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初中班级自主管理策略运用探究

2020-07-09黄艳红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4期
关键词:自主管理核心素养策略

黄艳红

【摘要】學校班级是教育学生的主要基层集体。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理念的初中班级自主管理就是在班级管理中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自主管理策略,激发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自主发展性,提升班级的集体凝聚力,实现班级的自主化管理,从而培养整体学生的心智健康地、有效地发展,最终实现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核心素养 自主管理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4-187-02

前言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理念要求学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能够自主发展和管理,发现和挖掘自身潜力和价值,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品格和核心能力。因此,作为班主任,要通过具体实践的策略,完善以学生自主管理为重点的班级管理制度,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目标。笔者在日常班级管理实践中,积极探索自主管理的策略。

一、建立激励竞争机制,培养自主管理能力

当今学生面临着各种压力,比如学业和青春期的人际关系等。部分学生出现消极怠慢的状态,学习和生活处于被动状况。另外他们的班集体意识淡薄,自律性差,自我发展意识不强烈。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的“刺激一反应”学习理论中,强调了“赏比罚更重要,更有力”。激励教育理论认为遵循个体发展的规律,通过内在和外在的因素刺激和激发学生个体的动机,增强学生的信心和积极性,从而使学生主动发展。所以,建立健全的激励竞争机制,对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学习和德育进行量化考核,有意识地推动学生的自主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激励竞争机制就是制定开展班级竞争活动,激励学生要达到的目标的具体条例,也就是班级公约。笔者根据班级学生的个性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分别从学习和德育方面制定班级激励竞争机制。第一步,在学期初,笔者先召开核心班委会议,商定最初的竞争条例。然后召开班会课,把初定的条例分发到各个小组里讨论完善。每组提出意见和建议,充分采纳可操作性的班级竞争条例,从而实现目标的有效性。第二步,通过民主制定的班级公约展示在班级的文化墙上。第三步,评价方式采用得分制。通过每日排行榜、周排行榜和月排行榜的累计得分的量化评比,对小组和个人评价。对于表现优异和有进步的各个小组和个人进行奖励。在竞争的环境下,小组成员的互帮互助起到了团结既紧张的作用;通过优秀榜样的作用,学生个体的进取心和能动性得到了展现。

二、“全员班干”制度,树立学生与班级荣辱与共的意识,既有主人翁的决策权也有代言人的形象

班干部作为班级管理的一部分,是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助手。传统的班干部轮换制度会产生一些集体小官僚风气,造成一部分班干部追求功利,群众威信不足;而另一部分群众同学对集体责任心不足,主人翁意识淡薄,以自我为中心,对班级活动不关心,集体荣誉感薄弱。笔者经过实践探索,设立“全员班干”制度对班级自我管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具体操作如下:

1.在建立激励竞争班级机制的前提下,提出对班干部的评价进行多元化的评估,进行周排行和月排行,算入个人的奖励竞争方案。

2.根据班级管理的需要,确定班干部的职位。除了常规的核心班委包括班长、学习委员、纪律委员、文娱委员、宣传委员、劳动委员、生活委员、体育委员之外,把科代表和小组长也纳入班干队伍。另外根据学校和班级活动的开展,笔者还增加了阅读平台站长、IT工程师、班级物资员、班干督查员、新闻(美篇)通讯制作小组长等,提供各种班级职位让有相关能力的同学去竞选。每半学期,根据个人量化评估,对个别班干的职位进行微调。通过因人而异,为学生提供能发挥自己优势的空间,提升学生干部工作的成就感和责任感。

3.根据设定的职务,明确各职务的责任,细化各种职务的条例。比如正班长要带领好竞争机制的考评小组,每周做好考核和公示工作;副班长填写好每日的班务日志,每日做好总结与反馈;IT工程师负责好班级多媒体的管理,协助科任老师的使用以及平台的保养工作;新闻(美篇)通讯制作小组长组织征稿、编辑、审核及发布宣传等等,落实“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4.及时反馈,完善提高。确定了各职务职责后,每周每位班干对自己的工作进行书面小结,肯定优点和反思不足,提出改进措施。班级竞争机制考核小组和班干督察员根据考核责任奖励条例,民意测评,教师评价三方面进行评价给分。每周一班会课的主题根据上一周的班级事务重点项目确定,筛选班干重点反馈的意见和对存在的班级管理问题进行开展,组织各小组讨论,形成可行性措施加以改善。通过每周的形成性意见,落实到下一周的实践中,培养学生干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锻炼了学生干部的思维能力和行动力。

三、建设温馨的班级家园文化,在制度文化的基础下,通过物质文化建设提升班级精神文化水平,培养学生主动“爱家、管家”热情,塑造舒心的、向心的集体精神

苏霍斯姆基所说:“集体主义教育的实践,首先在于激励学生自由地、自觉地实现集体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班级制度,也就是班级公约,本文所研究的竞争机制。在这个目标的引领下,全班同学朝着这个统一的目前奋斗,形成一股团结向上的班风,这就是班级制度文化的表现。而物质文化建设是指在班级教室里进行美化教室环境的布置,而班级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提升班级的精神文化水平,这体现在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优良的班风和学风等方面内容。

通过创建有特色的班级家园文化建设,让学生自主参与其中,并能优化班级自主管理,笔者以本届所带班级为例,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1.确定班名、班徽、班级口号和班级公约。入学初阶段,在同学中展开征集具有本班级特色的、意义深远的、充满正能量的班名、班徽及班级口号、班级公约等的活动,然后民主投票决定最终结果。

2.营造教室物质文化氛围,突显“家”的概念。以班级公约及竞争激励条例为契机,发挥“全员班干”制度作用,让班干部各行其责,创造出具有和班名涵义相匹配的文化布置,如班级公约、名人警句的张贴,学习园地、图书阅读平台的布置,竞争激励的评价考核公布栏、班级通知公布栏等方面内容。在具有家园文化的班级里,充分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自主地历练和提升自己,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强化“家”意识。

3.两手抓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同时,渗透精神文化的教育。通过团队合作、民主自主制定和完善班级制度,教师引导学生在这过程中发扬尊师重教的道德风尚;维持团结、友爱、和善的人际关系;倡导正确有正能量的舆论。

四、开展主题活动,锻炼学生自主规划、组织、管理的能力,提升在实践中的适应能力,学会发掘自身的潜能,培养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一方面,结合学校开展的校运动会、科技艺术节、读书节、禁毒教育活动、消防安全演练活动、志愿者环保活动、感恩教育活动、爱国教育活动、人生职业规划等大型活动,鼓励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从而通过学习培训的体验,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价值观和情感态度,实现自主发展和完善的核心素养目标。另一方面,结合本班级的特点,开展班级的特色活动,如中英文朗诵比赛、知识竞赛活动、班会主题活动、集体生日会、棋艺比赛等班级活动。在这些活动中,班主任把主动权和自主权交给学生干部及学生,让他们自己策划活动计划,主持组织,制定奖励方案和实施活动过程,班主任在当中给与指导性建议,丰富学生的自主体验经历,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和自我超越的意识,从而提升班级自主管理水平。

结语

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理念,以师为导、以生为本的初中班级自主管理,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意识,会发展,会学习,让他们和老师一起成为班级管理的共同责任主体,具备自律自觉、合作参与、实践创新等能力,具有科学体系的知识文化基础,最终发展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全面人才。

【参考文献】

[1]范夕高.核心素养理念下班级管理的新思考[J].中小学德育,2016.9:54-56.

[2]冯琼玉.基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初中班级自主化管理模式[J].名师在线,课题研究,2019.36:13-14.

[3]王大慧,姜怀楚,发展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班级管理[J].基础教育论坛,2018.9:59-60.

猜你喜欢

自主管理核心素养策略
在自主管理中分享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快乐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