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文化及音乐教育文化属性探究

2020-04-16方冰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3期
关键词:音乐文化音乐教育实践

【摘要】当前时代是一个多元文化交融的时代。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的社会文化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因此,音乐教育必须融入社会文化生活的背景,依靠实践去促成学生心理及人格的全面发展,方能收获理想的效果。鉴于此,本文将援引具体案例来阐明音乐的文化属性以及音乐教育的社会文化导向属性,以期借此提出能够切实优化音乐教育效果的实践哲学理论。

【关键词】音乐教育;实践;音乐文化;哲学理论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一、音乐的文化属性解析

从古到今,世界各地的音乐家们一直关注并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是“音乐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这是一个正本清源的问题,但却并不是十分容易回答。很显然,那种将音乐单纯视为一首首具体作品的观点早已经过时了。抛开作品本身,要解读各种音乐艺术的活动及现象,就必须放眼于更为广阔的社会空间。在这一方面,许多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已经给出了相当精辟的论述。比如,美国纽约大学音乐与表演艺术系音樂教育专业的戴维·埃里奥特教授在其《关注音乐实践——音乐教育哲学》一书中谈到,音乐并不仅仅是谱面上的各种符号,那种将音乐视为孤立音响要素或者是静止作品的观点,也就是“作品中心论”式的观点,是陈旧且片面的。相反,音乐是社会的、历史的、文化的,它在本质上是特定的人类群体在特定历史文化环境中开展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从戴维·埃里奥特的定义来看,音乐的本质无疑落在了“社会实践”这一名词上。正是社会实践赋予了音乐“无穷的意义源泉”。也就是说,表现为谱面中各种音符的具体作品,只是音乐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产生的现象而已。而在此类现象背后潜藏着的内涵则表现为音乐活动本身的社会价值和文化意义。正是由于音乐具备此类社会价值和文化意义,东西方各国音乐教育学家所倡导的“以乐育人”的观点才得以成立。所以,音乐的本质在于其社会文化属性,脱离文化背景和人类活动来谈论音乐的各种艺术现象,则会导致音乐沦为“音响的孤岛”,成为单纯诉诸谱面视觉及音响听觉的“零碎的篇章”。

对于戴维·埃里奥特的观点,中国音乐教育界也不乏呼应之声。比如,中国音乐学院原院长赵塔里木先生,在2009年北京传统音乐节开幕前接受学生采访时指出:音乐的本质是不同的民族、不同的人类社会群体采用声音作为媒介所传达的思维方式,也是这些民族或人类社会群体认识、把握世界的方式。换言之,音乐的各种艺术现象,反映着、折射着不同民族或人类社会群体认识、把握世界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的具体成果则又表现为音乐作品中所包含的审美理想和价值观念。所以,不同民族或不同区域内人类群体(集团)的音乐作品,体现了人类多元化的思维方式、审美理想和价值观念。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多元化的世界音乐、民族音乐都是宝贵的艺术财富。

上面所列举的两位音乐教育家的观点和理念,无不是将音乐的本质归结于文化。所以,接下来就必须探究“文化”一词的本质内涵。对此,笔者最为欣赏《大美百科全书》在解释“体质人类学”与“文化人类学”这两个概念时,对“文化”一词所做出的侧面界定:“人类学是从生物学的观点和文化的观点来研究人类……涉及到生活在社会里的人类所创造出来的生活方式的那部分,称为文化人类学。”从《大美百科全书》所给出的上述定义来看,“文化”实际上就是指人类所创造出来的生活方式。这里所说的“生活方式”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物质的生活方式,称为物质文化,包括人类所生产、创造的各种食品、服饰、建筑、道路等;另一种则是指人类的精神生活方式,称为精神文化或意识形态,包括各种文学、艺术、哲学、法律、道德、社会习俗等。广义上的文化,包括了人类的物质生活方式和精神生活方式两方面内容;而狭义的文化仅是指精神生活方式,即意识形态范畴的内容。而《大美百科全书》对于文化的界定无疑是一种广义上的界定。音乐作为文化的一种,它实际上反映了人类精神层面的生活方式。那么,赵塔里木认为音乐能够反映不同民族或人类社会群体认识、把握世界的多元化的思维方式、审美理想和价值观念,自然也是顺理成章、容易理解的。一旦脱离社会生活与文化背景去考察各种音乐艺术现象,则难免就会丧失戴维·埃里奥特所说的“无穷的意义源泉”,从而陷入到“音响的孤岛”当中去了。

二、音乐教育的文化属性探究

音乐既然是一种饱含着社会价值和文化意义的人类实践活动,那么音乐教育也必然需要以社会文化生活作为导向,在社会生活的实践活动中来开展。这种实践活动并不是单纯地指形式上的汇报演出、音乐表演等舞台实践活动,而更强调从社会生活实践的层面去引导学生体认音乐中所包含的社会价值和文化内涵,进而据此更为有效地理解和把握音乐的风格,学习并掌握调式、旋律、节奏、和声、织体等各种表面的、具体的音乐艺术现象。由此可见,对于音乐中社会文化内涵的认知,才是音乐教育的根本所在。如果割裂了音乐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而去开展所谓的音乐教育,就难免会陷入本末倒置的尴尬境地。

而要有效地强化音乐教育的社会文化导向性,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就在于加强对于各种音乐现象及音乐活动的田野调查,并利用此类田野调查的成果来辅助、支持音乐教学活动。田野调查是文化人类学以及民族音乐学所秉持的一种实践性的研究方法,其要领是深入到音乐活动正在发生的社会生活场景当中去,忠实地记录音乐活动的流程及此类社会生活场景方方面面的情况,并整理成为一手的研究资料。在田野调查活动结束之后,再对调研中所取得的各种一手资料进行分析解读,归纳出音乐活动的开展流程和方式以及音乐作品的审美风格、表面艺术现象与社会生活文化场景之间的对应联系,才能够据此更为深入地指导音乐教育活动。

而且,随着现代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采取影像人类学的摄录手段,录制有关音乐活动的人类学片(微型纪录片),正在成为民族音乐学田野考察的一种新型手段。比如,从2004年开始,中国音乐学院就开启了“中华传统音乐文化资源库”的建设工程。此项工程的核心环节就是由该学院教师带领学生远赴中国各个省、市、区的民间音乐流传地,利用各种台式或便携式摄录设备来录制反映民间音乐表演场景和文化生活场景的人类学纪录片。然后,将这些短小的人类学片剪辑、加工之后上传到该学院的网络站点,并合理设置各种导航、检索机制,建成以中国传统音乐为主要表现内容的网络资源库(站)——“中华传统音乐文化资源库”。当中国音乐学院及外校师生访问该资源库时,即可下载资源库中的各种人类学片资源,为开展音乐教育活动提供翔实而有力的支持。该资源库不仅为中国音乐学院的教学活动提供支持,而且还曾惠及其它高校乃至中小学校的音乐教育。通过观看从该资源库下载的、忠实记录民间音乐表演场景及文化生活场景的视频,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都能够有效强化对于民间音乐的感性了解,部分高等院校的学子还能深化对于民间音乐审美风格与艺术价值的理性认识。

三、结语

总而言之,音乐是社会文化生活的产物,也是融合在社会文化生活场景中的一种独特事像。所以,音乐的文化属性,也就必然决定了音乐教育具备鲜明的社会文化导向属性。从这个意义上说,采取民族音乐学实践考察的方法,引导学生走进各种各样的“田野”去观察音乐、感悟音乐进而改良音乐、创造音乐,不仅有望促进音乐艺术本身的持续创新和发展,而且也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爱,帮助他们培养责任心、自主性、创造性等积极的心理品质与人格特质,从而在音乐教育过程中达成对于人本主义理念的渗透与贯彻,收获更为理想的音乐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周莉.从《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看当下音乐课堂[J].北方音乐,2019,39(10).

[2]赵学厅,陈雪儿.当代教育哲学研究的热点及前沿问题分析[J].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27(1).

作者简介:方冰(1971-),男,泰山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猜你喜欢

音乐文化音乐教育实践
如何将声乐学习作为音乐文化的积累
《粤江流域人民史》之广西壮族音乐文化《刘三姐》
论吉林省少数民族戏剧发展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