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激励机制的探索

2020-07-09杨兰树杨进军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4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策略探究

杨兰树 杨进军

【摘要】近些年我国积极鼓励中等职业院校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中等职业院校规模发展愈加壮大,无论是教学质量还是生源质量都得到了有效提升。如若教师待遇仍然停留在原有层次上,会影响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教学热情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在中等职业学校中要构建一套切实有效的激励机制,以教师实际需求为基础,采用一系列多元化、丰富化的激励政策,帮助教师养成责任感与归属感。本篇文章基于中等职业学校,对教师激励机制的实施展开深入地探讨分析,并对此提出相应具体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激励机 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4-117-01

引言:教师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重要教育主体,恰当的激励有助于学校整体教学目标的进一步实现,并且增强教师的归属感,避免人才流失,让教师能够全心全意为学校发展努力贡献,以职业规划为基础的激励能够实现学校和教师的双赢目标。

一、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激励机制建立的重要意义

人力资源是院校建立的重要内容,中职院校学生普遍学习能力减弱,在日常行为习惯上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教师付出足够的爱心与耐心,逐渐引导学生养成健康正确的学习生活态度。对于心理学来说激励是一种心理术语,具体指激发人心理行为的过程,将激励概念运用于教师工作管理当中,能够充分调动教师教学的创新性与积极性,使得教师更加努力地实现教学任务,做好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工作。在中等职业学校激励机制的建立,要根据教师工作需求与社会现实情况,从精神与物质两方面给予教师鼓励,要精准把握激励的最佳时机,在教学目标下达前、教学遇到困难等时机采用激励政策,有组织、有目标、有计划的采用激励政策。

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激励机制制定策略探究

(一)采用全员性与全程性的激励机制

在中等职业院校中要积极采用全程性与全员性的激励机制,在校园中教师既是激励的主体又是激励的客体。在学校管理构建全面化、系统化、科学化的激励机制,从教师最为关注的物质条件人手,对教师教学与工作态度进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师进行激励。

例如,中等职业院校要根据社会实际,优化学校教师薪酬结构,物质激励主要指满足教师实际生产生活需求,物质激励是通过众所需要的物质生活条件,从而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在中等职业学校建立激励机制,可以将薪酬分为三个阶段,,基础薪酬、平衡薪酬与发展薪酬,基础薪酬指的是学校根据教师工龄与岗位需求给予的薪资保障。平衡性指的就是学校根据国家薪资水平,及时调整教师薪资水平,避免出现国家教师薪资平均水平提高,而学校内部教师薪资水平停滞不前的现象,导致教师出现消极工作的不良状态。发展性薪资指的是指的是学校为教师提供发展与深造的机会。建立健全三种薪资结构,既能不断提升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团队水平,又能保证教师团队稳定、健康、积极地工作态度,此种激励政策对教师负责,也是对学生负责对学校发展负责。

(二)注重精神激励,增强教师责任感

人们在不同的压力与精神环境下,所表现的心理状态也是各不相同的。为了增强教师教学积极性,要运用精神激励的方法,将心理学效应运用到激励政策当中去,每位教师内心都向往着成功,中等职业学校要给予教师一定的荣誉称号,达到精神激励的目的。

例如,中等院校要采用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勵相结合的方法,精神激励对于教师工作态度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运用激励政策的方式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与舆论导向,通过名师风采、优秀个人优秀集体表彰、典型事迹宣传等方式,不断增强教师的学校归属感与荣誉感。在校园建设中每月可以定期组织赛课活动,活动分为个人与团队竞赛两种方式,分学科分年级开展全校范围的赛课活动,学校内部建立考察机构,由学生、教师、领导组建评价团队,对教师实际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对于优胜教师个人与优秀团体进行表彰,从精神方面给予教师鼓舞。除此之外学校还要定期开展团建与教师培训工作,选派优秀教师到企业考察,使得中等专业学校教学更加贴近实际生产实践。团建活动是增强教师团队合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讲座培训活动是丰富学生精神文化的必由之路。

(三)逐步完善教师激励评价体系

教师评价是教师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教师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从理论上说,教师评价还具有激励功能。通过评价认识教师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给他们指明工作的方向,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激发其工,作热情。

例如,中等职业院校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教师内部会形成良性的竞争环境,有利于教师教学素养的提升。若想使得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产生最佳效果,最重要的就是建立完善的激励评价体系,保证物质激励与其他激励措施公平客观的实施。在中等职业学校中要由教研室、校领导、资深专业人士组建教学督导组,对教师教学水平与工作态度进行全面化的评估,评估采用短暂化与长期化的方案,既要考察教师短期内的工作态度,又要看待教师长期来的教学质量,避免出现错评估假评估的现象。在评估过程中如若教师出现问题,要及时予以教师一定的引导,当教师工作状态优良教学成果显著的现象,要及时予以鼓励与物质精神方面的激励,确保教师长期处于高涨的工作状态。

结束语:总之,为了适应中等职业教育新的发展形势,必须实行科学、规范、专业、可操作、可监控和全覆盖的教师激励机制,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高水平的专业教师队伍,激发中等职业教师的内生动力,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基础教育一般课题《中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中的激励机制研究》课题批准号:XJKX188064】

【参考文献】

[1】马秀伟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激励机制探析[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8,20(08):76-79.

[2]李奕,刘玫芳,王崇人,中职学校创新型教师成长的激励路径优化[J].职业,2018(14):49-50.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学校策略探究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分层教学模式研究
浅析小学体育课堂足球教学策略
中等职业学校财务信息系统建设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实施“长短课”的必要性与实施建议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培育学生职业精神的研究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谈少先队员荣誉感、 责任心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