绕着学生在社会生活和实践中遇到的法律问题进行课堂教学,在生活化教学中形成守法用法的正确理念,从而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记住丰富的法律常识。高校还要组织开展大量的法治教育实践活动,促进高校大学生走出课堂,引导大学生投入一些社区司法所的实习工作,以及组织大学生开展参观监狱、旁听法院庭审等活动,让学生在多种法律实践活动中了解法律知识,深化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领悟程度,从而优化法制课堂,完善法制教学的体系,达到提升法制教学的质量,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

3.3 使用网络教育模式

信息网络空间已经成为在学生汲取知识的重要载体,高校法治意识培养工作也应当利用信息化的模式。首先,高校应当建立线上线下互动教学的模式,注重基于互联网向学生大力宣传和渗透法律知识。注重通过在线慕课与微课教育的模式弥补课堂教学时间的不足,实现对大学生法治精神的长期引导。其次,通过互联网补充课堂教学内容不足,基于互联网给学生呈现丰富的法律法规典型案例,真正做到通过互联网宣传法制精神,基于社会热点现象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从而强化学生的法治意识。第三,大学法治意识培养应当贯穿于大学生生活的始终,充分的利用校园论坛、公众号、微信群等讨论法律知识,着力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法治教育氛围。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在线宣传的方式进行法治引导,促进大学生通过在线渠道报名参与校内组织的法治主题辩论赛,遵纪守法的演讲,从而达到全面深化法治意识教育的目标。

3.4 学生自我管理法制化

依法治校是落实全面依法治国在高校治理中的具体表现。目前各高校关于学生管理、教学管理等等均形成了一定的法治体系,在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教学中,要严格执行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在学生中树立法律的权威,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不少高校在日常学生管理中,建立了健全的学生自我管理体系,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如在学生社团管理、学生学习考核、奖助学金评定、学生违纪处理等等方面,均可由学生参与自我管理的过程,通过参与管理活动行使自己的各项权利,履行自身义务,从而更加明白法治在管理中的应用。

4 结论

我国社会的法治化进程正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法治化建设日益显现其重要的社会价值。大学生作社会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承担着促进社会发展的重任。因此应当大力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意识,以多种途径有效的开发法治教育,做到尊重学生的兴趣需要,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大力开辟网络教育的空间,在课上课下互动中有效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

参考文献

[1]蔡卫忠.论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要着力把握好的幾个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06):44-48.

[2]李万江.浅析大学生法治教育模式的构建[J].现代交际,2016(03):89-90.

[3]杨超.通识教育对大学生法治教育改革的启示——兼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方向[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5(11):30-32.

猜你喜欢

法治意识培养策略高校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意识培育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培养与提高大学生法治意识的调查研究
依法治国大背景下中国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途径研究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暴力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