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施

2020-03-15程高洋

人物画报 2020年18期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程高洋

摘   要:在新课程的理念下,课堂教学倡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他们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初中数学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会产生直接的影响,甚至对学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也会产生影响,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初中数学新课程理念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课程具有发散性、主动性、拓展性的特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让师生之间平等地沟通与交流,改变传统灌输地教学,让学生更轻松地学到知识,以此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一、立足内容,构建情境

初中数学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知识,掌握学习知识的技巧,获得发展。这要求教师要吸引学生的兴趣,可创设师生互动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有兴趣学习数学知识[1]。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现阶段创设情境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教学内容为出发点来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有着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教师创设适宜的情境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这种情境下,会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

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平行四边形》为例,同学们对于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在以前的学习中并没有接触过,此时教师可让学生观察教室中的窗户,或者是脚下的地板砖,在如此的情境中,他们能够根据熟悉的事物来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还能用最直接、最简洁的方式学习新的内容,更轻松地理解本节课的知识。

二、自主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教师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会让学生被动地学习知识,学生的主动性得不到发挥,在课堂中也不能进行有效互动。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师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知识,对知识进行探索,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这对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2]。为此,教师要改变原有的教学理念,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自己是学生的引导者,让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对数学知识有学习的欲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与同学们多沟通,了解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根据他们的学习水平和身心发展规律来教学,让每个阶段的学生都能理解数学知识。教师在课堂中,要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他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会与其他同学不断交流、以此增强自身的探究意识。

以人教版八年级上第十一章《三角形》为例,教师在这节课的导入过程中,可拿出一个三角板,向学生提出以下的问题“什么叫三角形?”“三角形有几条边?有几个内角?有几个顶点?”“三角形按边分可以分成几类?按角分呢?”教师可让同学们查阅资料,去发现这些问题的答案,也可让同学们之间相互地进行讨论,让他们对这些问题有更深刻地理解。

三、引入信息技术技术,多样化教学

随着教学理念的发展,不仅出现了新课程理念,还改变了教学方法,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可将信息运用到数學教学中,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改变原有的板书形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还能开拓他们的视野,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3]。多媒体中的动画、声音、色彩,能够最大限度上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让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数学知识,为数学课堂增添更多活力。但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时,要考虑课堂上使用多媒体的时间,让多媒体的优势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将数学中的抽象知识变得具体,达到教学的目的。

以人教版七年级下5.4《平移》为例,教师可通过多媒体,将图形的平移过程利用动画形式进行演示,令学生更直观地对图形的平移过程以及规律进行观察。同时,教师可令同学们进行指挥图形的平移方向与距离,教师可在动画演示中增加另一个图形,要求学生快速说出两个图形相遇接触的最短平移路线。这样的教学方式会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促进学生推理能力的发展,让他们更轻松地掌握数学知识。

四、加强合作学习理念,共同探究知识

根据新理念的要求和初中生的认知水平、知识水平,教师在教学中,要将学生当做教学的主体,培养他们的合作探究能力,激活学生的思维。具体来说,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开展小组合作活动,让他们就所要学习的知识进行积极地探究,使他们的自主能力得到提高。在分组的过程中,教师要坚持因材施教和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深入挖掘不同学生的需要,尊重他们的差异性,分成科学的小组,这样可更好地进行合作探究。

以八年级上12.1《全等三角形》为例,教师在讲解这节课时,可将班级中的学生分成小组,为小组中的成员布置任务,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探究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让同学们认识全等三角形的证明方法都有哪些,存在的条件有哪些,然后让小组中的成员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会对数学知识有更好地理解。例如,一些学生认为全等三角形成立的条件是“三边相等”,这时会有其他同学提出疑问,“全等三角形的形成条件是三边相等,那么三角相等是否也可以呢”“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与对应角各有什么关系?”同学们可对以上的问题进行讨论,小组成员进行总结,最后教师总结学生以上提出的问题。通过小组探究,学生能够对学习数学知识产生更浓厚的兴趣,以此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去学习知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理念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要实现学生多元化发展,为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实现教学方式地多元化,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采取合作探究等方式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秋.新课程理念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创新分析[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19):84-85.

[2]王倩.浅析新课程理念下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3):66.

[3]项来.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反思[J].试题与研究,2019(12):164.

猜你喜欢

新课程理念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新课程理念下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探析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