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语文名著阅读的教育策略与研究

2020-07-09牟云波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4期
关键词:名著阅读初中语文

牟云波

(湖北省利川市思源实验学校 湖北 利川 445400) 【摘要】在语文课本中,教材编纂者将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汇聚至此。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借助语文课本上的名著阅读对学生实施教育引导,以期引领学生在优秀的文学作品阅读、品味中实现个人基础知识的夯实、阅读能力的提升、文学素养的完善和高尚品格的有效建立。

【关键词】初中 名著阅读 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4-025-01

在中学语文课堂的教育实施过程中,教师不仅借助基础知识教育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的认知和掌握,还需要借助课本内外的名著阅读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引领学生在丰富的名著海洋中自由徜徉。

一、名著背景的了解

一本书之所以可以成为名著,不仅仅因为其拥有振聋发聩的教化作用,还因为其深深扎根于时代的背景之中。因此,教师需要借助名著背景的分析和探究鼓励学生了解名著的诞生价值,并借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投入到阅读中。

例如,在阅读《骆驼祥子》这部文学名著之前,笔者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就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骆驼祥子》进行背景查找。经过合作探究和分析,有的小组找到了老舍先生于20世纪30年代写作文章的时代背景;有的小组通过了解老舍先生的生平经历与写作背景了解到文章的写作价值;还有的小组通过旧中国当时情况的了解、针对劳动者水深火热的生活环境进行了详细的资源查找和分析。最终,每一组学生都对《骆驼祥子》的写作背景和老舍先生的个人经历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并通过背景了解对名著的阅读产生了积极性,进而主动投入到后续的文学阅读和作品欣赏中。可见,笔者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通过名著背景的查找请学生进行详细探究,以期引领学生在背景分析中了解作品的创作基础、促使学生在了解中建立文学阅读的积极性,进而主动投入到后续的文学作品阅读和欣赏中。

二、经典片段的讲述

经典片段往往是名著中容易吸引人的重要内容,故而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使用名著经典片段为学生加以介绍,以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凭借经典片段建立阅读积极性、进而在阅读中详细欣赏。

例如,笔者在引导学生欣赏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笔者为了尽可能帮助学生建立阅读兴趣,就以口述的形式为学生讲述了书籍后半部分的故事:当筑路工程即将结束的时候,保尔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后来,他失明了,且几乎瘫痪在床。但是,他没有放弃,而是在积极帮助妻子进步的同时开始进行文学写作——他拿起了另一种武器,投入到新的生活和战斗中。学生们听过笔者声情并茂的讲述后,纷纷被保爾坚强的品质所打动、并希望借助详细的阅读进一步了解保尔的故事。最终,学生在片段欣赏中建立了阅读兴趣、主动投入到阅读体验中。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凭借笔者对于名著经典片段的讲述能够感受到名著中凝聚的思想与感情,并感受到其中渗透的可贵品质,进而积极投入到后续的自主阅读中。

三、阅读讨论的开展

教师可以借助阅读讨论活动的实施鼓励学生进行名著阅读交流,并借此深化学生的阅读理解、拓展学生的阅读眼界,进而促使学生在阅读交流中实现阅读自信的建立、阅读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例如,笔者会定期组织学生参与阅读讨论活动,并鼓励大家在交流会上针对自己正在阅读的名著、名著中印象深刻的情节等内容进行发言。在一次交流会上,有的学生表达了自己对于《朝花夕拾》这本名著的看法,借助书中内容表达出了鲁迅先生的犀利与睿智;有的学生针对《西游记》中三打白骨精的情节进行了详细讲述,并表达了自己对于这本名著的热爱;还有的学生结合《儒林外史》中的故事分析了作者对于封建制度的批判、对于高尚人格的歌颂……学生们在名著阅读交流会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在其中建立了阅读自信与积极性、在他人发言的聆听中实现了阅读视野的拓展与阅读知识的丰富。可见,阅读交流讨论大会的组织和开展不仅能给予学生阅读交流的平台,还能促使学生在其中实现阅读能力的提升和阅读素养的逐步完善。

四、语段情节的迁移

语段情节的迁移主要是指当教师在教授一本名著作品时,可以结合其中的情节、语段内容进行迁移,以期为学生展示出更多元的名著内容、进而促使学生拓展阅读眼界、完成相关阅读。

例如,在阅读《骆驼祥子》时,笔者鼓励学生结合鲁迅先生的作品《祥林嫂》进行阅读,以期感受老舍、鲁迅两位先生对于人物描写的各自特点。学生借助类似情节的迁移通过《骆驼祥子》迁移到《祥林嫂》的阅读欣赏中,并感受到老舍先生文章中的细腻和温和、对比感受到了鲁迅先生的尖锐、犀利与文章中血淋淋的真实。最终,学生们不仅在笔者的引导下拓展了阅读眼界,还在同类型的文学作品欣赏中感受到不同名家笔下的写作特点、在文学名著的欣赏中实现文学作品的详细理解与阅读眼界的有效拓展。

综上所述,为了达成良好的名著阅读教育效果,教师可以借助名著背景的讲述帮助学生了解名著创作的缘由;教师可以借助经典片段的解读帮助学生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教师可以借助阅读讨论的组织鼓励学生发表见解、互相交流;教师还可以借助语段情节的迁移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

【参考文献】

[1]张莹琳.名著与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析[J].才智,2020(03).

[2]叶瑞娟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问题与优化策略探索[J].成才之路,2019(36).

猜你喜欢

名著阅读初中语文
关于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困境分析及对策探讨
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审美教育思考
培养农村学生阅读名著能力浅探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