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为而教无处不暖

2020-06-22孙建锋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灵性粉笔光阴

孙建锋

是的,已经一连把“红的”领读五遍了,那个孩子还是读成“黄的”。领读第六遍的时候,你也被带偏了节奏——“红的”读成了“黄的”,惹得全班孩子哄堂大笑。

“简直是对牛弹琴!”下课了,一进办公室,你就把课本重重地丢在办公桌上,显然怒不可遏。

“先坐下,喝口水。”我把一杯茶递给你。

“简直是对牛弹琴!”你的余怒还在蔓延。

我晓得你正在气头上,没再理会,任凭时间慢慢冷却你的挫败,消弭你的怒气。

第二天一早,我把一段30秒的小视频发到你的微信里,内容是音乐家Paul Barton将钢琴搬到了大象救助站,为大象演奏钢琴曲。Lam Duan是一头盲象,正伴着琴声起舞。

“每次看都很感动。盲象虽然眼睛看不到了,但它的耳朵在听,鼻子在跳舞,内心有温暖在流淌。”我在视频的下面给你留言:万物皆有灵性。

你很快回语:“对‘象弹琴,缘何成功?原来,万物皆有灵性。真的要敬畏生命,永遠都不因为缺憾而失去热爱的能力。”

当天上午的第一节语文课,一走进教室,你便对昨天那个“红黄不分”的孩子说:“看,老师匆匆忙忙的,准备好的红粉笔忘拿了,还有椅子上的红色马甲,请你帮我取回来,好吗?”

那个孩子快乐得像小鸟,飞向办公室,又飞回教室:“老师,红粉笔,还有你的红马甲!”

他终于说对了,那一刻,你笑了,为自己的“无为而教”笑了,内心升腾起一种说不出的幸福和平静。

卢梭说:“如果世间真有这么一种状态——心灵十分充实和宁静,既不怀恋过去也不奢望将来,放任光阴的流逝而紧紧掌握现在,不论它持续的长短都不留下前后接续的痕迹,无匮乏之感也无享受之感,不快乐也不忧愁,既无所求也无所惧,而只感受到自己的存在——那么,处于这种状态的人就可以说自己得到了幸福。”

这或许就是一个教书人的幸福——心灵上的充实与宁静: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耐心寻找和等待教育契机,循循善诱,因材施教。最是春风吹得远,教室无处不生暖。只有经过一课课的淬炼,光阴才会给他醇厚的馈赠。

哪有什么名师、大师,不过是脚踏实地俯下身子,一个细节、一个细节地把学生教好,不过是把教学琐事与“诗和远方”进行度量平衡。

作为教师,不应抱怨和急躁,而应冷静地注视、真诚地反思、深刻地自省、巧慧地践行,如同终于让那个孩子分清红黄读音的你,无为而教,慢“煮”教学,享受光阴。

(责任编辑:赵春艳)

猜你喜欢

灵性粉笔光阴
掬一捧光阴,握一份当下
被光阴治愈
荷品
给我一段光阴
粉笔的形状与摆放
粉笔的形状与摆放
装入瓶子里的灵性
新材料作文“保持灵性”写作导引
纸雕:刻下寸寸光阴
粉笔怎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