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促进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康复的效果研究

2020-06-23徐姣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40期
关键词:肺结核用药护理人员

徐姣

(新沂市人民医院东院 传二病区,江苏 徐州 221400)

0 引言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当前对于疾病的治疗一般以药物干预为主,为了有效强化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需要配合相应的护理干预。本文针对护理干预促进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康复的效果这一问题展开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选择74 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纳入本次研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包括男20 例,女17 例;年龄35-70 岁,平均(49.52±3.33)岁;病程5 个月至5 年,平均(2.66±1.56)年。观察组包括男19 例,女18 例,年龄37-69 岁,平均(49.49±3.40)岁;病程7 个月至6 年,平均(2.70±1.49)年。所有患者均符合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临床诊断标准,并对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性别、年龄以及病程一般资料比较,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内容如下:入院后由专业护理人员带领完成基础的检查,同时告知治疗流程以及治疗期间需要注意的问题。结合患者病情发展情况,给予基础性护理,关注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等指标,一旦发现异常问题需要及时上报医师,并迅速做出针对性干预。

1.2.2 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内容如下:入院后的基础护理操作与对照组相同,在此基础上配合实施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用药指导和并发症防治。

(1)心理护理。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疾病病程一般较长,在长期用药以及疾病的困扰下,容易诱发患者出现负面心理,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过度紧张或者恐慌等情绪,不利于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对此,在日常护理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由专业的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心理疏导。保证护理行为的严谨性以及沟通语言的亲切性,结合患者心理状态的差异性,综合分析患者出现负性情绪的关键点,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心理干预。同时,耐心倾听患者主诉,解答患者及其家属的疑问,及时帮助患者调整负性情绪和纾解心理压力,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综合护理服务理念,尽可能满足患者的护理服务需求。

(2)健康宣教。患者入院后由专业护理人员带领,理解科室环境与病房环境,主动告知科室基础情况,期间可以适当向患者分享相关疾病治疗成功的案例,以此来强化患者的自信心。与此同时,护理人员需要针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治疗技术、预防措施和有关注意事项等,展开针对性的宣教,使患者可以对疾病有个全面的认识,促进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提升,有利于消除患者对于疾病的紧张心理。比如:结合科室实际情况,邀请相关疾病专家或是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展开疾病健康宣教活动,为患者答疑解惑。

(3)用药指导。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一般以药物干预方式为主,因此对患者展开科学的用药指导非常重要。期间,对于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采取通俗的语言进行用药指导工作,使其了解遵医用药的重要性。密切关注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情况,一旦出现不良反应需要立即上报主治医师。

(4)并发症防治。日常护理过程中,指导患者完成每日适当的运动,避免长期卧床造成压疮问题。在饮食方面,叮嘱患者尽量清淡饮食,减少对糖分以及脂肪的摄入,定合理化的膳食搭配。患者出院后,需要实施为期一周的电话随访,了解出院后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掌握患者血糖变化,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同时,告知患者按照约定时间到医院进行复查。

1.3 观察指标。观察指标包括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AMA、HAMD 评分情况以及两组患者临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选用SPSS 22.0 软件对所得研究数据实施处理和分析,组间对比期间,将P<0.05 作为参考组间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同时,计量资料以% 的形式表示,借助差方进行检验;计数资料以(±s)表示,借助t 进行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AMA、HAMD 评分情况。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AMA、HAMD 评分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更加突出(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AMA、HAMD 评分情况

2.2 两组患者临床并发症发生情况。由表2 可以看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患者临床并发症发生情况(n,%)

3 讨论

由本次研究结果可知,治疗之前,观察组患者的HAMA、HAMD 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与此同时,对比分析观察组患者的临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如前所述,在肺结核与糖尿病这两种疾病相互影响下,具有病程长以及病情复杂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临床治疗难度。而配合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通过从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用药指导和并发症防治等几方面入手,促进临床护理水平的提升,从根本强化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3-4]。

综上所述,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在保证疾病治疗效果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5]。

猜你喜欢

肺结核用药护理人员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脑外科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自我保护及预防护理纠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
肺结核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分析
护理干预在35例肺结核并发大咯血患者抢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