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2016-10-09

考试周刊 2016年76期
关键词:家校合作解决策略问题分析

单洪文

摘 要: 有效的家校合作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家校合作成了学校发展的必然。目前,我国的家校合作工作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本文主要阐述了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个方面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 家校合作 问题分析 解决策略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由此可见,除了学校教育以外,在整个教育中占有重要组成部分的是家庭教育,其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就目前情况看,我国对家校合作的研究还不是很全面,在一些方面还存在不足和问题,如何解决家校合作中的问题需要认真思考。

一、家校合作的意义

家校合作(school-family partnerships):是指教育者与家长(和社区)共同承担儿童成长的责任,包括当好家长、相互交流、志愿服务、在家学习、参与决策和与社区合作六种实践类型,是现代学校制度的组成部分。

(一)良好的家校合作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

1.提高学生学业成绩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也是学校教育的重心所在。在课程改革深入实施的今天,学生的学业成绩是学校和家长双方都密切关注的事情。研究表明,学生在智力方面并没有太大区别,接受学校统一的教育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对学生来说难度并不是很大。但是,如果单从学习成绩上来看,每所学校、每个班级就总会有一些成绩不那么理想的学生存在。造成学生成绩差别的原因,主要是由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决定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往往和学生的家庭教育方式、父母的素质有关。家庭和学校及时沟通和交流,可以统一家庭和学校两方面对学生的要求,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有一些不良学习习惯的学生,还可以通过家校联手共同矫治,以促进学生学业的提高。

2.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教育的多元化、信息化都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对孩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至关重要。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育和教学过程就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有的家长对家庭教育产生了一些困惑,其实在学校教育中有时也会感受到来自家庭教育的一些不和谐音符。因此,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建构新型的家校合作关系的是家校合作问题的重要因素。互动、沟通、协调、一致的家校和谐关系,能形成同向、同步的教育合力作用,共同促进学生的道德品质健康发展。

(二)完善的家校合作能提高家长的教育质量

1.转变家长教育观念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基础教育长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自古形成“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传统教育价值观在家长脑中根深蒂固,家长们十分看重孩子的考试分数、在班级里的名次及能不能进入重点高中和重点大学。学生的一切向成绩看的现象比较严重。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今天,许多家长的旧观念没有转变,孩子上学仍旧是为了让孩子考高分、上名校、找好工作,这种思想上的差异成为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阻碍因素。只有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让家庭教育与学校的培养目标一致,在齐心合力的情况下才能使学校的教育改革获得更多的理解与支持。学校可以让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才能让正确的教育观影响家长,从而真正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加快素质教育推进的步伐。

2.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

融洽的亲子关系能有效地促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交流,营造更温馨的家庭氛围。许多父母都抱怨,孩子与自己有隔阂,有了烦恼不愿意向父母倾诉。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学业成绩、心理行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助于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家校合作使学校和家庭处在一个协调一致的教育过程中,拉近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距离,通过学校举行的一些教育教学活动,让孩子时刻感受到父母对自己学校生活的关注,也让父母随时随地清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成长历程,让父母与孩子之间有话可说,改善紧张的家庭氛围。

(三)和谐的家校合作能促进学校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1.针对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由于每个家庭的氛围、文化背景、教育方式等方面各不相同,造就了每个孩子的不同。仅靠学校里老师的观察,往往不能全面详尽地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等。因此,在处理一些学生的特殊事件时,教师对学生所选取的教育方法可能不起作用,甚至起反作用。通过与家长及时、有效地沟通,教师可以加深对孩子的了解,对症下药,更好地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果教师能与家长加强联系,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习习惯等,家长主动地与教师沟通,及时将子女的思想动向、行为异常等情况反映给老师,就有助于教师适时地改变教育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教育与管理,实施个别化教育,实现因材施教。

2.教育合力的形成

家校合作的最终目标就是形成教育合力。然而,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经常会遇到5+2=0的现象,教师竭尽全力地训练,学生在行为上、思想上刚有点进步,经过两天的双休日,学生却会打回原处,有时老师的话抵不过家长的一句话。学校和家庭教育的不一致性,让老师筋疲力尽。家庭和学校这两个学生受教育的主阵地,只有互相支持,互相配合,才会形成教育合力,强化教育作用。不少学校已尝试开发家长课程,家长的参与会带动社会人士也参与进来。家长只有全方位地配合解决学校教育中的各种问题,家长和学校才能在学生教育过程中密切合作,互相配合。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和谐的家庭气氛,使教育更具有亲和力,促进孩子的发展。

二、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家校合作的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虽然教育界对家校合作对儿童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已经达成共识,但在实际操作中仍有许多问题存在。

(一)家校合作形式单一

英国教授摩根把家校合作的形式按家长参与的层次分为三类:一是低层次参与,合作形式有:家长联系簿、参加家长会、家庭通讯、学生作业展览等活动。另外,访问学校、家长小报、开放日也属于此类。二是高层次的参与,合作方式有:经常性的家访、课外活动和家长参与课堂教学、帮助制作教具、为学校募捐资金等。三是正式的组织上的参与,合作形式有:家长咨询委员会等。从摩根教授的分类中,可以看到我国的家校合作方式,大多数只是第一层次,而且合作形式非常单一,主要以家长会的方式出现,缺乏必要的管理,随意性、偶然性较强,而计划性、系统性较差。

(二)家校合作内容狭窄。

我国教育目标明确指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发展的孩子。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中提出每个人所拥有的智力各有不同,每个孩子的身心发展是不平衡的,各有特色,所以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关注每个孩子的发展。在家校合作中,学校的主要沟通方式是家长会和校迅通。校迅通由学校向家长提供信息,本身就存在单向性,家长会在很大程度上由班主任向家长通报学生在校的学习与表现,而几乎没有家长提问和发言的时间。正是这个原因,使得家长会在很大程度上缺乏针对性,大部分家长在这种形式的交流中难以真正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各种状况,很大程度上损害了家校合作的有效性。因为家庭与学校共同面对的是孩子的成长,家校合作的内容应该是非常全面而丰富的,包括学生的学业成绩、兴趣爱好、品德状况、心理健康等。但现实状况并不是这样,几乎所有学校和家庭都围绕学生的学业状况,特别是考试成绩。这无疑缩小了家校合作的内容,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家校合作的有效性。

(三)家长认识不足,参与不够。

家校合作,家是放在前面的,说明了家庭在整个家校合作中的重要性。好的家校合作,家长是关键,家长的一言一行会直接影响到良好的家校合作的构建。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很难发挥,主要是现在的家长认识还没有提高。在他们的观念里,把孩子交到了学校,他们就没有责任。现在的家校必须是家庭和学校互相配合,家长主动成为家校合作的组织者,主动参与学校的教育,全面提高家长的认识。国外的家长参与到学校的教学管理中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峰,但在我国家长参与学校的内容仍停留在家长捐助和改善办学条件的硬件性举措上,较少参与到学校教学和管理当中,家长仍然处于学校教育的大门之外,没有能充分融入学校教育中。因此,对于学校的参与严重不足。

三、家校合作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更新观念,增强家长与学校双方的合作意识。

家校合作对孩子的培养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良好的学校氛围是家校合作顺利实施的基本保证。教师和管理者对家长参与持何种态度与家校合作效果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学校一定要树立平等的家校合作观,真正把家长当做学校的一部分。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为了保证家校合作的顺利进行,学校要转变陈旧的观念,对自身在家校合作中扮演的角色进行正确的定位。学校应该认识到家校合作是学校和家长互相交流的平台,在家校合作中,学校起主导作用,充当的是服务而非其他角色。因此,学校应当充分发挥服务角色的功能,学校可以通过家长通知书、新生家长协会与家长进行沟通与交流宣传家校合作的理念,让每一位家长深知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对于与家长直接联系的老师,学校要通过学习和宣传,使教师的心态得以端正,改变教师家校合作的现存状态。

在家校合作中,作为处于主导地位的学校,全体教师都要积极主动地与学生家长成为合作伙伴,通过不同形式主动地邀请家长参与到学校各项事务中。同时,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学校要对家长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家长懂得教育并参与教育,让家长真正参与到教育的合作之中,使家长们都能感受到学校对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重视,也帮助学校的领导和教师了解多元文化背景下不同家庭的教育需要,为家校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这样,学校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家长的参与热情,促进家校合作的开展。

(二)拓展家校合作渠道,建立新型独特的家校合作模式。

学校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家校合作,建立新型独特的家校合作模式。

1.成立家长委员会,推进家校合作的新方式。

家校合作的有机载体,家长是社区居民中与学校最大的利益相关者,与学校有着共同的目标,他们参与学校管理决策、教育教学活动等,动机、愿望非常明确,就是为了在了解学校、教师、孩子的基础上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通过家长委员会给家长提供参与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平台,达成教育的合作和信息的有效沟通,更好地促进家校合作能力的提高。

2.定期举行家校研讨会,保证家校信息畅通。

家校合作效能的产生,必须有双方面对面的互动,有一种能产生出合力的新的合作方式,即家校研讨会。这种方式能够让学校和家长站在同一个平台上,共同探讨学校的发展、课堂教学、学生教育等问题。每次家校研讨会的内容要明确,避免总是谈论学生的成绩问题,也要注意改掉以往“教师报告会”的模式,使之成为真正的“交流式的家校研讨会”。进行研讨会时要注重了解学生的情况,而不是将其变为“告状”“批评”等。

3.有效利用互联网资源,拓展家校合作的新渠道。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不断发展与普及,学生家庭中的电脑、互联网覆盖率日益提高,互联网为家校合作带来了便捷,因为互联网突破了已往家校合作的时空限制,家长可以随时随地与教师联系。校讯通、微信等已经成为教师和家长进行沟通的新渠道,校园网与班级网已经成为家长了解学校的又一个新途径,互联网交流已经成了受年轻教师和家长欢迎的家校合作方式之一。家长可以就家庭教育中遇到的问题通过互联网向教师请教,由于是在虚拟的环境中交流,双方不用面对面,就可以排除很多心理障碍。如果家长们不愿意,就可以不公开学校姓名,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但保护了家长和孩子的隐私,还保全了家长的面子。没有了顾虑,家长就会毫无保留地讲出事实的情况,说出真实想法,真正达到互相合作的效果,进而解决家校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参考文献:

[1]苗建玲.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

[2]林悦.国外小学家校合作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系,2009.

[3]黄河清.家校合作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岳瑛.谈教师与家长的合作[J].家校指导,班主任.2003(2).

[5]杨启光.重叠影响阈:美国学校与家庭伙伴关系的一种理论解释框架[J].外国教育研究,2006(2).

[6]万秋英.丹阳市中学家校合作现状与策略探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8.

[7]张瑜.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家校合作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猜你喜欢

家校合作解决策略问题分析
关于深化心理危机管理中家校合作的建议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高校图书馆计算机网络安全研究
数据通信网络维护分析及网络安全问题探讨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进展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家长参与下的家校合作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机制分析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