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景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0-06-29张凡

数学大世界·中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教学应用小学数学

张凡

【摘 要】 数学课程是小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当前国家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提升学生的数学理论知识掌握质量,还要对学生的数学知识实践应用能力进行培养。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善用情景教学法,将数学课程内容和学生常见的生活实际结合,构建合适的教学情景,在提升学生数学知识理解质量的同时也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知识实践应用能力。本文结合实际,就情景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應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情景教学法;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情景教学法是指在课程中通过创设合理的教学情景来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了解,优化数学教学环境,有助于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在实际应用中,教师要注意将情景设计和课程内容结合,保证两者的相互联系,以此来强化教学质量,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教学情景的设计也要注意趣味性和有效性,教师需要从多个角度来优化情景设计,以此来提升教学应用效果。

一、结合课程内容,创设趣味性的教学情景

小学生的思维活跃,心理正处在成熟发展过程中,这使得小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自控能力较差,可能会在课上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影响教学质量。数学课程内容存在一定的抽象性,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几何内容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理解有着较大的难度,难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在课堂上的集中学习。因此,在情景教学法的使用中,教师首先应当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需求,构建具备趣味性的教学情景,以此来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在情景的设计上,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具备趣味性的方式来引入课程的内容,保证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到课程的学习中,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优化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质量。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趣味性的问答活动来实现课程内容的引入,以此来营造趣味性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思考和分析。在情景的选择上,为了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结合,尽量在教学中使用与生活相关联的情景,保证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例如,在《加减法》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购物”的教学情景。例如,在“150-98”的教学中,教师一般会提出将其变换为“150-100+2”的方式简化计算。为了提升学生对这一变换过程的理解,教师可以假设学生到超市中进行购物,学生所带金额为150元,消费98元。结账时学生拿出100元,此时的计算为150-100,收银员找零数额为2元,即最终的计算过程为150-100+2=52元。将较为抽象的数学计算过程在合适的生活情景中进行解释,提升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也有效优化了学生的数学实际应用能力。

二、以故事为基础,提升教学情景对学生的吸引力

在教学趣味性的实现上,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来创设情景。小学生一般对一些趣味性的故事有着较高的兴趣,因此为了提升数学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以故事为基础来设计教学情景,通过创设趣味性的故事情景来优化课程教学质量。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动画片,如《喜羊羊与灰太狼》来创设教学情景,提升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教师可以将动画故事中的人物与课程内容结合,通过引用故事中的一些情节来实现对课程知识的趣味性讲解分析,引导学生主动地对数学知识进行分析和理解,更为主动地完成数学知识的学习,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将趣味性的故事和课程内容结合有助于教师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也能加深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为后续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打好了基础。除了故事之外,教师在教学情景的设计中使用一些游戏形式,也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情景的创设中,教师可以赋予教学过程一定的游戏性和趣味性,保证教学气氛的活泼性和趣味性,在课程教学中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学习质量。课堂上寓教于乐是优化教学情景的有效手段,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信心。在实际的内容导入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生活实际,保证导入过程的自然和贴切,避免导入过程和实际的教学内容出现偏差。

三、合理选择教学方法,提升课堂上的操作性

在当前的新课程改革中,国家要求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数学知识实践应用能力进行培养,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设计合理的教学情景,科学地推动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合理的教学情景,保证学生在课堂上对数学知识的正常操作和应用,引导学生使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数学分析能力和数学知识实践应用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小学生的思维和心理较为活跃,对于一些动手实践活动的兴趣较高,因此,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这一思维特点,在课上引导学生使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例如,在《分数概念》的教学中,由于这一概念具备一定的抽象性,学生难以进行直观的分析和理解。为了提升学生的理解质量,教师可以在课上开展实践活动。教师在课程开始之前可以给学生下发纸张以及剪刀,在保证学生操作安全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使用教学工具来对课上给出的一些分数使用纸张进行展示。为了加深学生对分数的理解,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对纸张进行等分,之后对每份纸张大小等进行比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分数概念。除了实践操作活动之外,教师还可以在课上开展小组竞赛活动,将学生进行分组之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小组内部通过讨论来对问题进行解决,解决效率最高的小组可以获得一定的奖励,以此提升学生的参与兴趣。另外,教师还可以在课上使用多媒体设备来对抽象数学知识进行展示,更为直观地使用生活案例来对数学知识进行分析,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技术的作用,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印象。

情景教学法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使用的教学模式,其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强化数学应用能力。在情景的设置上,教师首先要注意教学趣味性,并以此为基础,利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来开展课堂实践,优化课堂氛围,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情景教学法教学应用小学数学
微情景教学法在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护理专业课程中的应用
运用情景教学法开展酒店英语教学的路径探究
情景教学法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情景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阶微分方程的初等解法及应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