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合作探究法创新研究

2020-01-20郑永峰

求学·教育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科学教学合作探究创新研究

郑永峰

摘 要:核心素养导向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做到“以人为本”,要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要将学生的全方面发展能力作为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高速发展的阶段,也是学生核心素养能力养成的关键时期,教师要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中心思想引领下,突破传统教学方法的约束,勇敢地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出发积极探究有效的合作探究方法,引导学生在探索科学世界中充分激发学习兴趣,提升综合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科学教学;合作探究;创新研究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发展要求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新方向和新动力。

一、合作探究法的作用

(一)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合作探究学习法的基础是要求学生必须牢牢掌握所学知识。探究学习法不是让有能力的学生来教会大家,而是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人人都能贡献自己的思想成果。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不同能力的舞台,既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也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重新焕发活力奠定基础。

(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与合作精神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核心能力,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所进行的富有创造性的一种学习活动。合作探究学习法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通过与同学之间的合作激发了学习热情,挖掘了自身潜能,丰富了个人知识储备,让每位学生都产生了积极探索的兴趣。合作探究学习法同时是学生之间互相交流知识的过程,也是相互沟通感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能促进学生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

二、初中科学教学中合作探究法的创新途径

(一)营造科学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会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渴望解决问题。在这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又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合适的、轻松的课堂氛围,在教学活动中要提倡创新,要接受学生的合理化建议,让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领略到创新的意义。

科学课程中的实验部分,看起来像是简单的操作,但是其中的实验对象对学生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的。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趣味性的实验,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趣味实验的设置大致分为以下三种:1.将演示类的实验重组或者将演示类实验变成以学生分组形式的实验;2.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增加趣味性实验;3.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和兴趣爱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

例如在学习“学习力的存在”这一知识点时,为学生增加一个有关力的存在的小实验:为学生准备几个气球,并向学生提出探究问题,为什么抛起气球之后,气球会在空中飞来飞去呢?接下来,将学生按照实际能力公平分组,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开始实验。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结果为大家阐述力的存在是怎样被我们发现的,日常生活中都有哪些可以发现力的存在的例子。最后教师给学生留下需要合作探究的讨论题目,送火箭升空的助推火箭的力来自哪里?既然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那么打人和被打的人,感受是相同的吗?这样的合作探究学习过程,可以充分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实验中发现并解决问题。

(二)利用提问式教学,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提问式教学法在初中实验课程中的利用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和合作探究学习法的实施都是非常有利的。在课程开始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提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跟着教师一起探究;教师也可以给学生的合作探究小组提出一个中心问题,让学生根据这个问题进行合作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

例如在学习与光的折射有关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利用提问式教学方法。

第一步,为学生创造一个情境,营造合作探究的课堂氛围。教师为学生展示筷子在杯子里面会变“弯”这一现象。在进行实验的时候,教师要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讲解,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第二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是一个空杯子,放入筷子变“弯”吗?如果放入别的液体,弯曲程度相同吗?通过让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和回答,引出光的折射概念,为学生的思维初步建立一个概念,让学生明确探究的方向。

第三步,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进行自我纠错。对于上一步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先引导学生进行理论上的思考,然后再利用教师发给学生的实验器材进行合作探究。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应该是学生和知识之间的桥梁,指点学生如何利用合作探究进行实验,搜集学生实验过程的相关信息,为之后学生的交流和反馈环节做准备。

第四步,让学生合作探究,互相解決问题。教师要让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实验,互相讨论自己在实验中发现的问题,相互交换自己的实验成果或者小组的实验成果,发表对于此次实验的见解。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验和讨论结果中发现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结合搜集到的相关信息,开拓学生的思维方式,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意见。

最后一步,让学生之间交流反馈并完善各自的合作探究结论。在最后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及时汇总学生的探究情况,针对学生普遍性的问题给予及时的讲解,针对学生容易犯错误的地方要及时纠正,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对本堂科学课程有较好的理解。

(三)尊重学生的见解,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并不是从零开始的,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学习经历,也有不同的情感体验。所以,教师在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中应努力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联系起来,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对合作探究的结果也允许他们有不同的看法和结论,甚至可以暂时不做出结论,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再进行合作探究实验,把这种学习方法延伸到课外,让他们自己寻求答案。

教师也要在学生进行合作探究的时候及时鼓励学生,当学生发现自己的意见被肯定、被鼓励、被信任时,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会空前的高涨。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我要学”的想法,会真正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这样,学生会将对科学实验课程的新奇感转化为求知欲,认真学习科学知识,从而让科学这门课程真正地走进学生的生活中。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的视角,教师应该在合作探究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适当转变教学理念,改变传统教学中单一的教育教学模式,通过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验实践能力,发展科学课程的核心素养,促进合作探究学习法的改革。

参考文献

[1]丁婵珺.合作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施[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5):58.

[2]李娜.关于小学科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20(09):62.

[3]刘佩红.小学科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J].中国农村教育,2020(09):85-86.

猜你喜欢

科学教学合作探究创新研究
小组合作在科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给学生带得走的智慧
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探讨
高中政治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基于新形势的高校教育管理的现状及创新研究
新形势下交通运输行业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
有效提高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等待”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出彩机会