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国际视野的高中英语语法情境教学实践

2020-06-22周翔群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国际视野语法教学情境教学法

周翔群

摘要:语法教学在英语教学中至关重要。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英语短、平、快的语法规则罗列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英语学科教学的发展。英语语法教学中,教师可以立足国际视野,观摩国内外精品课例,尝试运用多元活动式情景教学法、主题式情境教学法以及文化体验式情景教学法进行语法教学,以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其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拓展其国际视野,切实提高英语语法教学效率。

关键词:国际视野;情境教学法;语法教学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普通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课标强调了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和培养学生国际视野的重要性。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英语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其中,语言能力指在社会情境中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以及学生在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形成的语言意识和语感。语言能力的提高意味着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学生拓展国际视野,开展跨文化交流。可见,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国际视野的重任。国际视野要求我们站在世界及更为广阔的视角上洞察自我与社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中,笔者以情境教学法为主要依托,立足国际视野,举例阐释国内外经典的语法教学课例,以期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拓宽其国际视野。

一、当前我国高中英语语法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我们不能再拘泥于传统教育理念,而应放眼整个世界,吸收各国优秀的文化。受高考风向标的影响,语法教学作为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重要内容,仍然存在一些低效的教学现象,如“重练轻用”“重量轻质”,语法教学完全脱离语境,个别教师直接进行语法知识点逐一讲练等顯性教学,严重阻碍了学生语言能力、逻辑思维、创新思维以及批判性思维等的提升。

科学的语法教学应是在真实的情境中将语法的形式、意义和语用三者有机结合,在语言学习中渗透文化意识,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从而真正体现语言的交际性和实践性。

二、英语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法

英语教学中所涉及的“情境”多指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英语教学素材为基点,通过对学生情感的调节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英语学习。英语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法要求教师以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规律为出发点,创设生动形象的具体场景或画面,使得抽象的、难懂的教学内容具体化、生动化或可视化,并通过英语浸泡式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可以在显性和隐性的教学环境下习得语言。教学情境必须真实、有趣味,而且还不能一成不变,得具备开放性和多样性。同时,教师创设情境的过程中还应结合具体的课型定位、语用功能等。

情境教学法形式多样,笔者将重点说明运用在语法课例中的多元活动式情景教学法、主题式情境教学法以及文化体验式情景教学法。多元活动式情境教学是一种侧重语言活动形式多样化的教学模式,通过听说读写多维活动以满足不同层次和兴趣点的学生,使其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主题式情境教学是指设计的整个教学任务和内容都是围绕某个主题的情境展开,教学活动层层推进,互相关联,促使学生从感知体验逐步发展到灵活运用语言;文化体验式情境教学是一种以文化学习为主的模式,强调通过恰当的情境或语境,在听说读写的活动中渗透文化知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三、基于国际视野的高中英语语法情境教学课例

语法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优质的教学模式也是每位英语教师不断探求的目标之一。笔者曾一度片面地认为语法教学在国内的强化仅是因为受到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无论是单项选择题,还是语法填空、短文改错都需要较强的语法功底;但当笔者真正走进英、美国家的英语课堂时,发现无论是教材的编写还是教师的素材准备,语法教学都全方位渗透,而且时态学习基本贯穿课堂始终。因此,笔者尝试分析中外时态课例来阐述国际视野下的英语语法教学特点,以期提高我们的语法教学效率。

(一)上海课堂:多元活动式情境教学法

本课例是一堂由上海某教师基于多元活动式情境教学法来执教的有关过去进行时(was/were doing)的课例,简要的设计如下。

【Step 1 Lead in】

教师展示Sherlock Holmes的图片并发问:

T: Who is he?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him?

S: Sherlock. He is a famous detective.

S: He is not a real man. He is only in the story.

受国际化趋势影响,国内很多学生从小就开始接触国外书籍,尤其是青少年,他们对侦探小说尤为入迷。本课教师用学生熟悉的侦探人物作为素材创设情境,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需求,抓住其喜欢冒险、富有好奇心的年龄特征,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推理思维。

【Step 2 Body】

T: Sherlock is investigating a tough case. Do you want to help him?

S: Yes. What is it?

T: See?The richest man in his village was killed yesterday. There were several suspicious people. Could you help him to question them?

S: Ok. Please show me them.

(Then the teacher shows them several pictures of suspicious people. They were doing something at that time.And the teacherasksstudents to do the role-play in pairs. One acts as the investigator, the other as the suspect. The investigator must take notes while questioning. Start the dialogue like this.)

S: What were you doing at the time of the murder?

S: I was cooking the pizza in the brick oven at the time of murder.

英语教材大都有生动形象的文本插图,以帮助学生理解语境。该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选用具有故事情节的图片来进行调查活动,为课堂增添了生命力和灵动感。学生在角色扮演的结对调查中,巧妙回顾了故事情节,还原了故事原貌,通过对话交流、反馈、记录,自然运用了过去进行时这一语法。这既锻炼了学生的听说写看的多元语言技能,又为其进一步了解国外的语言文化提供了契机。

【Step 3 Conclusion】

Decide who looks suspicious according to the investigation notes. Explain the reasons. And comparing the statements, choose the wisest judge.

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任务型教学法是目前国内外教师较为认同的教學法之一。这节课中,学生对过去进行时的语言习得是在完成侦探任务——“查出凶手”的线索中得以实现的,教师在培养学生沟通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其逻辑推理能力。

经济全球化趋势促进了国际教育交流的进一步深入,执教国内这堂语法课的教师并未沿用传统的只关注语言形式而脱离语境的教学活动,而选用了关注真实交际目的和意义的“FOF”(Focus on Form,任务型教学中设置的“任务”),以过去进行时的场景为语言线索,以完成颇具挑战性又有趣味性的任务——“查明真凶”为意义目标,以富有剧情色彩的人物图片为载体,通过听、说、看、写、角色扮演等多元活动的情景式教学,满足了各层次学生的认知需求,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动机,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同时,该教学设计引用国外的经典小说人物,鼓励学生多维度、多元化汲取国外优秀的文化精髓,开拓自己的眼界。

(二)英国课堂:主题式情境教学法

笔者在英国爱丁堡大学学习期间,曾有幸走进了各类学校的课堂,也观摩了各类课型。由于国外班额较小,学生的参与机会更多,令笔者印象最深的还是一堂以主题式情境教学法复习现在完成时被动语态(have/ has been done)的课例。这节课的授课教师是一位五十岁左右的苏格兰女教师,她主要致力于语法课堂的教学研究,授课对象为intermediate international students,其英语水平介于欧洲委员会制定的欧洲语言教学大纲的B1与B2水平之间,类似于国内的高二学生。本堂时态复习课中,教师并没有使用文本素材,而是手绘了两张新旧房子的图片来串联整堂课,课例设计如下。

【Step1 Lead in】

The teacher draws a housewith some broken windows, roof, doors, and weeds in the garden.

T: Do you feel comfortable to live here?Why or why not?

S: Absolutely not, because theyre so broken and we feel not safe to live here.

T: If you have a chance to make the house look better, what will you do?Please list 5 verbs.

(Students Discuss in groups and present 5 verbs,repair, fix, clean, mend, build,....)

According to the verbs given by the students, the teacher draws a second house which looks much better, with windows repaired, the roof mended and the weeds mown.

教学中,该教师现场作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绘画内容是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场景——住房环境,有效激活课堂氛围,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积极性。小组讨论五个动词,既有利于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又能引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而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热情。

【Step 2 Body】

T: What happens to the house comparing the two pictures?

S: It becomes much better.

T: How does it become better?

S: The roof has been mended.

S: The windows have been repaired.

S: The weeds have been mown.

T: Great. Can we park a car here?

S: No, there is no garage.

T: So the garage....

S:The garage has not been built.

T: Have the doors been fixed?

S: Yes, they have.

T: What else have been...?

通过两张图片的视觉对比,学生看图说话表达房子外观的美化过程,表达中始终围绕这一主题,复习了现在完成时的被动语态。学生在教师的不断追问下说出了否定形式和疑问形式,实现了目标语言在真实语境中的自然运用,使学生在房屋设想的多轮对话中习得了语言知识。该环节,教师以提升学生口头表达的准确度为主,力在培养学生的听、说、看的技能,增强了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为其更好的了解世界的自然风光、人文风貌奠定了基础。

【Step3 Conclusion】

Invite students to conclude the form of the present perfect passive voice, including the negative and question forms.

前一教学活动中的看图说话属于情境体验式运用,摆脱了国内传统的“PPP”,即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tion教学模式,语言输出的同时也赋予了足够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本环节中,教师在学生体验式语言输入的基础上鼓励其自我总结,归纳现在完成时的被动语态形式、否定形式、疑问形式,可以有效引发学生的有意注意,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内驱力,从而使学生的语言习得更加持久。

【Step4 Further thinking】

T: The changes happen in the future, present or past?Do you know who repaired?Do you know when it was repaired?

学生在归纳出语言形式的基础上,教师引发其进行新一轮的思考,促使其探究现在完成时被动语态适用的具体语境,为该形式的灵活运用搭好脚手架。该活动中,教师规避了传统的讲授法,鼓励学生借助已有认知经验,探索新知识。这一高效的创新教学模式,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Step5 Homework】

T:In this situation,we use the present perfect passive voice. Then how will you make it active?

此环节,教师强化现在完成时的语言输出,既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能力,为其国际化交流提供了机会,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此教学设计大胆舍弃了陈旧的教材内容,与时俱进,打破了单一的教材依托范式,给学生的语言学习提供了新的思路,有利于增强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信心。

该课例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为基础,通过图片这一载体,以住房环境为主题创设情境,话题容易与学生产生共鸣,既贴近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又善于激发其想象力。整堂课的活动设计通过互相关联的问题序列进行,使学生的思维路径可视化;活动形式以师生之间的多轮对话为主,小组讨论为辅,由浅入深,缓缓相扣,学生在不经意的情境描述中充分运用目标语言。教师总结其结构形式时,抛弃了传统的直接呈现式,选用在既有的情境体验中引导学生进一步感知,学生通过解释、比较、归纳来得出结论,实现知识的迁移,既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技能,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三)美国课堂:文化体验式情境教学法

此课例为美国教师Matt设计的讲述一般將来时(will do, am/ is / are going to do)和现在进行时 (am/is/are doing) 的语法课,是文化体验式情境教学法的典型代表。相较于前面两节课,该授课对象是基础较弱的国际成年学生,这些学生来自于波兰、西班牙、捷克、意大利、秘鲁等国家,其学习目的是以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为主。因此,教师的情境导入是自编的关于“生日邀请”的对话文本,内容如下:

Matt: Hello, Susan. How are you going?

Sarah: Fine. How about you?

Matt: Well. I am preparing for my birthday party nowadays.

Sarah: Your birthday?Great! It must be fantastic.

Matt: Yes. I am going to have a grand celebration. Would you like to come to the party please?

Sarah: It is my honor to be there! When will it take place?

Matt: At 6:00 P.M. Saturday. Is that OK for you?

Sarah: What a pity. I am afraid I cannot come because I will pick up my son who is learning to play soccer.

Matt: It doesnt matter. When will you be available? If you can come, I will be very excited.

Sarah: About 7:00 oclock. That works for me.

Matt: Great! I am very glad to hear that. With you, the party is going to be a blast!.

Sarah: Thanks. I wont miss it. And I am thinking about your present now.

Matt: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coming.

Sarah: See you on Saturday!

课例设计如下:

【Step 1 Lead in 】

T: Yesterday, I talked with one of my Spanish friends. Lets read our dialogue together.

以教师的个人经历进行有意义的情境模拟导入,让学生在阅读对话中体验不同的文化风格,并感知过去时态在真实语境中的使用。

【Step 2 Body】

T: What is the dialogue mainly about?

S: Its about an oral invitation to your birthday.

T: Will she come on time?

S: No. She will come late.

T: Why?

S: Because her son is playing soccer and she will pick up him at that time.

T: Will I be sad for that?

S: No, you will be very excited.

T: What am I doing now?

S: You are preparing for your birthday party.

T: So have I celebrated my birthday?

S: No. It will be on Saturday.

T: So we mainly use the future tense. Great! You have caught our dialogue. And are you meeting any new words?

S: Blast.

T: Will any volunteer come here to act with me?A further short dialogue with “blast” in it, plus the gesture.

教师在检查学生是否掌握对话意义的过程中渗透一般将来时和现在进行时的语言输入,让学生在回顾内容的表达中无意识的习得了相关时态,体现了无意注意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解决词汇障碍时,国内大部分教师习惯于使用直译法、意译法、替换法,而这位美国教师却采用了富含肢体语言的情境代入法,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感,增强其学习信心和跨文化交流信心。

【Step 3 Practice (Pair work)】

Students create new dialogue with the simple future tense and present continuous tense,and do role-play in pair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在意義协商的基础上进行形式协商,有利于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学生在原有对话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改编,便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知识迁移能力。不同国家的学生进行结对练习,利于跨文化体验和交流,学生既能学习和了解他国优秀文化,又能提升本土文化影响力。

【Step4 Presentation 】

Students present their dialogue before the teacher one by one in another classroom and the teacher records them. The teacher plays the recorded dialogues in class and students are encouraged to guess who is talking.

学生在教师面前单独呈现对话,有助于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生成新的话语,并正面强化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播放对话并猜测生源,既能激活语言课堂,强化相关时态在真实语境中的意义输出,又能促进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学生了解异国文化生活,提高其跨文化交流意识,增强其文化自信。

【Step5 Evaluation】

Whose dialogue is the most impressive?Why?Are the present simple tense or present continuous tense properly used in the dialogue?If not, how to change them?

该环节中,学生自主评判自己喜爱的对话,并解释原因。教师设置了开放性的任务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更有利于学生多维度地看待各国文化,提高文化自信。学生对将来时态和进行时态运用得当,又促進了学生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在当今国际学生越来越多的形式下,跨文化交际已然成为必然趋势。该课例设计考虑了班级学生对学习伙伴关注的意愿,并通过生日邀请对话引导学生走入情境。教师围绕将来时态和进行时态这一主线设置开放式的对话任务,展开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学生通过语境导入、操练再到最后的提升及运用,充分体现了文化体验式情境教学法的实用性,既培养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又开拓其了国际视野,增强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四、国际视野下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策略

国际上一些国家的语言学习侧重浸润式的归纳法,关注语法意义,注重激发学生语言表达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值得我们学习。教学中,英语教师应立足国际视野,优化语法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具体策略如下。

(一)打破时空局限

教师的英语语法教学应打破时空的局限,积极借鉴国内外优秀的教育经验,运用多样化的情境教学法,关注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创设适合其发展特点的真实情境。教师还要给予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调动其语法学习的积极性。

(二)注重语境与梯度

教师要在真实的语境中有效统一语法的形式、意义和用法,保证语言活动的整体性和关联性。教师开展各项英语活动时,应设置合理的难易梯度,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最终活化语境,促使学生内化所学。

(三)着眼综合发展

教师英语语法教学的优化应着眼于学生听说读写看五大技能的综合发展,并进行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有效渗透。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进而增强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总之,国际视野下的英语语法教学绝不仅限于单纯的语言教学,它承载着传播本土文化、借鉴他国文化精髓的双向使命。因此,英语教师应在发展学生语言技能的同时渗透人文知识,培养其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提高其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拓展其国际视野。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傅怡.论国际英语视野下的英语文学教学[J].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4(3).

[3]彭清.与本土文化相对接的国际视野型英语人才培养——以地方性本科院校为例[J].长沙大学学报,2011(1).

[4]沈冬梅.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实证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5]王梅.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拓宽学生国际视野的方法和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5(10).

[6]尹华.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语法中的运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8.

[7]钟文志.创设英语情景教学的几种常用方法[J].外语教学,2009(2).

[8]朱浦.教学理论探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9]邹为诚.基础教育英语课程体系和高中英语教材难度国际比较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孙丽英)

猜你喜欢

国际视野语法教学情境教学法
国际视野下的中国儿童音乐剧发展趋向分析
浅论江苏省独立学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新课改背景下的英语语法教学误区及教学策略研究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小学英语课堂情境教学法探讨
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