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分层教学模式的构建

2020-06-15陈冰虹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66期
关键词:家校合作分层教学兴趣

陈冰虹

【摘要】分层教学模式是适应学生个体差异,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教师应从多维度对学生进行分层,并对各层次学生进行动态调整。在课堂中,教师要掌握分层提问的策略,因材施问,灵活处理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让每个学生在课堂有事可做是分层教学的关键,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课堂任务,并时刻关注不同类别学生的课堂表现。我们应探索多种手段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寓教于乐。我们还要重视课堂与课外的联系,让家长成为学生学习的陪伴者,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关键词】分层教学;语文;兴趣;家校合作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笔者在农村学校执教多年,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发现,农村的孩子由于原生家庭与自身基础能力等因素的差异,导致学生的发展相较于城镇学生更为不均衡。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笔者尝试将分层教学法应用到教学实践当中。

一、深入了解学生个体差异

分层教学的前提,是充分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简单的按照学生成绩进行分层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在新学期开始时,笔者先是与班主任及其他科任老师进行交流,结合自已的观察,并向学生发放问卷,最后进行家校沟通,有了多方面收集来的信息,我们就可以详细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学习态度及知识能力,掌握了这些情况后,我们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学生进行分类。

一般而言,学生可以分成A(提高层)、B(发展层)、C(基础层)三个组别,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但也不宜过多,在分层的基础上,将全班同学分为多个学习小组,小组包括三个层次的学生,每组以六到九名同学为宜,确保沟通效率。有了这个前提,我们才能够对学生因材施教。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分层的对象保密,并对各层次的学生进行动态调整。

二、语文课堂中分层提问的策略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师与生的双向交流,是一种能有效提高学生思维素质的教学方法。陶行知有一句名言:“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因此,向学生提问的问题必须在课前结合教学大纲和学生实际学情进行精心设计。过于浅显的问题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导致他们不会进行有效思考。难度太大的问题,学生望之生畏亦不会动脑筋。因此,问题的设置应当难易适中,由简入繁,设置难度的梯形,因材施问,以此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提升。

在课堂问答中,对于C层生,我们可以提问一些基础性,容易模仿的题目。譬如文章诗词作者的名字生平、汉字的部首偏旁、扩写句子等。像这一类的基础性问题我们侧重提问语文素养较差的同学,可以督促他们学习或调动其积极性。针对B层生我们可以设计一些灵活性比较高的题目,并兼顾A、C层生。而A层生我们可以提问一些思考性和创造性更强的题目,学生如果回答得不是很好,教师应及时将问题分解成若干小问题,循循善诱,降低难度,并让其他层次的学生也参与到讨论之中。

在课堂提问中,教师应尽量避免诸如“对不对”“好不好”的无效提问,问题应面向全班同学,因为一些开放性、发散性的问题。B、C层生也有可能回答得很好。面对不同性格的学生,我们提问的方式也应当有所不同。此外,教师在提问和回答环节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避免他们囫囵蚕枣。

三、让每个学生有事可做,是分层教学的关键

当今时代,避免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和“满堂灌”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基本已经成为所有教师的共识,然而在课堂上,一部分学生无事可做依然是一种普遍现象。这势必会导致课堂效率低下。因此,在分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合理的压缩讲授时长,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一展身手。教师可以给每一位学生布置与其语文素养层次相符的课堂任务,并提供多样化选择。教师在课堂上应时时刻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适当的将目光倾斜到B、C层生身上,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和可能表现自己,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要快速给予回应,对各类别学生的典型代表应当重点督促,做到矫正及时。

四、分层教学应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如果我们的课堂是无趣的,那么就会导致许多中下层生出现弃学、厌学心理,从而没有了学习的信心。因此,分层教学模式的构建应当做到寓教于乐,教师可以探索多种形式的方法手段,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能让他们感到快乐的教学活动中。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各样层出不穷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可以让我们在教学中如虎添翼。当今一些老师还有着“一支粉笔一节课”的陈旧思维,事实上,科学研究证明,图像、视频信息对人类大脑的刺激作用远比单纯的文字、声音要大得多。运用多媒体技术,充分利用视觉图像记忆法,我们可以将更大信息量的内容以更快的速度输送到学生的脑海中,使他们听得懂、记得牢。

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师应注意把握课堂节奏。有意识的分时段设置多个兴趣节点,以此来刺激提高学生的课堂专注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制作教具、角色扮演、分组辩论、游戏竞赛等方式,让学生在沉浸式的课堂情境中去自然地掌握相关知识点。教师要善于将教学生活化,譬如,在学习“家”字时,我们可以将字的结构拆分开来,告诉学生古人创造这个字的寓意,“宀”这个结构状如屋顶,代表可以遮风敝雨的房子,豕这个结构在古汉语中指猪,所以家便是有得住有得吃的避风港湾。如此讲解,学生即觉得有趣,而且记忆深刻。当天气降温的时候,我们可以跟学生一起学习一些关于寒冷的词语、成语。天气炎热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分享他们降暑的方法,并尝试着将所说的内容用文字写下来。我们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学生多表扬、多鼓励。留心观测学生的情绪变化,稳定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五、分层教学既重在课堂,也重在课外

要想真正貫彻分层教学理念,就不能割裂课堂与课外的联系。这绝不仅仅是布置分层作业那么简单。教师应当重视家校联系,通过电话或网络社交工具与家长进行长期有效的沟通。让家长不仅是学生亲情上的监护人,也是学习上的陪伴者。语文是一门重视积累的学科。我们可以按照学生的具体学情给他们布置不同的课外任务。让他们在家长的陪伴下练字识字,进行课外阅读,完成读书笔记。从而积累词汇量。此外,按照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标准,口语交际也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让学生每天回家后与家长交流分享彼此一天的生活经历,并让他们尝试着写成不限制字数的日记,在这个过程中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同时也解决了许多学生日记无事可写的问题。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语文水平自然就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岁兰.小学语文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J].甘肃教育,2020(4).

[2]王雷.探究有效教学,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学周刊,2020(5).

[3]李炳亭.高效课堂22条[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家校合作分层教学兴趣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家长参与下的家校合作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机制分析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