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发展学校”走综合发展之路的实践探索

2020-06-22范立霞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龙王家长课程

范立霞

大连高新区龙王塘中心小学在“和乐好学,止于至善”办学理念指导下,创建了以“书香、墨香、泥香、药香、渔香”为引领的飘香校园,践行特色育人、五育并举的育人思想,着重培养知礼知行的文明人、乐学善思的智慧人。学校经过不断思考和探索,逐步走出了一条综合发展之路。

一、现状分析,寻找“后发展”的根源

龙王塘中心小学地处旅顺南路,坐落于旅顺口区和高新区交界处,与龙王塘百年樱花园毗邻而居。学校的前身是成立于1914年的龙塘学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几经易址更名,发展成为现在的龙王塘中心小学。2012年,学校被大连市教育局确定为均衡化发展待改造学校,简称“后发展学校”。当时学校有在校学生334人,75%来自于重体力进城务工人员家庭;教师46人,平均年龄46岁。教师队伍结构性缺编十分严重,学生的平均及格率60%~70%,优秀率是“0”。大连市英语为一年级起点,我校从外地转来的学生均为“三年级起点”,这些学生用半年时间就能学会的知识,在“转来转去”中又变成了零起点。这说明学校的主渠道不畅通,学校的中心工作不够完善。

二、突破认知,思考“后发展”的定位

作为校长,要能够全面、辩证、发展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认识问题。龙王塘中心小学虽然被确定为“后发展改造学校”,但是这所学校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首先,学校地处黄海、渤海交界处,拥有独特的海洋文化。75%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来自不同地区,学校成为多元文化汇聚地。其次,调查显示,借读生的学习成绩在一年级时低于本地生,到六年级时逐渐高于本地生,这说明他们具有很大的学习潜力。第三,教师具有较强的积极性,90%的教师认为学校具有一定优势,即学校开发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并实施综合实践课程。第四,学校周边有天地软件园、旅顺大学城等优质资源。第五,学校是高新区教育文体局与龙王塘街道双管单位,各级政府致力于打造地区优质教育。

综上可见,学校中不利因素与有利因素并存。扬长避短有利于学校的发展。如何发展?我们认为,应遵循“四具有”原则,即具有方向性、具有可行性、具有發展性、具有独特性。方向性即符合教育方针,体现先进理念;可行性即具有一定基础,努力就可实现;发展性即能够持续发展,展现美好愿景;独特性即具有自己特色,显示独特风格。根据这四个原则,我们确定了“在稳定中求发展,在和谐中创优质”的阶段办学目标。

创办一所有特色的、让辖区居民满意的学校,是一个梦想。梦想成真靠理想和现实的结合。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需要凭借探索之“桥”来跨越。这座“桥”包括虚心学习,缜密思考,精心策划,努力实践,不断反思,顽强拼搏几个阶段。我们渐渐懂得,彻底改变一所落后的学校,要讲究科学性以求真,讲究人文性以求善,讲究艺术性以求美。只有真善美的事物,才有吸引力、感召力和亲合力。

三、面对现实,合理解决影响“后发展”的难题

化解危机的有效方法是理念一致,让改变真实发生。为此,学校提出“和乐”办学思想,即“和乐好学,止于至善”。具体表现为抓行为习惯的养成,为做有德之人奠定坚实的基础;抓综合性学习能力培养,为做有智之人插上奋飞的翅膀。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确定校训为“知行合一,自主笃行”:知道和行道和谐统一,从小养成存良知、行良知的良好习惯;自主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笃定履行自我与社会实践责任。

(一)挂图作战,明确教育目标

学校从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改革改革入手,经过几轮头脑风暴式的研讨,建构出学校的和乐课程结构。关于课程建设,我们整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将三级课程进行校本化实施,以此促进“五育并举”教育目标的实现。(见图1)

在提高教学质量行动中,我们一直引领全校教师挂图作战,跑表计时。法国教育家卢梭主张,在教育上顺应天性,让孩子自然发展。要想实现学生自然成长,必须充分了解学生家庭所在,兴趣所在,习惯所在,能力所在。

因此,学校集中人力手绘出了龙王塘中心小学包括体育在内的各学科弱苗学生家庭分布图。我们看图分析每个学科弱苗学生产生的原因,发现习惯是和成绩关联最多的因素。所以,学校开发了“好习惯110课程”,以此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计划一天时间的习惯。每天,班主任教师利用晨会3至5分钟时间,引导学生制定一天计划。晚上睡觉前,教师还督促家长和学生一起总结一天计划的完成情况。图2以语文学科为例。

我们发现,懂得孝亲的学生大多不用教师和家长太操心。我们通过自主致和课程,培养学生孝亲习行,引导家庭教育有效发生。在此次防新冠病毒居家停课不停学中,我们通过这样一张图(见图3),将全学科的学习统筹到劳动教育实践中。通过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劳动的居家实践,既能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又能培养学生的孝亲习惯。以往不良的学习习惯,得到改变,学习成绩不断攀升。

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认为教育可以“看图说话”,一图在手,因势利导。目前,学校在连续两年的区域内期末成绩样本抽查中,及格率达到93%以上,优秀率达到30%以上,尤其是英语成绩,提高幅度十分明显。

(二)补短扬长,张扬学生个性

学校要在补短中体现特色,学生要在补短中张扬个性。因此,学校在提质工作中除了手绘弱苗分布图外,还手绘了特长生家庭分布图。

通过手绘图,我们发现龙王塘中心小学的学生在书法、体育、陶艺制作等方面有许多爱好者,有受家庭和村社文化影响的,也有个性使然的。学校根据这一发现开展校本研讨活动,在充分分析教师专业现状、学生家庭和周边社区可利用资源的基础上,开发了多门艺术审美、阳光体育、人工智能、劳动教育等综合性校本课程,为学生成长搭建阶梯。在课程的实施中,我们着力研究综合性学习评价办法,重点研究激励性评价方法。在打磨课程中,教师学会微笑对待学生,学生在教师的不断加油鼓劲中,越来越喜欢学校。

(三)“一生一策”,发展学生的特长

陶行知说:小孩子最好的先生不是我,也不是你,是小孩子队伍里最进步的小孩。学校研究小课堂教学模式,我们将先学会的学生聘为“小老师”,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学科中争当小老师,学校尽最大努力根据学生和家长的需求开发校本课程,力争“一生一策”,发展每一名学生的特长。我们用书法和陶艺等艺术课程将灵秀之气根植于学生的心灵,用排球、足球、武术等体育课程强健学生的身体。

(四)家校共育,促进家风建设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引领好家风建设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经调查,我校部分学生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时间不够充足或能力有所欠缺。基于此种情况,学校引导教师走进家庭,党员干部带头对困难家庭的学生给予资助,同时积极与学生的父母取得联系,晓理动情地指导家长关爱学生,定期开展各种亲子活动,利用多种手段宣传好家风典型,促进家风建设。

学校开展“好爸妈进课堂”活动,每月第三周周五的第一节课为学校“好爸妈进课堂”时间。学校秉承着家校共育的教育理念,挖掘家长的职业资源。学生家长从事不同的职业,他们中有许多行业精英、道德模范,其丰富的人生阅历、广泛的兴趣爱好,是学生身边最宝贵的资源。因此,学校邀请优秀学生家长走进课堂,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诚信教育、孝心教育、生命安全教育、劳动教育、责任教育,使学生关注生态环境、体验生命成长、提高生存技能、践行文明礼仪。

有的家长是汽车修理工,可以教学生关于汽车维修方面的知识;有的家长在渔船上打鱼,可以教孩子认识各种渔船并学会怎么分辨渔船,使学生知晓什么渔船适合打什么鱼等知识。经过家校的携手共建,我校学生的家庭育人氛围渐渐浓厚,家长成为学校发展的助推力量。尤其在学生特长发展上,家长在人力物力方面均给予积极配合。我们正在家校携手,努力培养身心两健、个性鲜明的龙塘学子。

总结是反馈,是检验,是认识,是提高,是设计,是规划,是动员,是推进。现在的龙王塘小学还需要从总结中不断完善“后发展学校”的管理之道。展望未来,虽然任重道远,但我们信心满怀。

(责任编辑:赵静)

猜你喜欢

龙王家长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龙王爷爷发怒了
家长错了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家长请吃药Ⅱ
格子龙
犯错误找家长
自行车的发明
河里没有鱼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