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中年级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提升的策略

2020-04-27梁童

知识窗·教师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策略小学语文

梁童

摘要: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师要充分研究学生的阅读心理和特点,探究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语文阅读教学效率。本文探究了小学中年级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提升的策略,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能力   策略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注意力不集中,阅读效果较低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即使部分学生有耐心,可能因为阅读理解能力不强,常常会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因此,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的心智特点,分析学生的心理需求,创新阅读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积极更新教学观念,开展语文阅读活动

科学研究发现,小学中年级是学生思维逐渐形成的时期,也是学生思维的黄金发展时期。首先,语文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心智发展特点,更新教学观念,以语文教学为契机,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其次,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效延伸课堂,尝试开展主题阅读、群文阅读,鼓励学生阅读整本书;最后,教师要定期举行主题阅读和研讨活动,借助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效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二、营造民主和谐氛围,开展阅读对话活动

阅读的过程,是读者与书本、与作者对话的过程,是交流的过程,也是学生和教师与文本、作者开展对话交流的过程。笔者认为,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要以平等交流为基础,在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开展。

学生是一张白纸,但他们有自己的思维和灵魂,所以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趣味性的问题,组织有趣的活动。如剧情表演、吟诵比赛等,通过这些活动能加深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使学生主动、深入地挖掘作品内容,并能带着自己的思考进行延伸阅读。

另外,在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活动中,教师和学生是民主的、平等的,教师切勿以文本的驾驭者自居。值得注意的是,民主和平等,绝不是在课堂上天马行空,也不是将阅读课堂变成玩闹的场所。因此,教师要合理地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阅读灵感,鼓励学生读出文本的深意,读出自己的理解。

三、提倡学生自主探究,鼓励学生多元解读

《新课程标准》强调,在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感受,尤其要重视学生的独特视觉,尊重每个学生个体,指导学生自主阅读与自主探究。小学中年级学生的思维虽然处于发展阶段,但已经具备了自主意识和独立思维。因此,在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个体,鼓励学生通过阅读读出个人的理解,并进行理性分析,再引导学生进行多元解读。对于学生不同的见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但不要轻易下定论,不要用唯一的答案评价学生的理解。

另外,在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活动中,教师可适时点评学生,多引导和指导学生。当然,多元解读文是有度的,不是随意进行的,所以不论何种解读,不论学生的个性化多强,最终都必须回归文本主题。

四、及时转变评价策略,注重阅读过程评价

评价活动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必要部分,教师通过评价,可以反馈学生的阅讀情况,是学生进一步阅读学习的基础和动力。但是,传统的阅读评价往往以阅读结果为标准,忽略了学生的阅读过程。教师过多地关注阅读结果,常常会限制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的创新和发展。

以课本阅读为例,教师和学生常常紧盯阅读教学目标是否完成,关注阅读内容后能否完成课后习题。不可否认,这些都是阅读的基本环节,但阅读最重要的莫过于阅读中的感受和感悟,阅读中的新鲜思维与对阅读内容的灵活解读。尤其是学生在阅读中灵感迸发的时候,教师可以及时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写下自己的感受。

五、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不同的教师具有不同的教学风格,不同的学生也会有不同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因此,在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不同阅读需求,积极创新阅读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许先江.谈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2018,(12).

[2]刘正阳.小学语文阅读学案教学研究[J].语文天地,2017,(11).

※本文系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巧用补白想象,提高中年级学生读写能力的策略研究》,立项号:GS[2018]GHB3237。

(作者单位:甘肃庆阳环县红星小学)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策略小学语文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