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静脉留置针进行CT 增强检查患者实施全面护理配合效果的分析

2020-06-23黄群婷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40期
关键词:造影剂静脉护理人员

黄群婷

(南宁市上林县人民医院,广西 南宁 530500)

0 引言

CT 是临床疾病检查和诊断中常用的手段之一,近年来,临床医疗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而多排CT 扫描技术也开始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中,大大推动了临床检查及诊断工作的向前发展。现阶段,CT 增强扫描已经逐步发展为临床诊断医学中最为常用的一种影像学手段之一[1]。针对患者开展CT增强检查的过程中,一般需要对其进行造影剂注射,以促进其CT 增强检查的准确度,并确保其安全性等,具体操作中通常需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CT 增强检查。然而,经静脉留置针对患者开展CT 增强检查时若操作不当可能会造成造影剂渗漏等现象,影响检查工作的顺利、安全开展,因此检查中应配合良好的护理措施,尽可能确保检查操作的有效实施。为探讨静脉留置针CT 增强检查患者的有效护理途径,为今后的静脉留置针CT 增强检查及护理工作提供良好的参考依据,本次研究取我院2244 例经静脉留置针进行CT 增强检查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122 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全面护理配合,观察其应用效果,现将详细研究过程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取2018 年6 月至2019 年6 月本院2244 例经静脉留置针进行CT 增强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122 例。对照组男630 例,女492 例,年龄6-90 岁,平均(39.6±11.2)岁。实验组男622 例,女500 例,年龄6-89 岁,平均(40.8±12.5)岁。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等基础资料对比上无明显差异,P>0.05,可用于研究对比。

1.2 方法。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常规向其阐明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操作方法及过程、注意事项等,同时在常规消毒后给予静脉留置针穿刺及CT 增强检查,视患者具体状况对其造影剂具体注射速度进行合理调整。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全面护理配合,具体方法为:①环境护理:护理人员应进一步强化对经静脉留置针行CT 增强检查患者的环境护理,定期清洁和整理CT 室,确保室内环境的干净整洁,为患者提供良好、舒适、安静、安全的检查环境和治疗环境。具体实施中,护理人员可将CT 室内温度调整至21℃至22℃范围内,帮助患者保持体温恒定,以改善其血液循环状况,推动相关检查操作的顺利开展。②心理护理:优于CT 增强检查需要在密闭的环境中进行,且检查中可能会出现较明显的机器噪音,部分患者可能会因此表现出高度紧张以及恐惧等状况,影响其检查配合度和移动性。护理人员必须要注重对CT 增强检查患者的心理护理,对其实施正式检查前,应首先想起阐述CT 检查的目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等,告知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及静脉注射造影剂的相关细节,并阐明注射造影剂后可能会引起的一些不良反应,使其做好心理准备。护理人员要在检查前详细询问患者过去是否存在相关药物过敏史,尽可能防止CT 检查中的风险事件。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保持态度和蔼、亲切,控制好语速和音量,耐心倾听患者询问并及时给予解答,使患者感受到尊重和照顾,缓解其紧张、焦虑及恐惧等不良情绪,改善其检查配合度。③操作护理:针对患者开展静脉留置针CT增强检查的过程中,应首先选择患者上臂浅静脉作为穿刺点,并对高压注射器以及穿刺留置针等进行有效固定,避免其发生移位和脱落等,同时,注意选择一次性无菌贴膜对连接管进行妥善固定,对患者开展造影剂注射前应首先取20 毫升生理盐水进行试用,并观察患者注射处有无渗漏现象,确认无渗漏后再行造影剂注射。CT 增强检查过程中,应对患者检查状况进行实时监测,重点关注其是否表现出过敏反应,有无渗漏现象等。针对年龄较小的患儿,引起无法有效配合检查和治疗工作,护理人员应进一步加强心理疏导,并视其具体情况合理选择镇静剂进行镇静处理,确保CT 增强检查的顺利推进。④不良反应护理:护理人员应注意观察患者行CT 增强检查后有无副作用或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叮嘱患者在完成检查后留在观察室观察20 分钟,确认无不良反应后方可离开。同时,护理人员应叮嘱患者在结束检查后多补充水分,促使造影剂能够跟随尿液顺利排出,减少副作用。

1.3 临床观察指标。观察两组研究对象接受护理后的造影剂渗漏发生情况,对比其造影剂渗漏发生率。经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有效评估,护理满意度评分以100 分为总分,评分越高意味着护理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通过SPSS 23.0 数据软件包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相关数据资料行统计学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 检验,以P<0.05 为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造影剂渗漏发生率对比。实验组经全面护理配合后,其造影剂渗漏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4.278,P<0.05,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造影剂渗漏发生率对比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实验组经全面护理配合后,其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11.557,P<0.05,如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

3 讨论

静脉留置针是目前临床开展CT 增强检查前的一个关键环节,其临床应用相对较广泛,具备检查操作便捷以及安全性高的特点,同时可避免各种副作用。有研究认为,静脉留置针在柔韧性上更强,能够跟随患者血管形状实现弯曲,加之其管壁一般较平滑,可避免刺激患者血管,应用安全性高[2]。另外,静脉留置针对外界压力及注射速度的干扰相对较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造影剂外渗的现象。经静脉留置针开展CT 增强检查的过程中,通过对患者开展相应的护理干预能够促进其检查配合度和依从性的提高,推动检查工作的顺利开展[3]。全面护理配合作为一种科学的临床护理模式,十分注重对患者的环境护理,通过环境护理可确保CT 检查室的感觉整洁,提高患者检查舒适度,从而改善患者心理舒适度,减轻其焦虑及恐惧等负面情绪,有利于提高其检查配合度,并提高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全面护理强调对患者的心理护理,能够减轻患者不良情绪,使其能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检查,可推动CT 增强检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全面护理配合中的操作细节护理要求操作人员以专业、严谨的态度对待检查,确保检查操作的熟练、准确、高效、安全,能够提高CT 增强检查的效率和质量,改善患者满意度;全面护理配合中十分注重对患者的不良反应观察和护理,可及时发现患者检查后的异常并第一时间给予处理,降低不良反应造成的负面影响[4]。本次研究中,实验组经全面护理配合取得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而造影剂外渗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结果与张雪飞等人相关研究结果相符[5]。全面护理干预作为一种科学的临床护理理念和模式,确实能够在经静脉留置针行CT增强检查患者中发挥良好的应用效果。

总之,全面护理配合能够促进经静脉留置针行CT 增强检查患者造影效果的提高,减少造影剂渗漏的现象,同时能够改善患者护理满意度,具备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推广。

猜你喜欢

造影剂静脉护理人员
腰静脉及腰升静脉变异一例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循证护理在增强CT检查中减少造影剂外漏发生的作用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脑外科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自我保护及预防护理纠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造影剂肾病”你了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