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的推进

2020-06-07刘巧梅郑媛媛

文教资料 2020年36期
关键词:教学模式改革混合式教学高校

刘巧梅 郑媛媛

摘   要: 新时代教育事业快速稳定发展,高校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学模式,经过长时间探索,混合式教学应运而生。高校教育者通过不断挖掘教学优势,有效实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融合。教师需要深刻认知和明确这一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有效利用学习时间,积极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 高校   混合式教学   教学模式改革

新时代高校课堂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质的改变,教师从原来的课堂主导者转变为课堂的引导者和知识的传播者,学生从原来的课堂被动地位转变成主体地位。新时代的教育理念促进了混合式教学的出现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融合了学生的主体性相关内容。

一、高校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面临的问题

(一)课程选择和计划安排缺乏科学的标准

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包含: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慕课教学模式、微课教学模式和O2O教学模式等,不同的教学模式有着不同的教学特点。高校有众多专业,每个专业还有具体的课程分类,具体的课程内容教学是否适合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一个问题,同时,具体的课程内容适合哪一种具体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也是一个问题。除此之外,高校还没有对可以实施改革的课程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也没有将相关的教学设备配备完全,都是阻碍该教学模式实施的关键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由授课教师对所要学习的知识进行视频创作,这样学生就可以在空闲时间或者任何教学以外的时间学习知识。可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不强,这种模式要发挥实效性,需要高校从大局上把控。慕课教学模式是运用互联网进行公开授课,慕课教学模式与微课教学模式的时长不相同,微课教学模式大多是运用10分钟左右的教学时间,但是慕课的教学时长在一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左右,在讲解知识内容的时候会更加全面。但是,这种模式的使用需要依托高校的设备设施,而且需要高校对课程教学时间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才能保证学生全部有时间参与到课程学习当中,事实上,高校缺失对此教学时间的安排工作。

(二)高校教师的参与积极性和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课堂的实施者是高校教师,教师也是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使用者,因此,教师的运用能力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经过深入调查和分析,部分高校教师缺乏与时俱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不愿做出教学形式的改变,使教学改革进程受到了阻碍。同时,部分高校教师对于教学改革有心无力,内心支持改革,但缺乏相应的教学技能,对于网络授课还未熟悉。其中,在混合式教学期间,教师和学生需要进行频繁的网络互动,还需要大量的网络技能支撑,如果教师不具备这样的技能,难以发挥出教学作用。

(三)教学质量评定和政策激励措施需要更新和改进

首先,高校进行教学改革,教师根据相关要求对课程内容和课程教学过程等进行了相应的改变,但是由于高校缺乏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一些教师难以明确混合式教学的真正意义和作用。此教学模式的使用更多的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学会相关知识,但使用方法有误,使得相应的课堂教学过程变得复杂,难以发挥真正的作用。其次,混合式教学不同于一般教学,教师需要在业余时间针对相关内容进行视频的制作、挑选等工作,想要完成这些工作,所要花费的时间是比较长的,占用教师的个人休息时间或娱乐时间,如果学校不能针对此现象进行一些激励制度革新,高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减弱。

(四)学生自主学习和考试方式需要改变

一方面,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着独特的发展特点,而且自制能力有所不同,因为学生生长环境、家庭教育和个性特点不同等。与此同时,混合式教学的开展需要一定的因素支撑,除了教师方面的教学能力外,就是学生方面的自主学习能力。针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来说,不同的学生面对课余时间观看相应视频,完成度是不同的。正因为完成程度不同,学生在实际课堂上接受知识的能力和水平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差异性。因此,学校需要针对这一点进行相应的管理机制改革,使学生做出相应改变,进行相应的学习。另一方面,混合式教学依托于网络信息技术,教授学生的一些知识和技能有时无法运用纸质版的考试试卷显示,所以,相应的考试形式要发生一定的变化,转变为网络考试。同时,以往的教师总是以考试成绩评判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质量,这样是不全面的,也是不科学的。想要实现评价方式的科学化、合理化,教师需要改进课程考核方式,不但要注重期末考试成绩,而且要注重学生线上讨论、在线测评、访问资源等情况,建立一个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二、高校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推进策略

(一)合理确定课改要求

首先,高校需要根據各个课程的具体内容和特点等认真、仔细地分析和研究,适合该模式的课程一般需要内容有很强的直观性,能够将抽象的课程知识形象化处理,这样的教学才能够更加凸显混合式教学的真正价值。与此同时,一些课程可以在网络上搜到很多有关知识讲解方面的教学资源,这样的课程就很占网络优势,适合混合式教学。不同专业的学生之间会有共同的课程需要学习,针对这一类课程,完全可以利用混合式教学,在同一时间运用互联网络进行公开授课,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在同一时间学习,促使教学时间变得高效。然而,高校还是存在不适合混合式教学的课程,比如,一些理论性和概念性非常强的课程就不适合,还有一些比较注重计算,而且具有一定程度精密性的课程,需要更加严谨的教学模式加以辅助,才能更好地完成该类课程教学。

大一学生一般课程安排得比较紧,学习任务多,课余时间本就不多,如果再用来进行翻转课堂的学习,就会和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相违背,使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生活时间难以协调,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大二学生对于各个课程的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并且经历了一年的大学生活,已经适应了大学的学习节奏,拥有了一定程度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比较适合进行混合式教学的。大三学生是比较适合进行混合式教学的。大四学生面临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等,课余时间比较少,因此不适合进行混合式教学。

最后,由于混合式教学的特殊性,想要完整地完成一次课程教学,需要相关教师事先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纳,进行相应的视频制作,并设计出合作、自学、操练、交流、答疑及评析等不同层次的教学活动,同时不断备课和练习,这一系列流程需要大量时间。高校要充分认知和明确这一点,为教师提供相应的备课时间。与此同时,此教学模式的使用需要学生配合进行自主学习,也是需要时间的。高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自学情况为其提供相应的自学时间。

(二)科学开展教师培训

首先,教师需要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不再一味地灌输式教育,而是改变原有的以“教”为主的课堂模式。新时代的课堂教学应该以“学”为主,教师要从内心深处认同学生的主体性。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如何学会自学,先明确自学的基本含义,再明确自学的实际意义和价值,最后明确自学的具体要求,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好地自学。

其次,教师需要学习更多的教学技能和学术知识,才能时刻保持课程教学的先进性。为了促进教师长足发展,学校可以为教师提供多种机会,比如,积极鼓励教师去相关专业机构深造,或学校定期开设一些讲座和研讨会,引导教师多多参与,这会是一场知识的盛宴。在教师的讨论和互动中,可以碰撞出更多的知识火花。

(三)大力完善政策制度

首先,对于教师的教学质量评定还要细分,第一,对教师的课程教学设计进行相应的评价,其中,教师的教学流程是否顺畅?实施教学的方法是否有效?对于教学资源的运用是否熟练?对学生进行的考核方式是否有效?这些内容都是评价教师教学能力的具体细节。第二,主要是对教师的课堂教学组织进行相应的评价,其中,教师开展的课堂互动效果如何?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何?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质量如何?这些内容是评价教师课堂组织能力的具体细节。第三,对教师的在线教学组织进行相应的评价,其中,教师是否科学、合理地使用了网络资源?在线上为学生答疑的能力如何?线上作业的批改能力如何?这些内容都是评价教师线上教学能力的具体细节。

其次,在考试中依旧采取传统的纸质考试方式,作为一个阶段的综合能力测评。同时在此基础上加入过程性考试方式,对学生的具体学习过程进行考核。

最后,根据具体的评价体系,制定相应的激励制度,为表现突出、教学能力优异的教师提供相应的嘉奖,并公开表扬,同时以此作为评选“先进教师”资格的敲门砖。

总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是网络信息时代不断发展的结果,是大势所趋。我们要大力推广混合式教学,积极探索与改革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完善考评机制,强化课堂学习效果,实现教学目标,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全能型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洋.混合式教学的困境与优化[J].教学與管理,2020(18):104-106.

[2]罗映红.高校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探索[J].高教探索,2019(12):48-55.

[3]任军.高校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推进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7(04):74-78.

[4]汪玲萍.应用型本科院校混合式学习模式建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8(03):103-107.

[5]李玲,张慧敏.大数据背景下高校传统课堂与混合课堂之内在关系探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9(02):10-12.

基金项目:2020.6-2022.5晋中学院《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育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与改革》(项目编号:Jg2020 13)。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改革混合式教学高校
网络新应用环境下JavaWeb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家居空间设计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国际比较研究
基于微课的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浅论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职思政课评价体系的构建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